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彭志光  吕功煊  索继栓 《石油化工》2004,33(Z1):1554-1555
研究以Pt/TS-1分子筛为催化剂,分子氧为氧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一步完成.实验结果表明,环己烷转化率较高,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很高(高达95%),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用浸渍法制备了Fe,Co,Ni,Bi改性的钒磷氧化物(VPO)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XRD和SEM表征,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了不同晶相催化剂中钒的平均价态,并以环己烷为原料、H_2O_2,为氧化剂,考察了金属改性对VPO催化剂液相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催化剂对液相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反应的催化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i-VPOFe-VPONi-VPOCo-VPOVPO。在环己烷用量0.6 mL、丙酮用量10mL、催化剂Bi-VPO加量0.015g、H_2O_2,用量3mL、65℃、反应时间8h的条件下,环己烷转化率为81.4%,环己酮和环己醇收率分别为58.2%和23.2%。  相似文献   

3.
季东  赵睿  钱广  吕高孟  闫亮  索继栓 《石油化工》2004,33(Z1):1547-1548
采用三乙基十六烷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氯金酸为金源成功制备出一系列Au/SBA-1分子筛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N2吸附/脱附、UV测试、SEM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所制试样对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制环己醇和环己酮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考察了Au负载量、反应温度对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分子氧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催化剂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在仿生催化剂、光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3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负载型的金属卟啉催化剂有望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分子筛Y、Beta、ZSM-5、MOR和MCM-22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Co分子筛催化剂,并采用XRD、UV-vis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以O2为氧化剂,考察了所制催化剂在液相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分子筛载体的性质对所制备的负载Co催化剂在液相环己烷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相同反应条件下,所制备的5种负载Co分子筛催化剂中,Co/Y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的环己醇和环己酮混合物(KA油)的选择性最高。在130℃、1.2MPa O2分压下反应3h,Co/Y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的转化率为15.9%,KA油的选择性为79.0%。Co/Y催化剂在所考察的反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经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1):30-30
湖南大学承担的“仿生催化空气氧化环己烷制备环己酮新工艺”项目通过了国家有关方面组织的验收。与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环己烷空气氧化制环己酮技术相比,该仿生催化新技术可使环己烷氧化转化率提高一倍,产品收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以环己烷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法合成环己酮的国内外现状和最新进展。综述了催化氧化环己烷过程中的溶剂效应。重点介绍了分子筛催化氧化法、金属负载和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仿生催化氧化法以及Gif体系催化氧化法等合成环己酮技术,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展望了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方法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己烷氧化制备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方法。该方法以负载Pd或Pt贵金属的微孔分子筛为催化剂,以环己烷和氧气为反应物,控制反应压力0.9~1.0 MPa、反应温度100~130℃。该方法具有产物容易分离、催化剂可重复利用、对环境无污染、无需使用溶剂的优点。/CN1781889,2006-06-07一种由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由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该方法以负载纳米金的分子筛为催化剂,以氧气为氧化剂,无溶剂下将催化剂和乙醇混合均匀,在氧气气氛下反应,得到乙酸乙酯。该方法没有用酯化法制…  相似文献   

9.
张宗伟  樊君 《石油化工》2007,36(9):956-960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和掺杂Tb的TiO2(Tb-TiO2),用X射线衍射、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对纳米TiO2和Tb-TiO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以纳米TiO2及Tb-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氧化环己烷合成环己酮和环己醇的情况。表征结果表明,掺杂Tb后明显抑制了TiO2中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提高了TiO2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晶格发生了膨胀现象,晶格膨胀可有效降低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几率,减小晶粒尺寸,提高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氧化环己烷的实验结果表明,与TiO2催化剂相比,Tb-TiO2催化剂的环己烷转化率和环己酮、环己醇的选择性大幅度提高,表明Tb-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光催化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 Au的负载量为1%的催化剂Au/TS-1, 在压力1.0MPa、150℃下反应2.5h,环己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11.20%,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达到89.60%, 且催化剂使用4次后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1.
对包括均相、多相和其他类型的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氨基甲酸酯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特点,并对新型催化剂的开发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效、高选择性、经济环保且可重复利用的多相催化剂更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 -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 -CaO/SiO2 负载型催化剂 ,用XRD、TEM及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将两种催化剂与Cu -Cr/Al2 O3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 ,CuO高度分散于载体内 ,晶粒度小 ,催化性能高。作为一种新型的无Cr催化剂 ,无毒、无污染 ,可代替Cu -Cr催化剂用于糠醛加氢过程 ,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制取 2 -甲基呋喃  相似文献   

13.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催化剂(包括钛系、锡系、锑系和稀土催化剂等)进行了综述。钛系催化剂无毒,产品的特性黏数大,但色相易变黄;锡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产品的色相好,但价格较贵;锑系催化剂价格便宜,更适宜于缩聚过程,但常含有毒性较大的砷;稀土催化剂的酯交换活性高,但价格更贵。应用分子设计技术制备环保、高效的新型催化剂特别是钛系催化剂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研究了环烷酸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催化脱酸反应,对反应后的液体产物和催化剂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比了环烷酸在不同催化剂上的脱酸效果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分子筛催化剂的脱酸率几乎达到100%,金属氧化物的脱酸率在92%以上;环烷酸的脱酸产物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在分子筛催化剂上脱酸反应主要生成 CO,在金属氧化物上主要生成CO2;虽然同为碱金属氧化物,环烷酸在MgO 和CaO 上的脱酸反应过程明显不同,CaO 在反应过程中自身会变成 Ca(OH)2、CaCO3和环烷酸钙,但MgO 没有变化;环烷酸在γ-Al2O3上的脱酸率高于CaO 和MgO,CO2也是主要的脱酸产物。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refers to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assessment of the novel S-RHT catalysts.The application outcome has shown that the catalysts loading was reduced with its performance kept at the original level at the initial and middle stages of oper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was analyzed,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catalysts at the end of run were identified to facilitat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said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醇类等含氧化合物脱水制烯烃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重点分析了分子筛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等不同脱水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从酸碱活性中心角度探讨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分子筛催化剂脱水活性的影响,从不同改性方法角度探讨了氧化物催化剂脱水机理。展望了未来醇脱水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前景,醇脱水催化剂的机理研究、催化剂的改性是未来醇脱水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负载型柴油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从催化剂的载体种类、催化活性和工业应用等方面比较了这两种催化剂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得出,分子筛和活性炭更适合作为氧化脱硫催化剂的载体;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活性组分不易流失、便于分离回收循环使用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二甲苯氧化非溴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用于对二甲苯氧化的不同非溴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不同非溴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溴蒽类催化剂的活性较低,相应的研究也较少。非溴催化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氮氧自由基催化剂。氮氧自由基催化剂是非常有效的对二甲苯氧化催化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具有很大的工业化潜力。氮氧自由基催化剂与反应产物可通过结晶和萃取技术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9.
单中心催化剂聚烯烃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石油化工》2013,42(1):95-103
综述了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单中心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一些使用非配位聚合方法(如开环易位聚合)合成特殊结构聚烯烃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基于这类催化剂的聚烯烃材料工业生产的情况,总结归纳了各公司生产的单中心催化剂聚烯烃产品并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和用途,对具有强大潜在市场而未工业化的产品(如功能化聚烯烃)进行了论述。对我国单中心催化剂和聚烯烃材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单中心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将促进聚烯烃产品的差异化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20.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法研究了BCE催化剂的孔隙结构,分别对催化剂散射曲线进行了形态定性分析、Porod分析和分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散射强度是由催化剂颗粒外表面界面和颗粒内部孔隙联合产生的,前者产生的散射强度遵守Porod的q-4规则(q为散射矢量的模量);采用Porod模型计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时发现,SAXS法得到的催化剂比表面积比BET法测得的结果大,这是由于SAXS法不仅可测得催化剂开孔孔隙的结构还可测得闭孔孔隙的结构;分形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孔隙空间分布呈质量分形或表面分形的特征,且Porod指数能与催化剂颗粒形态形成一定关联,Porod指数越大的催化剂颗粒形态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