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码》2009,(3):46-46
今年推出的便携相机中.1200万像素甚至1000万像素还是市场的主流.这一像素级别似乎已经保持了2~3年的时间。不过自从去年有厂商开始将1400万像素的CCD应用到便携DC上后,今年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类产品趋于丰富了.  相似文献   

2.
《数码》2009,(8):94-9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Fujifilm的数码相机就开始走低价路线,以前的旗舰级数码单反S系列也从市场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FX系列。虽然是小巧的便携相机,而且样子也不怎么时尚,但是由于拥有很好的色彩管理算法,加上在很多方面都有新技术的应用,Fujifilm牌子的相机在笔者印象里一直都有不错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数码》2009,(3):44-44
与防水相机逐渐流行一样,长焦相机也是今年新发布相机的一个亮点。不过Fujifilm FinePix S1500仍然保持了传统长焦相机的外形设计.而不像其他厂商重点推广的超薄机身长焦相机。实际上两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各有利弊,超薄机身设计的相机看起来相对小巧,也更便于携带,而类似单反机身结构的相机在操控性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数码》2009,(9):48-48
尼康在今年上半年发布的D5000数码单反相机在业余市场获得了较大成功。从编号上讲.尼康新发布的D3000数码单反相机定位入门级别用户群.外观上看是D5000的简化版.但从规格性能来讲,D3000更像尼康前一代入门级产品D60的换代产品.D3000采用了一块和D60相同的1000万像素CCD传感器,  相似文献   

5.
《数码》2009,(2):58-58
长焦相机在便携相机中一直都拥有自己的忠实用户.这类相机不但可以拍摄很远的景物,而且可以制造浅景深.拍摄出类似单反相机的那种背景虚化的照片。Samsung新推出的这款1020万像素便携长焦相机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拥有24毫米超广角施耐德镜头.10倍光学变焦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  相似文献   

6.
《数码》2005,(6):97-102
在消费类数码相机市场上。小的便携相机基本上已经是一统江湖。从产品的数量和关注度而言.它们早已经超过了那些中规中矩的产品。不过.大多数便携相机的功能和体积成正比。体积小了,功能也跟着减弱了。而一些挑剔的消费者显然对此不满意,有没有面面俱到的产品呢?正好,在时尚相机市场正杀得天昏地暗的今天,有的产品需要用更强大的功能来冲出重围,引导潮流.于是我们看到了今天的卡西欧EXILIM ZOOM EX-P750和三星Digimax V10……  相似文献   

7.
《数码》2009,(2):70-72
2008年,作为老牌相机制造商,Canon和Nikon不约而同地推出了自己便携相机的旗舰产品——Canon PowerShot G10和Nikon COOLPIX P6000。想想还在2007年初的时候,从产品趋势上看数码单反相机开始大幅降价,并有厂商开始推广便携型数码单反相机,原本在便携相机旗舰这条线上的产品似乎没有发展空间。不过没想到的是,在2008年末它们又开始焕发青春,看来还是有用户希望随身带着一个相对小巧轻便,但是功能又非常专业的相机出门的。  相似文献   

8.
《数码》2009,(3):52-52
在Panasonic的便携机产品线中.笔者最喜欢的无疑是LX3.漂亮的机身加上定焦镜头是这款产品的突出特色.不过该款相机的价格要比同类的便携相机高出不少。  相似文献   

9.
《数码》2007,(2):68-69
作为一个以生产胶片闻名于世的厂商.提起FUJIFILM,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那种绿色小盒子的胶片包装。不过在数码相机领域,这个厂商却不拘一格,多次将新技术引入到数码相机中。并获得了好评。如超级CCD技术,高ISO拍摄功能以殛人物面部识别功能等,加上自身在色彩方面的技术沉淀.其相机的成像令人称道。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款融合了多项新技术的便携相机一FinePixF31fd。  相似文献   

10.
《新潮电子》2006,(11M):42-42
作为2005年凭借F10出色成像质量异军突起的富士(Fujifilm)F系列的新成员,FinePix F31 fd在硬件配置上几乎可说和今年4月推出的FinePix F30完全一致;3倍光学变焦镜头,610万有效像素的第六代富士超级CCD HR,  相似文献   

11.
《数码》2005,(11):102-102
Fujifilm今年推出的Finepix F10大获成功,不但热卖,而且在欧洲还获了奖。在10月份,这款相机的小升级款F11发布了。新版本的相机在外形上没有任何变化,相机仍然采用1/1.7英寸,600万像素的第五代SuperCCD HR,镜头也还是3倍光学变焦的。  相似文献   

12.
相机模块的影像感应器件(CMOS/CCD),其表面封装技术多半采用芯片尺寸封装(CSP)和倒装芯片FC(FlipChip)封装;其功能组件调焦控制器(DriverIC)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LowDropoutRegulator)等有源器件,则主要采用芯片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WaferLevelChipScalePackaging)。WLCSP是CSP的特殊形式,其表面大小等同于裸晶尺寸,同比CSP封装外形更小性能更稳定,因而在手持便携型产品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
用于机载三线阵CCD相机三维立体摄影的高速数据记录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三线阵CCD相机三维立体成像系统的高速实时数据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彩色CCD高速数据存储系统和黑白CCD高速数据存储系统.来自CCD相机的高速数据经cPCI数据采集卡缓冲存储后送往PXI总线,SCSI控制卡与cPCI采集卡在PXI总线上通过DMA方式直接交换数据,不需要CPU干预,使存储速度大大提高。为了测试系统的性能,由机载试验飞行对其性能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4.
《新潮电子》2004,(9):40-40
Fujifilm(富士)FinePix F700(以下简称F700)的升级版本FinePix F710(以下简称F710)刚上市不久,Fujifilm便又在此系列中新增一员猛将;FinePix F810(以下简称F810)。初看命名,大家也许会认为载荷10会是栽花10的升级版,其实当全面了解这款相机以后,我们才知道F810和F710属于同级产品,只是侧重点不同,因而对用户的定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数码》2006,(12):42-42,44
今年的Photokina上,奥林巴斯一举推出了5款μ系列新品,其中几款只是换了一下CCD,不过从其推出的产品中可以看出,追求多样性、满足个性化需求是新相机的卖点。除了1000万像素的μ1000外,这款拥有3英寸超大屏幕和金属外壳的μ730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尼康发布新款高端便携相机Coolpix P7100。P7100相比上一代产品P7000,拥有更高的画质和可操作性。尼康P7100采用1/1.7英寸1010万有效像素的CCD图像传感器、7.1倍变焦的光学防抖镜头、新型EXPEEDC2图像处理器、3英寸92万像素可旋转的液晶显示屏,感光度范围为ISO100~3200(可扩展至ISO6400)。  相似文献   

17.
Casio:QV-R4     
《数码》2003,(4):55-55
外观:虽然Casio在传统相机领域并没有一席之地,但是在数码相机领域,Casio的产品才是不少的。而且,虽然Casio做的都是民用相机,但是相机的功能一点也不差。便携型机器的设计也极具水准。Casio QV-R4是Casio推出的400万像素产品,相机使用一片有效像素394万、1/1.8英寸CCD感光元件,相机使用PENTAX 3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为7.6~2.8mm,快门速度为2~1/2000秒。机器的外观尺寸为90×59×31mm,重量为240克。  相似文献   

18.
《数码》2009,(3):68-70
虽然便携超薄相机占据了数码相机的绝大部分市场,但是长焦相机一直都有自己稳定的用户群。10倍光学变焦甚至拥有更大变焦倍数的相机在今年也层出不穷,我们今年接触的第一款产品是来自Samsung的WB500。与拥有更高变焦倍数不同的是,WB500拥有便携机身、10倍光学变焦镜头和广角拍摄能力,可以说这款产品是一款超强的远近拍摄均适用的产品,但机身却并没有因为拥有大变焦倍数而增加,是一款非常便于携带外出的相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吧。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三星(SAMSUNG)相机的了解,相信大多数的米饭只会想到其卡片DC时尚、创新的风格,却很难将其产品联想到专业和高画质方面。虽然,三星曾经也推出过DSLR,但是更多的人觉得那只是一个笑话。不过,在今年的CES展会上发布的类单反机型NX10的横空出世,也让我们看到了三星对于便携类专业相机市场的野心,它能否挑战这一领域的霸主Micro 4/3系统呢?让我们接着看。  相似文献   

20.
《数码》2004,(3):39-39
在推出S2 Pro近两年时间后,Fujifilm终于推出了该相机的升级版,这就是使用去年Fujifilm发布的SuperCCD SR作为感光元件的S3 Pro单反数码相机。由于采用的仍然是Nikon F80机身所以外形布局上与S2 Pro相比变化不大,但与S2 Pro的那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