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富士苹果遭受机械损伤后在两种贮藏温度下伤害部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抗坏血酸(As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等内源抗氧化剂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受伤果实的SOD活性、APX活性在贮藏初期逐渐下降,GR活性迅速下降后又上升,CAT活性、POD活性逐渐上升;同时,作为抗氧化剂GSH含量与AsA含量与GR活性保持了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又呈现上升和下降的反复过程,而且温度越低,各种生理指标变化越缓慢,且显示较高的酶活性和较高的抗氧化剂含量。表明机械损伤显著地诱导了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的变化,以达到提高受伤组织自身对伤害的修复能力,而且在低温下,受伤部位具有较高的对伤胁迫的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间歇升温对采后香蕉李贮藏中酶促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香蕉李为试材,研究不同的间歇升温对低温贮藏的李果实酶促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李果实在冷藏20d 时启动冷害,多酚含量和PPO 活性逐渐下降,冷害指数显著增大,果实正常后熟过程受阻。同时,低温胁迫诱导了SOD 活性的增加,而冷害又激发CAT 或POD 活性的上升,说明受冷害果实的保护酶系统在抵抗逆境胁迫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MDA 含量逐渐上升,冷害和褐变程度加剧。而间歇升温提高了SOD、POD 和CAT 的活性,抑制了活性氧的积累,减弱了膜脂过氧化的程度,延缓了冷害的发生,特别是间歇升温到18℃抑制冷害的效果更好,促进果实逐渐后熟,延迟了果实的衰老进程。而间歇升温到10℃贮藏前期虽然对冷害症状有所缓解,但果实成熟老化速度较快,贮藏后期老化的果实不耐低温贮藏,导致冷害加剧,果实褐变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
氯化钙对机械伤番茄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氯化钙处理对具有机械伤的番茄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本实验用1 mmol/L氯化钙(CaCl2)处理机械伤的番茄果实,将处理后的番茄于20℃贮藏,测定贮藏期间番茄生理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CaCl2处理含有机械损伤的番茄果实,可以维持番茄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降低腐烂率;与对照组相比,CaCl2处理可维持番茄果实的硬度和色度,延缓贮藏期间维生素C(VC)含量的下降;同时,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因此,1 mmol/L CaCl2处理具有机械损伤的番茄可以有效维持其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进一步揭示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发生过程及其机理,采用鲜切茄子和鲜切甘薯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与酶促褐变发生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变化及伤害胁迫生理。结果表明:两种果蔬经鲜切处理后诱发了酶促褐变的快速发生,鲜切甘薯的酶促褐变反应滞后于鲜切茄子。在贮藏期间两种果蔬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总酚含量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一致,均先升后降。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但鲜切茄子的PPO却呈下降趋势。结果还表明:鲜切果蔬不仅在切割表面发生酶促褐变反应,在远离切割部位也诱发了生理生化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切割伤害胁迫产生的刺激信号转导而引致组织的整体协同伤害防御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不同的机械外力造成苹果局部机械损伤,对损伤苹果进行不同的后处理,比较其损伤后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TA.XT.Plus质构仪SMS P/0.5S球型探头对红富士苹果施加0.96 N(9.6×10~3Pa)、1.46N(1.46×10~4 Pa)和1.96 N(1.96×10~4 Pa)的静压力,将不同损伤程度的苹果分别进行乙烯吸收剂(ethylene absorbent,EA)和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以未进行处理的苹果作为对照,然后在常温(22±1)℃贮藏13 d,在不同时间点测定苹果内源乙烯的生成速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结果不同处理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上升及下降的往复过程,9.6×10~3Pa+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呼吸速率在第10 d增高,内源乙烯释放量在前4 d急剧增高;9.6×10~3Pa+1-MCP组和1.46×10~4Pa+EA组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在第1d和第4 d大幅增加,1.46×10~4Pa+EA组多酚氧化酶活性在第4 d增长。结论 EA和1-MCP处理对低振动损伤苹果有较明显的修复效果,可以减少品质劣变,贮藏13 d后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苹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机械损伤对富士苹果采后软化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机械损伤后在5℃和18℃贮藏条件下对果肉颜色、果肉硬度、可溶性果胶和原果胶含量、纤维素含量及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导致果肉L*、果肉硬度、原果胶含量、纤维素酶活性均快速下降;a*值显著上升;b*值、纤维素含量、可溶性果胶含量呈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趋势:在贮藏过程中,伤害部位的生理生化指标均显示了上升和下降的反复趋势.说明机械损伤破坏了细胞壁的组织结构,促进了果实的快速软化;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愈伤组织逐渐形成,从而达到伤害部位的自我修复.而且受伤果实在低温下贮藏各种生理代谢缓慢,有效地延缓了受伤果的快速衰老.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减轻李果实冷害的新途径,以新鲜李子为试材,研究李果实经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处理后冷害与酶促褐变机理.结果表明,对照果冷藏12d后,多酚含量和PPO活性都呈现上升趋势,MDA含量和冷害指数开始逐渐提高,说明冷害已经启动.而抗坏血酸处理组延缓了多酚含量的上升趋势,提高了PPO、POD、CAT的活性,外观和内部冷害指数明显降低,SOD活性变化不大.处理1 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用抗坏血酸处理李果实,从外观上明显抑制了李果实冷害的发生.综合内、外两种冷害指数,只有处理1抑制冷害的效果最好,保持了李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鲜切果蔬酶促褐变关键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谊谈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1,32(17):376-379
机械伤使得鲜切果蔬在生理生化方面出现各种变化,导致果蔬贮藏期间品质下降,其中酶促褐变是导致鲜切果蔬贮藏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鲜切果蔬酶促褐变过程中4个关键酶,即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肪氧合酶(LO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作用机理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鲜切果蔬酶促褐变的机理及酶促褐变的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翠冠梨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及生理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印  吴友根 《食品科学》2005,26(2):237-241
酶促褐变是一种严重影响梨采后贮藏品质的生理病害。本文以翠冠梨为试材,对其在A、室温贮藏;B.冷藏(0℃);C.冷藏(0℃) 0.04mm聚乙烯薄膜袋(PEF)贮藏过程中酶促褐变和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A、B和C处理的翠冠梨在贮后16d,好果率分别为25.12%、87.27%、98.64%。低温处理(0℃)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SOD)活性,抑制活性氧(O2^.1)、丙二醛(MDA)的生成速率,延缓果实衰老软化。(2)翠冠梨在贮藏期间先进行酚类物质合成,然后发生降解,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酚类物质的减少和褐变同时发生,PPO促进酚类物质氧化,结果导致褐变。  相似文献   

10.
鲜切甘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鲜切甘薯中的酚类物质以游离酚(FP)为主,占总酚(TP)的90%左右。贮藏过程中FP和TP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其比值(FP/TP)稍有增加。鲜切甘薯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切分后有所增加至第3d达最大而后下降直到贮藏结束,与TP和FP的变化呈同步性,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则基本保持不变。鲜切甘薯PPO的最适反应温度为15.2℃,且在该温度下较为稳定,另在50℃处有一肩峰。PPO的最适pH值为4.4,pH4.0以下或者8.5以上PPO活性迅速下降。NaHSO3、CA、EDTA-2Na和VC对鲜切甘薯PPO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甘薯PPO对不同底物的酚类物质亲和力依次为儿茶酚>焦性没食子酸>绿原酸>酪氨酸>苯酚>愈创木酚。鲜切甘薯中主要的酚类物质和酶促褐变底物为绿原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