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SnO2电极的阻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二茂铁衍生物——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SnO_2电极在Fe(CN)_6~(3-/4-)溶液中的阻抗性能,用单纯形法求出了等效电路中的元件参数值,计算了电极反应速度常数K_s。从分析SnO_2电极修饰不同层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的界面阻抗和电极反应的动力学性能,表明与在固相中研究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的阻抗性能明显不同,在Fe(CN)_6~(3-/4-)溶液中表现了电活性分子修饰电极的界面阻抗行为,进一步证实了修饰在SnO_2电极上的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在Fe(CN)_6~(3-/4-)的氧化还原电极反应过程中,起电荷传递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修饰的薄膜Cdse电极的光诱发界面多相电荷转移过程。通过测量异相电荷转移反应速度常数K_(et),进一步分析了修饰的薄膜CdSe电极光电化学过程的可能反应速度控制步。分析表明界面的电荷转移是反应的速度控制步。薄膜CdSe电极可以通过选择电活性修饰分子和溶液中氧化还原离子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其光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二茂铁衍生物——硬脂酸二茂铁酯(FcOCOC_(17)H_(35))L-B膜技术修饰SnO_2电极的循环伏安性能.实验结果用电极表面吸附(修饰)分子的表面活度理论进行计算机拟合和此较,实验数据与理论符合较好.进一步求得修饰分子的标准电极电势和修饰量。结果表明硬脂酸二茂铁酯L-B膜电化学性能稳定,可逆性较好,可以作为快速电荷转移的修饰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4.
用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还原剂K_4Fe(CN)_6与n-CdSe光阳极上的竞争空穴的氧化反应,证明还原剂捕获光生空穴的途径为直接自价带俘获空穴。又利用L-B技术在n-CdSe电极表面修饰硬脂酸二茂铁酯,结果表明还原剂俘获光生空穴的能力增强,电极的稳定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Au修饰的薄膜CdSe电极在多硫溶液中的瞬态光电流行为,测量了界面异相电荷转移,表面电荷复合及光腐蚀反应速度常数K_F,K_R及K_c。结合了光电子能谱(XPS)及扫描电镜(SEM)表面分析,对三种不同Au量修饰的薄膜CdSe电极进行界面动力学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L-B膜方法在SnO_2电极上修饰了不同链长烷氧基取代的酞菁锌化合物(ZnPc C_nH_(2n+1),n=3,9,12,16),分别研究了它们单分子膜成膜性能和转移性能,并测定了修饰在SnO_2电极上的单多层分子膜的光电性能和吸收光谱。研究结果指出链短的取代基即异丙氧基取代的酞菁锌(ZnPcC_3H_7(i))具有较高的转移比及较好的光电性能。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的L-B膜。分别用Y型、Z型,以及含有硬脂酸的β-萘甲酸十六碳酯与单纯硬脂酸间隔挂法,将分子膜转移至石英载片上,研究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分子膜吸收以及荧光光谱。并与溶液和固态中的荧光光谱作了比较。在氯仿溶液以及在固态,β-萘甲酸十六碳酯只呈现其单体的荧光。然而,在L-B膜中,除了观察到单体的荧光外,还观察到了激发态二聚体以及激基缔合物发射的荧光。通过对β-萘甲酸十六碳酯分子膜进行热和水处理后,发现L-B膜中亲水层的介质环境有所改变,从而造成亲水层中的亲水基团的某些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β-萘甲酸十六碳酯二聚体和激基缔合物在L-B膜中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不同含氧气氛中烧结的薄膜CdSe及Cdse_xTe_(1-x)电极表面,以及薄膜与Ti底基之间的界面。研究中发现,二种薄膜电极的表面形成了CdO,SeO_2及TeO_2氧化物,与薄膜接触的Ti底基表面上形成了TiO_2。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对在电极表面及Ti表面所生成的氧化层分别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氧化物形成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氧化层厚度也存在差异。对影响薄膜电极的光电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采用脉冲电流沉积法制备了负载于氧化锡铟(ITO)导电玻璃、不锈钢板、镍板和铜板等不同基材上的Co掺杂CdSe薄膜电极,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和交流阻抗实验测试了Co掺杂CdSe薄膜电极的性能,并以对硝基苯酚降解来评价该薄膜的光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基材的种类对Co掺杂CdSe薄膜电极的性能影响较大,其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活...  相似文献   

10.
L-B膜作为一种单分子膜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近很多人用电化学方法研究覆盖有L-B膜电极的特性。许多工作证明了脂肪酸L-B膜具有很强的抑制离子透过和抑制电子隧道电流的能力。而不具备这种性能的L-B膜,则被归之于膜中含有大量针孔所致。Kuhn曾在脂肪酸L-B膜中引入带有共轭双键的偶氮化合物。Zaba  相似文献   

11.
水平管外壁薄膜蒸发侧表面传热系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智能化薄膜厚度测试仪,在考察液体负荷、蒸发侧沸点、蒸发侧传热温差、传热管管径等因素对水平光滑传热管外液膜厚度及其波动状况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蒸发侧表面传热系数随液膜厚度的概率分布和平均厚度变化的趋势,讨论了多种操作参数对蒸发侧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流动的波动特性,定义了G (δ+)和h (α)+2,得到蒸发侧表面传热系数的关系式,突出了液膜波动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蒸发侧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以及进行工业设计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固定在氧扩散膜表面的TiO2光催化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用氧扩散膜作TiO2光催化膜的载体。介绍了氧扩散膜的制备及TiO2在氧扩散膜表面的固定方法,TiO2光催化膜的表面形态与微结构,不同条件下光催化分解草 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14.
水床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氯乙烯(PVC)为基体树脂,热塑性聚氨酯(PUR-T)为改性剂,配以适量的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等研制出水床膜,给出了水床膜的基本配方和生产工艺。采用此法生产的水床膜的拉伸强度为27.7MPa,断裂伸长率为270%,低温伸长率为27%,直角撕裂强度为65.7kN/m,尺寸变化率为4.7%,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并具有综合性能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性能薄膜-双向拉伸聚萘二酸乙二醇酯(PEN)薄膜的分子结构、性能、生产方法、加工和应用,并与PET薄膜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PI膜转变为炭膜过程中的结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FTIR、WAXD和XPS研究了三种国产聚酰亚胶(PI)膜在氮气气氛中热解炭化时的结构转变。实验结果表明,PI膜的高分子链结构发生最剧烈变化是在650℃以前.首先发生亚酰胺环沿C-N键断裂和脱羰基反应,形成具有共轭腈基及异腈基的本底型化合物;650℃以后产生杂环的合并和脱除残留的氮和氧.生成连续巨大的芳杂环多环化合物.再经稠环芳构化,类石墨结构的六角碳网层面形成并逐渐增长。在整个热解炭化过程中样品表面的碳、氧和氮三种元素的含量和结合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给予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固定在氧扩散膜表面的TiO2光催化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用氧扩散膜作TiO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日本几家公司提高薄膜耐划擦性 ,生产高档聚酯薄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聚酰亚胺薄膜的加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聚酰亚胺薄膜在加工方面的进展.主要从流延、沉积、拉伸、喷涂等4方面汇集了世界各大公司的加工方法和性能指标;比较了聚合单体.工艺方法、控制参数等对薄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聚酰亚胺薄膜加工的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20.
介绍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特点及其优异性能。阐述聚氨酯薄膜制品在医疗卫生、工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等三个方面的广泛应用,同时还列举了国内外的一些具体应用实例。并展望聚氨酯薄膜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