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厂生产规模为年产合成氨4万t、联醇2万t,有两套相同的变换系统,操作压力为1.3MPa。多年来使用过几种牌号中变催化剂,尽管我们按照中变催化剂要求在使用中做了种种改进,但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且根据我厂下一步变换系统准备改造的为中低低流程考虑,希望选择一种不仅活性要好,而且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硫性能中变催化剂。1999年赴浙江考察交流时对巨化QHB型中变催化剂有了初步了解。2000年底我厂为了一个系统更换中变催化剂事宜又对巨化催化剂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通过技术交流,对QHB型中变催化剂的性能、特点和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2.
刘庆  虞美玉 《中氮肥》1989,(4):85-89
在工艺及设备设计过程中,为使设计符合最优化的原则,必须进行催化剂的宏观动力学研究。进行中变催化剂宏观动力学研究,是合理使用变换催化剂的重要条件。LB107型中变催化剂,是刘家峡化肥厂催化剂分厂研制的,与B107型中变催化剂有近似的制备工艺,但又不完全相同;它采取了新的催化剂制备工艺与配方,因而改善了催化剂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3.
徐斌初 《中氮肥》1994,(1):20-23
中变催化剂平稳有序的升温还原,是保证其性能的关键之一。硫化物的存在将使活性Fe3O4转变成FeS,并可能导致Fe3O4与FeS之间互相转化,引起催化剂内部结构的重排,破坏机械强度,蒸汽中的硫酸根等离子会在催化剂表面结皮,或进入催化剂内部形成机械堵塞,使内扩散的传质过程恶化等。  相似文献   

4.
孙锦宜 《中氮肥》1990,(2):13-20
国内中、小型合成氨装置自五十年代起长期使用南化公司研究院早期研制的 B104、B106型中变崔化剂。因受当时工况条件所限,这两种催化剂活性温度高,水蒸汽汽耗高,已适应不了合成氨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了一些新型中变催化剂。七十年代,30万吨/年大型合成氨装置的引进更开拓了视野,加速了国产中变催化剂的发展,其开发和研制工作也由独家经营发展到多家竞争,新型中变催化剂渐增。到目前为止,仅中型  相似文献   

5.
许出 《大氮肥》2001,24(5):319-321
介绍低变炉在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低变催化剂在生产操作运行过程中活性发生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某厂使用近一年的失活中变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剖析及活性评价,提出了中变催化剂结盐失活的防止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业催化》2021,29(5)
石墨烯和其衍生物(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和掺杂石墨烯等)以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可调变的表面化学性质在催化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简述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材料特性,接着归纳该材料在催化剂开发与应用中的研究情况,重点阐述石墨烯材料在催化剂中若干功能,包括作为载体负载金属/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或嫁接有机官能团,作为结构助剂调变催化剂微结构,作为电子助剂调变活性组分电子特性,增强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功能,在催化剂的制备和分离过程中发挥可调变的两亲性作用,以及直接用作碳催化剂或无金属催化剂,并对石墨烯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合成氨生产能力为80 kt/a,变换系统采用中变串低变流程,催化剂一直使用南化催化剂厂生产的B206型催化剂,2005年3月21日更换为辽河产B205-1型低变催化剂。为缩短开车时间,公司对低变催化剂还原工艺进行了改进。在还原过程中,严格控制催化剂还原指标,使催化剂还原后有较好的活性,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小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低变炉概况与还原工艺低变炉为Φ3×11·2 m,催化剂床分为二层,每层高2·3 m。上、下床层各有两只测温电偶,由上至下分别为TS2-29、TI-309、TS2-30、TI-310,两只电偶间距1·4 m。传统中变气还原工艺存在以下弊…  相似文献   

9.
黄治民 《中氮肥》2013,(4):18-20
合成氨厂所用7种催化剂中,转化、变换、合成催化剂最为重要,变换催化剂尤其是低变催化剂性能的优劣对工厂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抗风险能力稍弱的中小氮肥企业来说更加重要.而CO的最终变换率取决于低温变换催化剂的性能和适应能力,要求低变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以便在较低温下使反应达到平衡.实践证明:低变炉出口CO含量降低0.1%,氢气和氨产率可增加1.1% ~1.6%.  相似文献   

10.
张利文 《工业催化》2005,12(Z1):168-169
主要介绍了B205-1型低变催化剂在荆门石化制氢装置的使用情况,使用结果表明,该型号催化剂完全能够满足制氢装置工业生产要求,并具有较好的强度及活性.  相似文献   

11.
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铝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工业小试用无铬CO高温变换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条件对催化剂活性和耐热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还原最高温度为400 ℃时,催化剂活性最佳,还原过程汽/气对催化剂活性影响不大,且随汽/气的增大而提高。此外,空速对催化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栾永超  段丽丽 《广州化工》2012,40(18):130-131,151
一氧化碳变换工艺在煤化工技术中应用广泛,而且工艺十分成熟,变换催化剂又是该工艺的主要决定因素,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选择性和活性,特别是低温变换活性和低硫变换活性的发挥等因素制约着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因此对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性能的测评显得尤为重要,这更有利于催化剂的选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Promoted Fe2O3‐Al2O3‐CuO (FAC) chromium‐fre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for high‐temperature water‐gas shift reac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Brunauer‐Emmett‐Teller method (BET),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echniques. The catalytic results revealed that among the investigated promoted catalysts with Ce, La, Zn, Y, and Mn as promoters, the Mn‐promoted sample showed higher activity compared to the other promoted catalysts. Increasing the Mn content improved the surface area and catalytic activity. The FAC catalyst promoted with a high Mn content exhibited maximum activity and relatively high stability in high‐temperature water‐gas shift reaction.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硫化剂种类、硫化温度以及硫化原料气中水含量等不同硫化条件对两类典型的钴钼系CO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Co-Mo—K/MgAl2O4+Al2O3型和Co—Mo/MgAl2O4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S作硫化剂能提高催化剂低温和中温活性;尽可能在高温下进行硫化;硫化介质中水蒸气含量对沉积一沉淀型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相对小于对浸渍型催化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制备铜系低变催化剂的过程中,用不同方法添加一定量的碱金属,然后在低变活性检测装置上考察碱金属对铜系低变催化剂稳定性、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碱金属对低变催化剂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即甲醇的生成量明显降低;且其掺加量在一定范围内时,对铜系低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影响不大,而对催化剂的强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首次采用沉积沉淀法,以Cu(OH)2为前驱体制备不同CuO负载质量分数的CuO/ZnO水煤气变换(WGS)催化剂,并运用XRD、N2物理吸附和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uO在载体ZnO表面的分散程度、颗粒大小及CuO和ZnO之间相互作用对催化剂的活性均有影响。CuO的适宜负载质量分数为20%,所得CuO/ZnO催化剂样品WGS反应活性较好,在350 ℃,CO转化率可达95.5%。  相似文献   

17.
谭永放  李欣 《工业催化》1997,5(4):41-46
本文介绍了QCS-01催化剂的物化性能、硫化性能、变换活性、应用范围及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 QCS-01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在高压和高汽气比条件下使用的宽温、宽硫型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主要性能可与国外名牌媲美。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西化肥厂的特殊工艺条件(粉煤气中焦油、粉煤等成份含量高,催化剂再生频繁,要求催化剂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开发出一种具有特殊载体的新型CO耐流变换催化剂QCS-04,并于1995年5月在山西化肥厂第二变换炉进行了侧流试验。结果表明:QCS-04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强度稳定性和活性稳定性,并具有容易硫化,活性组份流失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介绍LSK型低变保护剂LK-821-2型低变催化剂的技术优势和在高串低变换流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该催化剂的节能降耗潜力。  相似文献   

20.
对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Cu-Ce(La)Ox高温变换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包括中和pH值、中和温度、焙烧温度和方式以及CuO、CeO2和LaOx含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5%CuO-CeO2-La(10%)Ox高温变换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pH=11,中和温度54 ℃,400 ℃焙烧4 h。催化剂的最佳质量分数配比是:CuO 为20%,CeO2 为70%,LaOx 为10%。XRD晶相分析表明,5%Cu-Ce-La(10%)Ox催化剂中除了主相CeO2以外,还出现了Cu与La形成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CuLaO2,且CuLaO2高度均匀地分散在主相CeOx中;还原态中除了CeO2、CuLaO2外,还出现了Cu单质。因此,这类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不可能是简单的CuLaO2或Cu,这使得催化剂无论氧化态还是还原态都具有基本相同的活性。催化剂的活性位形态结构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