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油田薄差油层动用较差的实际,开展了综合利用二、三次加密调整井网,进一步缩小注采井距,改善井区注水状况的方法研究,从理论上确定了薄差油层的合理注采井距,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些认识,从而可为油田高含水期薄差油层的开发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喇嘛甸油田于1973年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6次开发调整阶段,调整后,开发层系增多、井网密度加大,各套层系的注水井,除了给本井网采油井注水外,还有为其它层系采油井注水,使得各套层系的注采状况较为复杂。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为了控制无效循环和挖潜厚油层层内剩余油,针对性的采取了堵水、补孔等挖潜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各套层系注采状况的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对喇嘛甸油田二次加密后各套层系的注采状况进行研究,确定出各套层系在特高含水期注采状况及区块内单砂体的完善程度,这对油田注水方案调整、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水驱控制程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146区块为一为中孔、低渗、高压异常稀油构造岩性油藏,该区块1997年投入开发,目前存在储量失控、注采井网不完善、主力油层水淹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深化单元目标化管理:分区域、分砂体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采对应率;根据注水见效情况及时注采调配等有效治理手段使得区块注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产量递减趋势明显得到缓解。与治理前相比,区块日油水平提高11t/d,动液面上升了51.3米,自然递减下降了9.38%。  相似文献   

4.
盛洁 《中国科技博览》2011,(37):126-126
乔庄油田梁20块是一低渗透区块,86年投入开发,87年注水开发。进入注水开发阶段后,油井暴性水淹,含水迅速上升,因此95年实施衰竭开采试验,注水井全部停注,到2002年12月,大部分油井因产量低而停产,仅开油井213,储量控制程度差,标定采收率只有8%。为改善这一状况,自2004年开始,进行综合调整并恢复注水,调整优化注采井网,实施温和注水与不稳定注水来控制含水上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采收率由8%提高到13.5%,增加可采储量19.5万吨。  相似文献   

5.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势必造成的油井高含水的状况,目前注水开发的特点是由以往的“强注强采”向减少产液量、降低低效无效循环的高效注水方式转变,合理进行注采关系调整是目前实现控水控液,降低油井含水的有效技术措施。因此分层注水工艺技术是实现“控水控液,稳油增产”、最大限度的挖潜剩余油的有效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油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为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袖藏储层平面非均质严重,在长期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复杂,平面动用不均衡。通过油水井合理的配产配注,可以改变不均衡的状况。针对油藏中一注两采井组和两注一采井组在特高含水期两注采井间动用不均衡的状况,提出了特高含水期均衡驱替的标准,并在不同的储层非均质情况下,开展了井组的配产配注优化研究,建立了不同非均质储层情况下,两种井组在给定的调控时间内达到均衡驱替的注水量或液量分配比例,为油藏注采结构调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高含水,高注采比井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提液和控液,补孔等措施使油水井在注采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无效、低效注采循环。通过注、采结构的精细优化调整,使含水上升率、高注采比均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喇嘛甸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后,水驱低效、无效循环矛盾日益突出,含水上升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无措施情况下可采储量采油速度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的增大逐年变小。面对艰巨的开发形势,在实施大量油水井措施工作量的同时,应着重搞好注采结构调整。在控制自然递减率方面,需要在控制无效注水的同时,增加有效注入,保持合理的地层压力,同时需要对采油井实施合理调参,提高有效产液量:在控制综合递减率方面,需要实施大量的采油井补孔、压裂,堵水等措施,增加有效产液量。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08年的层系细分、井网重组综合调整后,河4断块稳产基础得到显著增强。但随着开发进入中后期,区块仍存在着注采井网不完善,平面、层间动用不均衡,注采关系不协调等问题。通过深化油藏分析,从完善局部注采井网人手,重点抓好合理配产配注、细分注水、欠注井治理等多项精细日常措施,确保产量不递减。  相似文献   

11.
吴宏 《中国科技博览》2012,(36):407-408
海南3块位于浅海海域,注水开发已10年。目前存在含水上升快,油层利用率低,注水波及体积难以提高等问题。通过对海南3块油藏条件、注采井网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等进行研究后认为,油藏依然具有一定的剩余可采储量,注采井网也比较完善,具有调驱的必备条件和潜力,进行调驱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2.
申红 《中国科技博览》2013,(11):319-319
河74断块沙二下稳油藏为中常压、中孔、低渗、低饱和、稀油的岩性油藏。目前存在储量失控、注采井网不完善、能量保持水平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按照排状注水的井网方式,以300×300m的注采井距部署注采井网,使其最大限度的提高储量和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相似文献   

13.
北一区断东三元复合驱自2012年1月全面进入后续水驱阶段,水井注入压力大幅度下降,地层剖面动用不均匀,无效循环严重;油井含水开始大幅度上升,存聚率快速下降。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地层动用程度,挖潜薄差层剩余油,对注入井进行调剖、分注及细分等综合调整措施。调整后注入压力下降减缓,注入端有效厚度小于1m的薄差层动用比例增加17.5%,整体注入能力增强,采出端采出能力增强,含水回升速度减缓,产液量相对平稳,后续水驱阶段提高采收率1.94%。  相似文献   

14.
盛洁 《中国科技博览》2012,(11):122-122
低渗透油藏在油田开发中所占比例逐年加大,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也需不断提高。本文从井网井距的优化、油层压裂技术、早期注水的重要性、注采井网的布署、注采调配技术的配套及油层保护技术共六个方面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进行了总结,并以梁4块等为例阐述实施过程及效果,对低渗透油藏的良性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盛洁 《中国科技博览》2011,(37):388-388
梁家楼油田南部的沙三中油藏,为特高渗透油藏,平均空气渗透率2.084um2。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主要通过注足水,注好水来实现稳液稳油和控水稳油。近年来,为解决该类油藏注水见效敏感,注采调配理论依据不足的问题,以油藏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选择压降叠加原理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油藏地层参数重新取值及反复论证,得到了适用于该油藏的注采调配见效周期的计算公式,用来指导注采调配,达到了降低自然递减率、改善油藏水驱状况的目的,增加可采储量20.8×10^4t。  相似文献   

16.
一,基本概况采油二队管理着临盘油田临十三断块、赵家断块,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包括15个开发单元,36个注采井组。于1972年投入开发,含油面积12.44km2,地质储量2412.8×104t。计量站9座,油井总井178口,开井1551:3,截止2013年6月30日,日液能力2813.7吨,日油能力415.4吨,综合含水85.2%,平均动液面811m,采油速度0.62%,采出程度26.05%,含水上升率一4.71,累积采油628.6×104t。配水间8座,注水井总井93口,开69口,日注水平3218m3。增注泵在用4台,增压水井IOVI,日增注水量320m3。注水泵1台,所带水井3口,日注水量90m3。分层注水井13口,分注井层段合格率44.4%。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渤南油田地层渗透性差,注水井吸水差异大,普遍采用高压柱塞泵注水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注水井吸水量、柱塞泵排量与压力的关系,提出了变频恒压注水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柱塞泵站注水井欠注、超注矛盾。有效注水时间平均延长9小时,注水符合率由61.7%提高到86.6%。同时,确保了高压柱塞泵站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梁23块于1979年投入开发,1982年进入注水开发,先后经历了弹性开发阶段、注水开发产量上升阶段、注水开发产量递减阶段。该块共计有本层系井47口,套坏套破、有落物大修不成功等原因停产停注油水井8口,再加上油井因高含水停产及水井因油层污染注不进停注等原因,造成2008年初油水井开井数仅剩14口,注采井网变得极不规则,井网适应性很差。为改善这一状况,自2008年开始,进行综合调整并恢复注水,调整优化注采井网,实旋控制注水与不稳定注水相结合来控制含水上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含水上升率逐年下降,自然递减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草13断块沙四段油藏为具有边水的构造岩性普通稠油油藏,位于乐安油田的西部,为断层切割遮挡的继承性断鼻构造,自1986年12月开始陆续投入注水井进行注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边部储量控制程度差,动用程度低;油水井井况差,造成井网二次不完善,储量损失严重,油水井长期合采合注,造成储量动用程度差异大,针对存在问题对草13断块进行潜力分析及综合调整效果评价.采用补钻油水井完善井网、挤入降粘剂降粘的开采方式提高采出程度;沙四段3砂层组通过综合调整改善其开发效果:沙四段4砂层组通过完善井网增加动用程度,而稀油部分可加强注采调整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喇嘛甸油田北西块二区注聚以后,产液量逐渐缓慢下降,全区含水呈下降趋势,日产油逐渐上升,随着见效井井数的不断增加,产油量也稳步上升,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注入困难井仍占一定的比例,注采不完善井影响开发效果,未见效井仍然较多,低液面、低产液井有所增加。针对各种问题,注入井采取了调浓度、调配注、酸化和压裂等措施,加大注入井方案调整,减缓平面矛盾,强化注入井措施力度,确保有效注入。采出井则加大措施改造力度,保证有效采出,通过对油层发育差、动用程度低的井进行压裂,提高低渗透部位动用状况,针对高流压、高液面、低含水的采出井加大调参力度、对没有上调余地的采出井随检泵时机换大泵,确保产量上升;对泵况问题井及时上检,减少对产量的影响,针对由于液面高而不吸水的注人井,及时跟踪周围采出井液量,液面的变化情况,积极采取上调参、换泵等措施。聚合物区块的油层发育厚度和规模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较大;挑选砂体发育厚度大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进行聚合物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适时采取提液措施能够使聚合物驱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