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一层普通地下室作为假设条件,对地下室底板的结构形式通过计算分析对比,得出该条件下无梁楼盖形式的底板的经济性能优于普通梁板的结构形式,为初步设计阶段的地下室底板结构形式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2.
空心楼盖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梁楼盖体系,在节能节材及经济性方面有突出优势。盒状内模空心楼盖由于其刚度在两跨度方向分布均匀、布模灵活、对异型边板适应性强和设计计算效率高的优点,应用最为广泛。本文以实际工程中常见跨度的车库为例,分别按现浇盒装内模空心楼盖和传统主次梁楼盖进行了结构设计,并计算了这两种楼盖的总造价,进行了施工技术和经济性方面的比较。本文可为空心楼盖结构设计和楼盖方案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白福波 《工程力学》1998,(A03):601-613
本文运用迭加扩减原理论述了多梁支撑结构在侧压力作用下截面内力的解算过程,给出了解算方法能用于分析无梁楼盖,地基梁板结构等,经多个算例验证,数值结果精确,方法简明实用,适合电算编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学生公寓高层B幢带转换梁异型柱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对界于异型柱和短肢剪力墙之间的结构,分别采用三维梁单元空间墙板单元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有限单元模式和三维空间杆件薄壁柱单元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式,进行结构计算比较,寻求最符合实际受力状况的计算方法,以求得该类建筑最经济、安全的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某工程结构加固设计实例,介绍了该工程中的柱、梁、板的不同加固方法,可为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现浇空心无梁楼盖是现代建筑结构选型的一个重要方向,而结合无粘结预应力体系又给现浇空心无梁楼盖延伸了发展的空间。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大跨度现浇预应力空心楼盖的设计基本理论与施工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附加约束阻尼层的复合材料梁单元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空心圆截面梁是桁架和刚架结构中大量采用的常用构件,而实践证明约束阻尼层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空心圆截面梁的动力学特性,但传统的约束阻尼层结构有限元计算方法需要大量的单元,这给大型复杂结构的计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采用Timoshenko梁假定。建立了一类附加约束阻尼层复合材料空心圆截面梁弯曲的数学模型。应用Hamilton原理。采用三节点高次梁单元对构件进行离散化。建立了附加约束阻尼层复合材料空心圆截面梁的梁单元。同传统的锥壳单元相比,该方法极大地减少了计算时间。用实验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分析了约束层厚度对损耗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下车库设计中遇到的出入口设置、柱网布置、层高确定、地下空间优化、防火设计和相关构造措施的制定问题,总结分析了地下车库建筑设计方法。探讨地下车库建筑设计中各部分的统筹协调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退化梁单元的混凝土结构徐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退化梁单元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的徐变问题。在实际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结构的徐变与混凝土开裂等非线性行为存在相互耦合作用。退化梁单元采用了三维结构的几何和物理方程,结合分块积分技术,可以方便地模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非线性行为。应用Trost-Bazant方法,建立了退化梁单元混凝土结构徐变分析计算方法。算例分析表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及在实际混凝土结构徐变分析中计入非线性行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半刚性组合结构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立新  陈绍礼 《工程力学》1998,(A01):185-188
本文提出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的梁-柱单元,并将梁柱半刚性节点和简化成转动弹簧,从而可对半刚性组合结构进行精确分析,计算步骤简单,适合于工程设计中作国有限元分析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在高桩码头承载能力计算分析中的应用,结合工程实例,具体计算了码头轨道梁、横梁及桩基的承载能力,并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码头中的轨道梁、横梁及桩基均满足承载要求。MIDAS CIVIL可以简便地应用在高桩码头的结构计算中,对实际工程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板-柱结构工作原理的分析和对其对竖向荷载下计算模式的回顾,利用工程力学理论,建立了后张预应力平板-柱结构的水平荷载下的合理计算模式和方法,克服了目前等代框架法中的水平荷载下内力计算与位移计算不协调的缺点,并使这种结构的竖向荷载下与水平荷载下的计算得到统一,为合理地进行结构设计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夏阳  廖科 《工程力学》2018,35(11):17-25
梁结构在工程中应用广泛,梁结构的仿真分析是计算力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该文研究了复杂三维曲梁结构的等几何分析方法,首次应用拟协调有限元中的多套函数技术,使用降阶基函数逼近梁内应变项,解决复杂三维曲梁结构仿真中的闭锁问题。利用全局坐标系列式方法,避免了单元刚度阵组装时的复杂坐标变换过程,提高计算效率。使用多片NURBS (非均匀有理B样条)数据表示复杂三维梁结构,可精确描述曲梁结构的几何形状,与有限元方法等仿真技术相比避免了网格生成过程,减少了几何误差。数值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可有效解决闭锁问题,适于复杂三维曲梁结构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鉴于目前国内冷库发展状况,文中分别对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及冷库中无梁楼盖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冷库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的建议,并结合实际冷库设计经验给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优势、设计要点、一般构造要求、施工工艺以及金属波纹管成孔及技术要求,简单列举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可供工程同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有懿  赵阳  马文来 《振动与冲击》2014,33(11):148-154
研究了三维耦合梁结构中的功率流传播与主动控制。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采用行波方法建立了包含弯曲波、纵波与扭转波的三维耦合梁结构动力学模型,并获得了其精确动力学响应;进一步得到结构中传播的主动功率流,分析了纵波与扭转波对总功率流计算结果的影响;以主动功率流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最优控制力的大小与相位,然后对结构施加最优控制力,最终实现了三维耦合梁结构的功率流主动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行波方法计算三维耦合梁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准确可靠;在进行三维耦合梁结构功率流计算时,需考虑纵波和扭转波的影响;包含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影响的Timoshenko梁模型较Euler-Bernoulli梁模型计算的结果更为精确,且在中、高频段尤为突出;功率流主动控制可以明显降低三维耦合梁结构在频域和空间域中的振动功率流,且最优控制力的微小偏差与误差传感器的位置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张华  李文华 《硅谷》2014,(14):132-134
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建筑逐渐转向小区式发展,通常整个小区为多栋高层或小高层建筑,在地下通过一层或两层地下车库连为整体构成大底盘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不属于大底盘多塔楼结构,但是比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要复杂。文章以具体工程为例,对这类结构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做了研究和分析:结构缝的设置、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和计算结果分析、大底盘地下室结构设计等,得出相关结论:多栋楼大底盘结构的高层住宅小区结构设计时,首先应结合建筑功能分区合理设置结构缝和确定结构嵌固端,使结构布置更加合理,有利于抗震。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进行结构计算分析,通常采用采用整体和分散两种计算模型进行包络设计,取最不利的结果。大底盘地下室结构设计时,应重点解决高层主楼与地下车库之间的沉降差异、地下车库的抗浮等问题。解决了大底盘地下车库高层住宅小区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可为以后同类型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可简化为平面应变类力学问题的超材料,根据矩形薄板筒形弯曲理论,提出该类超材料带隙特性计算的等效梁元法。应用等效梁元法和常规等效平面应变法对负泊松比超材料的多种典型构型(内六角、星形、箭形和旋转三角形)的带隙特性进行数值计算,比较两种方法在带隙计算精度、计算效率及拓扑优化中适用性等方面的差异,并经试验测试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等效梁元法和等效平面应变法的带隙计算精度均较高,与实测值误差在7%以内。等效梁元法在带隙计算效率上比等效平面应变法高约50%,但拓扑优化基结构模型的规模较大,适用于杆件类超材料结构拓扑优化。等效平面应变法带隙计算效率较低,拓扑优化基结构模型的规模较小,适用于连续体类及骨架类超材料结构的拓扑优化。该研究可为带隙超材料的拓扑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地下车库空气环境数值模拟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某地地下车库模型,根据地下车库室内环境的特殊性建立数学模型,介绍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地下车库通风时的气流组织作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与分析,提出采用合理设置送、排风口的位置的方法来改进气流组织、加速污染物(主要是CO)排放的方案,并对其CO浓度场作进一步的模拟计算,从而为地下车库空气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混凝土叠合梁横截面日照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国晨  关荣财  姜英民  牟春雷  霍春雨  徐丰 《工程力学》2006,23(11):122-127,138
介绍了桥梁结构横截面上温度分布的若干形式及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基于平面非稳态温度场的基本理论,按求解导热微分方程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加载,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某实桥的钢-混凝土叠合梁截面在日照作用下的温度分布进行时程仿真计算,进而评价了不同材质在叠合梁截面中的热力学性能。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和我国桥梁规范对桥梁横截面温度分布的界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