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也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因为那里是地狱……1人肉:江湖通缉令"网络虐猫"事件,"辽宁骂人女"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很黄很暴力"事件,"姜岩"事件一段时间以来,这些敏感的关键词在网络上层出不穷,而其无  相似文献   

2.
在某种程度上,"人肉搜索"将虚拟网络拉回人间。人们总是希望,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真实的社区,没有谎言和妄言。在此方面,"人肉搜索"做了最有益的尝试,它在网民范围内建立了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3.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肉搜索"成为一个流行词,人工+搜索的模式能够八卦出当事人的几乎所有真实信息。大部分的网民仅将人肉搜索当作猎奇的手段,并没有意识到网络的传播性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影响。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评论直接与当事人连接,给  相似文献   

4.
《电脑迷》2008,(20):8-9
近来,"网络暴力"一词被频繁提起,恶搞、人肉搜索等新兴的网络行为似乎统统被扣上了网络暴力的帽子。在虚幻的网络上,暴力真的存在吗?它是否已经危害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这仅仅是危言耸听而已?这里让我们看看最具时代特质,站在风口浪尖的"人肉搜索"吧。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郭德纲、于谦的相声《败家子》里面有段一支胳膊上戴12只表的经典桥目,想必大家不难猜出这段包袱的原型人物,说的就是"表哥"杨达才吧!实际上,很多诸如此类的网络"扒皮"事件,都是经过网友的人肉搜索这一途径才得以揭露。可以说,一提到人肉搜索就到了谈虎色变的地步,这种说法一点都不为过。那么,什么是人肉搜索呢?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人肉搜索呢?人肉搜索是指在网络上,针对其他网友提出的相关问题,由"应征者"提供解答的一种信息搜索与提供方式。我们平时所说的"人肉搜索",它是指由现实中的某一  相似文献   

6.
闲话人肉搜索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迷》2008,(4)
最近有一个词频频在网络上曝光,很吸引人们的注意,它就是"人肉搜索机"。在网络上掀起滔天巨浪的热门事件大都是因"人肉搜索机"而起:人肉搜索在"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和"华南虎事件"中大出风头,已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社会化网络行为,人们对它也是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7.
iFei 《电脑迷》2008,(21):89-89
微软也搞上了"人肉搜索"。"人立方"就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对象级别互联网搜索引擎,只要输入适当的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出与关键词相关的人名、地名和机构名,并且通过算法自动计算出它们与关键词之间存在的关系。此外,"人立方"还提供基于人名的新闻浏览、可视化关系图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人肉搜索"过程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复制"吗?不能的话,就不算是万事笃定,立场也会大有不同,那"人肉搜索"给出判若云泥的答案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相似文献   

9.
"人肉搜索"固然存在弊病,或者的确有损人不利己的情况,但我们并不能全面否定这种行为,尤其是官员寻租行为泛滥而又缺乏及时有力的法纪约束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人肉搜索"带来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第一案”判决法律效果较好,但是判决应该进一步明确:人肉搜索的发起者和违法网民是人肉搜索侵权的始作俑者;网站应该在明知和应知的情况下删除或者屏蔽侵权帖子;从人肉搜索的侵权情节、影响范围、侵权后果等因素出发,增加赔偿数额。在目前的法律体系内,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并未缺位。  相似文献   

11.
从“王菲案”谈“人肉搜索”所涉及的侵权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人肉搜索”在我国的日益盛行,将来极有可能会出现“人肉搜索第二案”甚至更多类似案件。因此,对“人肉搜索”所涉及的侵权法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正成为一大热门术语。人肉搜索现象目前正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对于人肉搜索所产生的法律问题,人们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人肉搜索这一现象入手,阐释网络言论自由的现状与特点,通过人肉搜索第一案解析公民隐私权面对人肉搜索时的危机,在最后试图给出平衡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隐私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鞠哗 《网友世界》2014,(7):18-18
"人肉搜索"诞生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时代。在为网民获取信息、对网络环境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不适当的人肉搜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人格权,如隐私权、名誉权等。在侵权责任方面应当追究网络服务商及信息发布者的法律责任,并应从立法角度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15.
如何看待湿件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事物来了,总是优缺点并存。湿件搜索也是这样。不要急于下结论,也许是最好的结论。"人肉搜索"最近成了一个热门词。但"人肉搜索"这个词很不雅,我们不妨用"湿件搜索"来替代它。湿,作为干的反义词,在"干"隐喻机械的、死性的情况下,具有隐喻人的活性的意思。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中,缺乏女人味的上司爱上了缺乏男人味的下属。女上司不太确信自己对男下属是否有吸引力,于是引出了下面这则对话:  相似文献   

16.
阮娟 《福建电脑》2010,26(1):59-59,47
随着人肉搜索这些有可能深切影响社会认知的搜索领域不断衍生,越来越多的网络暴力不断产生。如何正确对待人肉搜索,如何认识网络道德的重要性,成了当今网络社会中刻不容缓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人肉搜索,对于遏制"周老虎"、"刘羚羊"是有效的,但对于一些道德的事件,我们还是要掌握好一个"度"字。  相似文献   

18.
在奖善罚恶、间接规范现实世界生活秩序的同时,‘人肉搜索’引擎却又极易侵犯他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等人格权,这就是‘人肉搜索’引擎所面临的法律困境。总之,笔者希望‘人肉搜索’引擎能够尽量避免侵权现象的发生,并且尽可能发挥其醇化社会风气、实现网络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功能,真正成为网络世界的奖善罚恶令!  相似文献   

19.
金鑫 《网友世界》2013,(18):32-32
为了提高侦察效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债查工作被更有效的完成,特此对“人内搜索”展开研究。通过对“人肉搜索”机制的了解,探讨“人肉搜索”用于侦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人肉搜索”是一种形式和技术,其本身并不违法,“人肉搜索”中的侵权行为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权,直接责任人要对其侵权行为承担责任,发起人和网络媒体的侵权责任要区分情况进行认定,对于预见到或明知自己的搜索行为会侵害他人权利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尽到事后跟踪审查义务,没有及时删除侵权内容的网络媒体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解决"人肉搜索"侵权行为的关键在于依照法律对于网络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