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邹德余  何生平  伍成波  白晨光  徐刚  鲁德昌  张勇 《钢铁》2003,38(2):10-12,15
在对重钢4号高炉各冷却部位冷却水量和冷却水温差进行全面测试的基础上,分析讨论了重钢4号高炉冷却制度特征,提出了高炉炉腹中部以上冷却水温差波动过大是造成4号高炉炉墙结瘤,引起高炉炉况不顺的原因之一,加强冷却制度管理不仅有利于高炉顺行,也有利于高炉生产指标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鞍钢高炉异常炉况专家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嘉惠 《炼铁》1994,13(1):25-28
简述鞍钢高炉异常炉况预报及异常炉况时铁水含硅量预报的专家系统的结构、特征值确定、规则集、推理及综合判断方法。该系统在4号、9号高炉在线运行效果较好,可供高炉工长操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孟凡双  付华  李仲 《冶金丛刊》2009,(6):17-18,26
在鞍钢4号高炉热风炉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热风炉无波动换炉系统。利用本系统实现了热风炉与高炉鼓风机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对高炉换炉前各参数的判断,实现高炉风压无波动换炉,使高炉增产节焦。此系统运行比较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炼铁》1998,(6)
武钢4号高炉的技术进步俘连春自.1)宝钢1号高炉大修实绩徐宁厚(执笔)蔡信可周冶中辞元龙(1.5)水钢高炉降料面用风量判断料面行程的实践洪声忠(1.9)高温内燃式热风炉的发展及特征舒军(l .12)梅山3号高炉多环布料工业试验邱伟氏(1 .16)包钢高炉增加烟煤配比的工业试验陈春元(1.19)包钢3号高炉中修炉体破损调查分析刘均会段维民(2 .1)半石墨化自焙炭块一陶瓷砌体复合炉衬在太钢3号高炉的应用 杨子柱张晋生碑晋安陈文(2 .6)攀钠4号高炉纯水冷却系统运行实践伍积明(2 .10)合钢3号高炉长寿实践王长霖(2.”)宝钢3号高炉操作技术进步郭可中林成城陈…  相似文献   

5.
《炼铁》2017,(4)
包钢4号高炉采用了新型的炉喉测温技术——声呐测温技术,即TMT-SOMA测温系统。与传统的十字测温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连续和稳定、系统维护简单等优点。在4号高炉运行2年来的实践表明,该技术效果良好,所测量的煤气温度数据能较好的反映高炉内煤气流分布的情况,能准确判断煤气流的变化情况,为高炉操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确保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6.
伏明  周爱林 《炼铁》2002,21(1):14-16
马钢2500m^3高炉投产后不到2年,4座热风炉的热风短管及波纹管相继损坏,使高炉投产6年多风温难以达标。2000年5月至7月,在高炉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成功地更换了2号、3号、4号热风护的热风短管及波纹管,高炉风温很快就超过了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杜良和  姜开敏 《炼铁》1997,16(4):59-60
信钢4号高炉(100m~3)自1996年10月以来,由于原料条件恶化,高炉长期低料线作业,导致高炉炉况频繁难行,多次悬料,高炉不接受风量,通过综合判断认为炉墙出现结厚现象,生产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严重恶  相似文献   

8.
孙洪军 《本钢技术》2003,(C00):23-26
本钢5号高炉在2000年7月进行原地大修改造.随着铜冷却壁、炉顶煤气分析仪.中子测水等先进工艺没备的投入.我厂同时与芬兰RAUTARUUKKI公司共同开发了5号高炉专家系统.高炉专家系统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高炉冶炼专家儿十年的工作经验.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对高炉内部情况进行推理和判断,指导炉前工对高炉进行最优控制。高炉过程控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使高炉运行尽可能的稳定.但布料条件的改变、人为因素等原因时刻制约着高炉的稳定。本钢5号高炉专家系统在2000年10月正式验收投入使用后.在5号高炉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志续  迟臣焕 《炼铁》2004,23(1):49-50
结合3、4号高炉热风炉技术改造和新4号高炉热风炉建设,对本钢二铁厂热风炉系统技术进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济钢一铁炉役中后期高炉的操作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本科 《炼铁》2005,24(3):46-48
济钢一铁2号、1号、3号、4号4座高炉处在炉役中后期,通过加强操作管理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护炉措施,高炉不但实现了长寿的目的,而且还创造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1.
杜厚益 《钢铁钒钛》2005,26(2):61-61
下塔吉尔钢铁公司在对6号高炉进行成功改造,使其在2004年9月顺利投产后,于2004年12月27日停止了5号高炉的生产,开始对该高炉进行重建改造。5号高炉的拆除工作于2005年1月中旬开始,到4月底已完成了全部的拆卸工作,现已开始进行固定新高炉底座和高炉壳体的工作。按改造计划,5号高炉的炉容将从1700m^3增大到2200m^3,设计生铁年产量为170万t,预计5号高炉的投产日期为2006年7月。下塔吉尔钢铁公司还计划在2006—2008年期间对3号高炉进行改造,待3,5,6号这三座高炉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工作全部完成后,下塔吉尔钢铁公司将拥有年产500万t生铁的生产能力。届时,下塔吉尔钢铁公司将停止使用已经老化的1,2,4号高炉。  相似文献   

12.
对开发宝钢2号高炉炉缸侵蚀状况全面监控模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已运行高炉实施增设配置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模型在线跟踪判断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介了对首钢4号高炉布料流槽磨漏的判断和处理情况,指出了判断磨漏的依据,说明了及时发现磨漏对于尽快恢复炉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赵鸿波 《炼铁》2004,23(6):36-38
本钢2号高炉在生产中成功利用十字测温曲线对高炉的各项操作制度进行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在炉况出现波动时,能帮助操作者判断调整方向,为炉况的快速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太钢4号高炉由于采取了重视原燃料质量、强化高炉操作管理,减少炉况的波动、添加钒铁矿、安装小型平冷板等护炉措施,使4号高炉在特护期间炉况基本稳定顺利,技术指标良好,并于2000年9月13日实现了顺利停炉。  相似文献   

16.
海鑫6号高炉溜槽磨穿的判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志成 《炼铁》2005,24(1):50-51
对海鑫6号高炉溜槽磨穿的判断及处理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海鑫6号高炉溜槽磨穿后没有及时做出判断并更换,造成炉况不顺、渣铁流动性差,直至炉凉。采取抑制边缘、缩矿批、加净焦等措施均没有达到效果,更换溜槽后,高炉生产才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宣钢高炉合理炉料结构熔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庆  王福佳  李豪杰 《钢铁》2016,51(6):19-25
 对宣钢12种含钛高炉炉料的化学成分及熔滴性能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给出宣钢2号高炉(2 500 m3)、3号高炉(2 000 m3)、4号高炉(1 800 m3)不同原料条件下最佳的炉料结构,并对3组炉料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2号高炉熔滴性能最好的炉料结构为4号方案,[S]值最小为322 kPa·℃,3号高炉熔滴性能最好的炉料结构为5号方案,[S]值最小为786 kPa·℃,4号高炉熔滴性能最好的炉料结构为11号方案,[S]值最小为790 kPa·℃;3号、4号高炉使用的炉料碱度与2号高炉相比较高,这是造成3号、4号高炉炉料最大压差[(Δpmax)]值高的主要原因;2号高炉使用炉料的含铁品位较高,大于57%,且渣中的MgO质量分数较低,因此炉料在软熔滴落带渣量相对较少,渣的流动性较好,熔滴性能优于3号、4号高炉。  相似文献   

18.
卫计刚  阮根基  杨志荣 《炼铁》2006,25(6):33-35
对太钢4号高炉提高煤比的生产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采取精料、高风温、改进高炉操作、加强喷煤操作等措施,并努力协调好高炉护炉和增加煤比、增产、改善铁水质量、低硅冶炼的关系,使太钢4号高炉月平均煤比达到161.22kg/t。  相似文献   

19.
《包钢科技》2007,33(B03):F0003-F0003
BG型无钟炉顶布料器是包钢(集团)公司炼铁厂开发的专利产品。包钢(集团)公司自1985年开始使用BG型无钟炉顶布料器,先后用于3号高炉、1号高炉。2004年2号高炉扩容和5号高炉的新建也采用了该BG型布料器,2005年9月将4号高炉的PW型布料器也改为BG型布料器。20年的使用实践证明:BG型无钟炉顶布料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高炉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0.
承钢属于钒钛磁铁矿冶炼,春高炉喷煤具有特殊性,为了提高煤比,2001年4月份开始炼铁厂在4号高炉进行提高煤比工业试验,其间通过加强高炉操作,均匀喷吹、全风温操作,富氧鼓风,强化管理等一系列手段,使4号高炉,4,5月份煤比达到了152.9Kg/t、151.4Kg/t,入炉焦比达到390.4Kg/t、373.8Kg/t,并且炉况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