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连接器的可靠性,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取决于其接触对的接触压力——这是无可非议的。因此,对于按触压力的正确检测,也是保证连接器生产质量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最近时期内,关于连接器接触压力的检测,就国际范围来说又有很大的进展。它已由力敏器件代替了测克法码;由半自动化自动装置代替了手工操作;由生产过程中的单个接点检测,发展到在生产结束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开槽接触片式连接器在主接触槽入口处的接触压力,讨论了导向槽对该力影响。导向槽用于引导导线进入主接触槽。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作了对比,考虑到分析采用了许多近似方法,比较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用激光散斑干涉法测量簧片式电连接器接触压力的方法,得到了插拔过程中接解压力的具体数值和变化趋势;讨论了接触压力和接触电阻的关系。结合AEC和SEM的分析结果,考虑到磨损的破坏使用,首次提出了插拔过程中接触压力的磨损蜕变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7.
为对电磁发射矩形炮膛用一体化C形电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基于仿真计算研究了电枢装配接触压力分布不均匀特性。通过模拟电枢轨道的装配过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初始静态情况下不同结构电枢与轨道的接触压力分布。仿真验证了电枢装配接触压力的不均匀分布,同时根据压强分布云图,提出并定义了4个不均匀系数,分别表征接触压力横向、纵向、总体、局部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这些不均匀系数的取值范围都介于0~1之间,其值越大,对应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就越小,即分布越均匀。基于进一步计算,获得了各不均匀系数随基本电枢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各不均匀系数受电枢过盈量的影响较小,随电枢尾翼长度增加变小,随电枢肩部厚度增加变大;而随翼尖厚度变化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电连接领域内有采用多芯连接器的趋势。然而芯数增加,连接器的插入力也增大。许多研究者都在努力寻求一个可以减小连接器插入力的途径。本文分析棱柱形针孔后面板连接器的插入力特性。以接触体结构、棱形针端部轮廓和润滑等主要参数为依据,建立了一个插入力模式;讨论了实验结果并同计算结果作了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当插孔间插到棱形针端部轮廓顶点时,插入力分布图有一个“尖峰”。该最大动力一般是插孔沿平行柱体运动时所需要的连续力的三倍。此外本研究表明,要保持100克的正压力时,用润滑和改变棱形针端部轮廓(减小棱形针端部角度)可以相当显著地减小插入力峰值。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介绍了某型号电连接器经过一定次数的机械插拔试验后,其接触特性参数如接触电阻、插入力、分离力等发生的变化。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积累、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制定该类产品试验标准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高压电器》2021,57(7)
电磁斥力机构是快速机械开关的核心部件,在快速合闸和分闸过程中巨大的电磁驱动力会给电磁斥力机构和整个机械传动系统带来强烈的瞬态冲击。针对该问题,文中对电磁斥力机构在合闸和分闸全过程中的机械特性和结构强度进行了研究。采用LS-DYNA建立快速机械开关的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并求解得到合闸和分闸全过程各零部件的机械运动特性和瞬态冲击强度。采用激光测距对某单断口快速机械开关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合闸和分闸过程的时间—行程特性曲线,实验测量结果和仿真计算结果匹配良好。最后对仿真计算模型进行参数优化,从而降低合闸弹跳、分闸过冲与反弹并减少零部件内部的瞬态冲击应力。文中的仿真计算方法和所获结果能为快速开关的运动特性分析、瞬态强度校核和设计参数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正压力—电连接器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讨论了直接影响连接器系统性能的基本特性--正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还讨论了正压力与温度、磨损、寿命、腐蚀失效机理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问题强烈地影响系统的电气完整性。文章提供了说明上述关系的实验数据,数据中还包括对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电接触有影响的多种变量。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常用镀金接触体和镀钯后再镀金的新型滑动接触体的特性,并对新型接触体做了评价。实验用的镍底层、钯镀层和金镀层是分别用镍、纯钯和纯金依次在瓦茨槽、碱槽和酸槽液中镀制而成。为了评价连接器的力学、电学和环境特性,进行了插拔、振动冲击、高温、湿度、热冲击、盐雾、H_2S、SO_2和高温电负荷试验。新型接触体的接触电阻、摩擦系数、耐磨和耐蚀等性能均比常用的镀金接触体高。 相似文献
18.
19.
电磁分离是脱落电连接器的一种重要分离方式,电磁分离主要依靠电磁铁来实现,电磁铁产生的吸力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能否可靠分离。当电磁铁产生的吸力过小时,会造成产品无法解锁分离。本文以某型号分离电连接器的电磁铁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使用MAXWELL有限元软件分析其电磁吸力特性,分别分析了电磁铁与挡铁的气隙、磁路截面积和磁路长度对电磁分离特性的影响,确定了影响电磁吸力的关键设计参数,为后续的电磁铁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电接触特性可由接触电阻进行满意的预测,因此,接触电阻的测量对于各种条件和不同应用中的接触材料的试验来说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在汽车连接器中,要求极低的接触电阻和使用低廉的材料,例如工作于1μA~50A电流和一至几十N力的铜合金。在本文中,我们对材料在其初始状态的接触电阻与负荷的关系(插入状态和微振期间)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种专用试验设备,它能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包括接触件基体材料、接触件形状和负荷)进行满意的测量。主要的结果是接触电阻公式R_c=k_cF_c~-n和插入力公式F_i=k_iF_c~m,其中常数k_c、k_i、n和m与材料电阻率和接触件形状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