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研究了心电(ECG)信号在身份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过完备字典下稀疏编码的手指心电身份识别认证算法.在预处理阶段,对ECG信号进行预处理消噪,去除心电信号里的噪声、基线漂移和心率变异的干扰.在特征提取阶段,提取单周期心电信号构成特征向量并构建字典模型,用核奇异值分解(KSVD)训练成冗余字典,然后对每一部分特征向量进行稀疏编码,实现在该字典上的稀疏表示.在分类识别阶段,利用得到的稀疏系数矩阵构建特征模板向量作为特征参数.通过欧氏距离匹配输出个体身份信息,实现个体身份识别认证.通过两个手指心电信号数据库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测试,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在数据挖掘以及机器学习等领域,都需要涉及一个数据预处理过程,以消除数据中所包含的错误、噪声、不一致数据或缺失值。其中,缺失值的填充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填充效果的好坏会极大的影响学习算法及挖掘算法的后续处理过程。目前已有的一些填充算法,如基于粗糙集的和基于最近邻法的算法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处理缺失值问题。与以上方法不同,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基于信息增益的缺失值填充算法,它充分利用数据集中各属性之间隐含的关系对缺失的数据进行填充。大量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扩展的基于信息增益的缺失值填充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陈晨  赵建伟  曹飞龙 《计算机应用》2018,38(6):1777-1783
针对图像分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通道卷积稀疏编码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首先,该方法将输入图像依次翻转90°作为四通道的各自输入,通过低通滤波和梯度算子将输入图像分解成高频和低频部分;接着,分别利用卷积稀疏编码方法和三次插值方法对各通道低分辨率图像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进行重建;最后,对四通道输出图像加权求均值获得重建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比一些经典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和抗噪性上具有更好的重建效果。所提方法不仅克服了重叠补丁破环图像补丁间一致性的缺陷,还提高了重建图像的细节轮廓,加强了重建图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稀疏表示用于目标跟踪时存在重构误差表示不够精确、目标模板更新错误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稀疏编码模型。该模型无需重构误差满足特定的先验概率分布,且加入对编码系数的自适应约束,可以取得更优的编码向量,使得跟踪结果更为准确。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改进的编码模型与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相结合,研究并实现一种新的基于鲁棒稀疏编码模型的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对每个粒子的采样区域进行编码,用所得的稀疏编码向量作为当前粒子的观测量,并采用目标模板分级更新策略,使得目标模板更加准确。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目标部分遮挡和光照变化等干扰下的目标跟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龙剑  张卓  范赐恩  邓德祥 《计算机应用》2014,34(10):3009-3013
瑕疵检测是布匹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为了使检测算法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编码的双尺度布匹瑕疵检测算法,综合了大尺度下检测稳定性高和小尺度下检测敏感性高的优点。首先,采用一种小规模过完备字典的训练方法得到大小尺度下的字典;其次,利用检测图像块在字典上的投影提取检测特征;最后,利用距离融合方法综合大小尺度下的检测结果。小规模完备字典的采用以及对大尺度下的检测进行下采样,克服了因引入双尺度而造成计算量太大的缺点。实验采用德国TILDA布匹样本库,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平纹布、格子布、条纹布上的瑕疵,综合检测率达到95.9%,并且计算量适中,能够满足工业实时检测的要求,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Convolutional sparse coding is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to standard sparse coding in modeling shift-invariant signals, giving impressive results for example in unsupervised learning of visual features. In state-of-the-art methods, the most time-consuming parts include inversion of a linear operator related to convolution. In this article we show how these inversions can be computed non-iteratively in the Fourier domain using the matrix inversion lemma. This greatly speeds up computation and makes convolutional sparse coding computationally feasible even for large problems. The algorithm is derived in three variants, one of them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parallel implementation. We demonstrate algorithms on two-dimensional image data but all results hold for signals of arbitrary dimension.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静脉特征提取的有效性,提出了基于稀疏编码的手背静脉识别算法。首先,在图像采集过程中,依据实时的质量评价结果对采集系统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获取高质量静脉图像;其次,针对主观选择的特征有效性主要依赖于经验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稀疏编码的特征学习机制,从而获得客观优质的静脉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提算法获得的静脉特征具有较好的类间区分性与类内紧凑性,令使用该算法的系统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9.
基于预测稀疏编码的快速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辉  袁晓彤  刘青山 《计算机应用》2015,35(6):1749-1752
针对经典的基于稀疏编码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在重建过程中运算量大、计算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预测稀疏编码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训练阶段,该算法在传统的稀疏编码误差函数基础上叠加编码预测误差项构造目标函数,并采用交替优化过程最小化该目标函数;测试阶段,仅需将输入的低分辨图像块和预先训练得到的低分辨率字典相乘就能预测出重建系数,从而避免了求解稀疏回归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基于稀疏编码的单幅图像超分辨率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在显著减少重建阶段运算时间的同时几乎完全保留超分辨率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尚丽  苏品刚  杜吉祥 《计算机应用》2011,31(6):1609-1612
为了更有效地提取出图像的局部特征,在传统的非负稀疏编码(Hoyer-NNSC)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稀疏度约束的局部NNSC (LNNSC)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特征基向量的稀疏度约束和特征的最大化代表性,能够得到强化的图像局部特征;同时利用拉普拉斯密度模型作为特征系数的稀疏惩罚函数,保证了图像结构的稀疏性。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RBPNN)分类器,实现了掌纹的自动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局部非负矩阵分解(LNMF)和Hoyer-NNSC的掌纹识别方法相比,该算法在掌纹识别研究中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