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巯基乙胺(CA)修饰的CdTe(CA-CdTe)量子点,并研究CA-CdTe量子点对Co~(2+)的荧光响应情况。研究表明Co~(2+)对CA-CdTe量子点的荧光具有猝灭作用,并且随着Co~(2+)浓度的增加,CA-CdTe量子点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当Co~(2+)浓度在0.3×10~(-5)~33×10~(-5)mol·L~(-1)范围内时,获得了Co~(2+)与粒径大小为3.60 nm的CA-CdTe量子点相互作用的Stern-Volmer荧光猝灭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检出限为6.547×10~(-7)mol·L~(-1)。利用CA-CdTe量子点荧光分析方法对Co~(2+)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研究,该方法简便、快速、检出限较低,并为实际水样中Co~(2+)的检测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Chang Qing  Meng Tianming  Tan Hengyu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5):20200287-1-20200287-7
核壳半导体量子点材料因其在修复单量子点表面缺陷方面的特殊性能,极大地提高了量子点的光学性能而受到人们的研究。改进了CdTe核心的制作方法,使用小型三口瓶替代传统的小烧瓶作为反应容器,制备碲氢化钠,合成了不同核心尺寸、不同壳层厚度与不同壳层材料的10种CdTe/CdS、CdTe/ZnS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对10种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材料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并分析其荧光特性。量子点在紫外可见波段的吸收光谱表明随着量子点尺寸的增大,吸收峰发生红移。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可推断出CdTe/CdS量子点荧光寿命和强度的不同是由于核心和壳层尺寸的不同量子点在I型和II型中相互转换;CdTe/ZnS的壳层厚度增加时,由于ZnS的壳层降低了核心外表的悬空键和表面缺陷态的数量,使电子空穴对复合机率加大,使得荧光峰位产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一种可用于现场检测的痕量Cu2+传感器,运用自行研制的光学感知与信号处理模块实现痕量Cu2+的快速检测,达到了检测仪器的低成本、小型化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Cu2+浓度50-1000nmol/L范围内传感器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拟合后的直线方程为Y=0.11869* X+ 14.47268,线性度为0.99358,标准方差为4.63099,传感器响应时间为50秒,检测的可重复性较好,该传感器可以满足痕量Cu2+现场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常存  高莹  孔德贵  张东帅  常青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2):1206006-1206006(6)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三种不同尺寸的单核CdTe量子点和核壳CdTe/CdS量子点。应用Top-hat Z-scan技术在纳秒、皮秒、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研究了三种不同尺寸单核CdTe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光脉冲作用下三种不同尺寸的CdTe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均表现为饱和吸收,并且均呈现出随着量子点尺寸的减小,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增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量子点尺寸的变化对非线性吸收特性的影响,又在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研究了核壳CdTe/Cd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随着包壳时间的增加,壳层厚度增加,量子点尺寸增加,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呈减小趋势,并且核壳CdTe/Cd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明显优于单核CdTe量子点;分析讨论了单核CdTe量子点与核壳CdTe/Cd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和量子尺寸效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样品均具有良好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5.
CdSe/ZnSe量子点的合成与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成核生长与一步法相结合的方式合成了CdSe/ZnSe核壳结构量子点,并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证明了ZnSe壳层包覆成功.对加入空穴传输材料后CdSe/ZnSe量子点的荧光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稳态光谱结果表明.空穴传输材料对量子点发光有较强的淬灭作用;时间分辨光谱结果显示,随着空穴传输材料分子浓度的增加,量子点的荧光寿命明显缩短,其荧光淬灭过程可以解释为静态淬灭和动态淬灭过程.静态淬灭来源于量子点表面与空穴传输材料间的相互作用;而动态淬灭则来源于量子点到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转移过程.因此,量子点的壳层结构及空穴传输材料的种类对量子点的荧光淬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Zn1-xCoxO(x=0,0.004,0.008)纳米粉体,分别利用XRD,PL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XRD图谱显示样品呈六方纤锌矿结构,随着Co2+离子掺杂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和平均晶粒尺寸略有减小。在PL光谱上观察到三个发光带:370nm处的本征发光峰、468nm附近的强蓝光发光峰,以及533nm附近的绿光发光峰。和球磨样品相比,1 200℃退火的样品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这归因于退火使样品晶粒长大。在紫外-可见吸收谱上可以观察到两个吸收带:由ZnO的带隙吸收引起的360~388nm的强紫外吸收带和由Co2+离子的d-d跃迁引起的565nm附近的可见光吸收带。因此通过调节Co2+掺杂量和选择适当的退火温度可制备高质量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量子局域模型,用类似Kane平均场方法和Lifshitz几率观点获得半导体量子点体系的光荧光谱.对直径为d的半导体量子点尺寸用对数高斯或高斯分布描述,研究表明:光荧光谱的线型在短波边不对称,与实验观测一致;尺寸服从一定的分布导致光荧光峰红移,可用于获得表观激子束缚能;尺寸分布对光荧光峰的宽度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光机电信息》2011,(5):60-60
开发新型、快速、高效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水平的方法可实现对常见的心肌炎、心肌梗塞、肾病、肝癌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实时调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将具有激发范围宽,发射光谱窄,荧光量子产率高,可通过调节尺寸、组成或结构来调节发射峰位,实现多色发光等优异光学特性的量子点用于开发信息容量大、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
用无机成核/有机包裹方法成功合成了3~4nm的CdS量子点;用巯基丙三醇(1t鄄hiogly鄄cerol)对CdS量子点进行了表面修饰;对CdS量子点进行了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实验,同时用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利用分子束外延方法生长In0.5Ga0.5As/In0.5Al0.5As应变耦合量子点,并分析量子点的形貌和光学性质随GaAs隔离层厚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耦合量子点中的GaAs隔离层厚度从2 nm增加到10 nm,In0.5Ga0.5As量子点的密度增大、均匀性提高, Al原子扩散和浸润层对量子点PL谱的影响被消除,而且InAlAs材料的宽禁带特征使其成为InGaAs量子点红外探测器中的暗电流阻挡层。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GaAs隔离层厚度形成InGaAs/InAlAs应变耦合量子点将有益于InGaAs量子点红外探测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化学沉积法在TiO2纳米棒阵列上沉积了CdTe量子点,通过调节沉积时的电量使整个TiO2纳米棒上覆盖了致密均匀的CdTe量子点,CdTe和TiO2形成了核壳结构。研究了沉积电量对FTO/TiO2/CdTe光电极的结构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沉积电量的增大,FTO/TiO2/CdTe光电极的吸收边发生红移。当沉积电量为0.9C时,在光强为0.1 W/cm2、AM 1.5 G标准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所制光电极产生最大的饱和光电流密度3.23×10–3A/cm2。  相似文献   

12.
13.
由纳米多孔玻璃制备了Al3+/Eu2+共掺杂的高硅氧玻璃,并研究了在纳米多孔玻璃基质中共掺杂Al3+离子对Eu2+离子450 nm处蓝色荧光强度和荧光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掺杂Al3+离子可分散多孔玻璃中丛聚的Eu2+离子,加之Al2O3较低的声子能量,使Eu2+离子的蓝色荧光发射显著增强;并且由于共掺杂的Al3+降低了Eu2+离子5d轨道劈裂幅度,随着Al3+离子含量的增加,Eu2+离子荧光峰蓝移。  相似文献   

14.
Chang Qing  Tan Hengyu  Meng Tianming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2):20200342-1-20200342-10
CdTe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具有特殊的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特性,使其在太阳能电池、光电子器件、生物标记和光纤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研究了6种不同核心尺寸、不同壳层厚度CdTe/CdS核壳结构半导体量子点的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特性。在波长400 nm、脉冲宽度130 fs激光脉冲作用下采用Z-Scan技术测量了样品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实验结果表明,CdTe/CdS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壳层厚度影响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特性,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均随壳层厚度增加而增大。核心尺寸主要影响非线性吸收特性,非线性吸收系数随核心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在波长400 nm、脉冲宽度130 fs、频率1 kHz、单脉冲能量400 nJ条件下采用飞秒时间分辨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测量了样品的超快动力学特性,得到了瞬态吸收光谱和超快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漂白信号上升过程时间随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快过程衰减时间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同时随着核心尺寸增加而增长;慢过程衰减时间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变大。研究揭示了CdTe核壳结构量子点的核心尺寸、壳层厚度对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动力学的影响规律,为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和光物理特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卤化钙钛矿型发光二极管(PeLED)的窄发射峰有望用于下一代显示器和照明,但是能量转换效率特别是蓝色PeLED的转换效率仍然低于常规无机和有机LED的效率。在这些钙钛矿中用毒性较小的元素(通常是过渡金属和各种镧系元素)取代Pb,可在保持窄的发射特性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本文介绍了Pr3+掺杂与Cl-Br卤化物交换结合的效果,产生了一系列蓝色发射量子点,峰值波长可在430~490 nm范围内可调,这些蓝色Pr3+-CsPb(Br/Cl)3量子点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比未掺杂Pr3+的量子点相比提高了2~3倍。本文还研究了Pr3+掺杂蓝光量子点在365 nm紫外线照射下和高温加热时的稳定性,掺杂后的蓝光量子点的光热稳定性提升。  相似文献   

17.
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的发光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指标,文章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总结了量子点/介孔复合材料发光效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光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理论预测方法,提出了建立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发光效率模型的方法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量子点是一种半导体纳米粒子,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而可调、耐光漂白等独特的光学特性,在健康、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环境分析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简述了量子点的基本特性,针对近年来量子点荧光分析在痕量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从量子点标记荧光免疫吸附分析(QDs-FLISA)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就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以柠檬酸和硫脲为前驱体,采用微波辅助法一步合成了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可用于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Fe~(3+)快速检测。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进行了表征。通过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的FTIR检测,证明其表面富含氨基和磺酸基等基团。实验结果表明Fe~(3+)可与这些基团反应,使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静态淬灭。在Fe~(3+)的浓度为0~500μmol/L时,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与Fe~(3+)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在自来水中的检测限为200 nmol/L。此外,氮硫共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具有在细胞中检测Fe~(3+)的潜力,拓展了其在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Gd2O3,Yb2O3,Er2O3,HNO3,CO(NH2)2和C 12H25SO4Na为实验原料,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纳米Gd2O3:Yb3+,Er 3+上转换发光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 )、差示扫描量热 -热重分析(DSC-TGA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和 上转换发射光谱(UCL )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O(NH2)2与Gd 3+ 离子的摩尔比m影响前驱体的组成,当m=4时,前驱体是由晶态的 Gd2(CO3)3·xH2O构成。该 前驱体在空气气氛下800℃煅烧2h可获得单相的Gd2O3纳米粉体 ,粉体呈近球状,平均粒 径约为30~40nm。上转换发光光谱表明,在980nm波长红外光激发下,Gd2O3:Yb3+,Er3+的主发射峰 位于664nm波长处,呈红光发射,对应于Er3+4F9/2→4I15/2跃迁。在波长为539 nm和562nm附近呈现绿光发射,分别对应于Er3+2H11/2→4I15/2和4S3/2→4I15/2跃迁。Er3+的猝 灭浓度为1%。800℃煅烧合成的Gd2O3:Yb3+,Er3+ 纳米粉体的上转换发光机制为双光子模型, 而1200℃煅烧合成的Gd2O3:Yb3+,E r3+纳米粉体的上转换发光机制则为三光子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