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桥式斗轮取料机从混匀料堆切取物料时,斗轮在桥架上横移的速度是不变的。每斗切取的物料量变化是由于切削几何参数变化引起的。此变化与混匀料堆的几何形状有关,而与取料方式无关。例如,用一台斗轮取料机采用分段取料或分层取料时便出现此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矿石出口料场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矿物含量约束条件的斗轮取料机取料优化模型。该模型从分析铁矿石料场特性入手,根据斗轮取料机均匀取料方式,在满足铁矿石总量及矿物质含量的需求下,以掘取矿石单元料堆数最少为目标,确定了取料作业中目标单元料堆具体位置。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了启发式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步骤,最后通过Matlab仿真求解算例,验证了基于矿物含量的斗轮取料机取料作业目标矿堆确定性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桥式斗轮取料机取料能力的稳定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引言用桥式斗轮取料机从三角形或梯形断面的混料堆上挖取散料,导致连续的料斗按变化的几何形状进行切割,这种现象发生在斗轮沿桥架运行的所有区段,参看后面图2。这些区段用圆X的下列坐标值标志。三角形料堆: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产斗轮堆取料机在性能上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堆取料作业的电控技术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大型散料场自动堆取料作业工艺的需要。现在,我们料场在堆料时,只能凭司机经验进行操作,以致堆积的料堆形状很不规则,直接降低作业效  相似文献   

5.
尾车又称为进料车或卸料车,一般应用在斗轮堆取料机、堆料机、排土机和装船机等大型移动散料机械上。斗轮堆取料机尾车的作用是在堆料时将地面带式输送机的物料送到斗轮堆取料机的悬臂带式输送机上,由其将物料堆送到料场。堆料机尾车的形式相对比较简单,多数为固定式单尾车,即尾车仅为单个车体组成,车体上无任何可以变换的机构。而堆取料机的尾车则有许多种形式,本文将概述应用在斗轮堆取料机上的各种尾车的形式及其功能和作用,为广大用户及设计者提供参考。这些  相似文献   

6.
一、龙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的发展过程在大型散料堆场上,目前主要配备臂架式斗轮堆取料机来堆积或回取物料。为了完成大面积的连续取料作业,这种臂架式斗轮机除斗轮的旋转和斗臂的回转动作外,斗轮机的机身还要间歇地行走。对于大多数臂架不可伸缩的轨道运行斗轮堆取料机,切削物料的厚度总是  相似文献   

7.
元宝山发电厂门式斗轮堆取料机的技术鉴定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DQ15050型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已在元宝山发电厂使用。它的生产率(堆料或取料)为1500吨/时,是我国目前堆取能力最大的一台煤场机械。它的跨度达50米,每台机器可管理10~20万吨料堆的装卸工作,适用于大型火力发电厂、焦化厂、选煤厂、港口以及其它中、轻比重的散装物料储料场。  相似文献   

8.
斗轮堆取料机门座体的加工长沙重型机器厂黄淑明斗轮堆取料机广泛用于港口码头、钢铁厂、或焦化厂的矿石、煤、焦炭及砂石等散料堆存或取料作业。其门座体是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以外形尺寸为6600mm×6600mm×2370mm的门座为例,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门...  相似文献   

9.
门式斗轮堆取料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条形料场的高效连续散料堆取料设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在堆取料机作业运行时对煤堆实现激光扫描获得扫描点云数据;通过点云数据的坐标系转换、噪声去除、网格化处理等过程,建立煤堆的实时三维模型;通过计算煤堆体积、对三维模型分层、确定堆取料起始点,实时生成堆取料机全自动控制系统的关键运行参数。运行实践证明,三维建模实现了煤堆的实时智能测量,是实现门式斗轮堆取料机全自动控制系统的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斗轮堆取料机(简称斗轮机)为3自由度,有直线、回转和俯仰3个方向的运动。实际工作中取料采用连续回转+断续行走+手动俯仰的方式。斗轮等量取料可以提高斗轮机的工作寿命、减少冲击。1斗轮取料作业工艺悬臂式斗轮取料机取料作业主要有分层取料和定点斜坡取料2种形式。斗轮分层取料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数字仅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斗轮取料机取料重量监测不及时的问题,根据斗轮驱动功率与斗轮取料量的匹配关系,对斗轮取料量在线动态实时监测。建立了斗轮驱动泵控马达闭式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和斗轮取料受力分析模型,分析了泵出口压力、斗轮轴扭矩及取料量之间的关系。在斗轮转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实验验证,可以利用泵出口压力在线动态实时监测斗轮取料量。  相似文献   

12.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取料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取料过程的分析,得出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挖取散状物料切屑体积的计算方法,为斗轮机构的理论取料能力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QLH800.30型混匀取料机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双斗轮混匀取料机的小车体运行机构和斗轮驱动形式进行改造优化,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作业率提高25%,设备故障率降低79%。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在斗轮机空载、取料、堆料的三种工况下,俯仰运动液压缸受力状况。针对斗轮机俯仰运动受力特点,提出了斗轮机俯仰液压系统的改进方案,以解决斗轮机臂架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遗传算法的斗轮堆取料机变幅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杆机构平衡系统是斗轮堆取料机变幅机构采用比较多的1种形式,针对斗轮堆取料机四杆机构平衡系统建立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并运用MATLAB工具箱对变幅机构进行优化,改善了变幅机构的性能和结构的受力状态,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6.
无级变速器轴向压力加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胶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性能,需要分别确定发动机转速和负载转矩对橡胶V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影响.文中分别建立了主、从动轮轴向压力的加压模型,由加压模型可知,回位弹簧对主动轮轴向压力的影响比较显著,负载转矩对从动轮轴向压力的影响显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从动轮加压模型的影响参数进行研究后得出:扭力凸轮的螺旋角和扭力凸轮滑槽到回转中心的直径是影响从动轮轴向压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新型馈能型悬架及其工作原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回收汽车悬架间被减振器消耗的振动能量,提出一种集减振与回收振动能量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馈能型悬架,并研究该新型馈能型悬架的工作原理。首先对馈能型悬架的关键部件——馈能装置的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测定。通过解析馈能装置作用在簧载质量上的馈能阻尼力得知:馈能装置的力学特性由其结构确定的粘性阻尼参数和类似库伦阻尼参数体现。进而建立馈能型悬架的动力学模型,并在汽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于C级路面的随机输入条件下对其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馈能型悬架吸收发动机的平均功率略小于被动悬架,但有高达84%的吸收功率被馈能装置回收;馈能型悬架的使用性能也明显优于被动悬架,说明使用馈能型悬架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An energy reclaiming suspension is proposed to reclaim vibration energy in the suspension. To study its riding performance and reclaiming energy performance, a hydraulic energy reclaiming device prototype is produced and its mechanical behavior is analyzed and tested according to the hydraulic theory.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energy reclaiming device is embodied by a viscidity damping parameter and an analogous coulomb damping parameter determined by its structure; their expressions are obtaine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gree with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水斗高应力区的结构优化和高品质加工是保证冲击式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关键。建立了水斗有限元模型,并确定合理的边界条件;根据机组运行特点,确定水斗计算载荷工况,以及应力考核标准。同时在满足水力性能及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水斗根部的可加工性。研究表明:斗根曲率均匀度、斗根深度和厚度是水斗应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水斗根部结构优化,水斗综合应力降低16%,交变应力幅值降低13.3%,交变应力平均值降低15.5%;通过强度计算验证了根部结构优化的水斗满足应力和疲劳设计要求。通过有限元和试验优化大长径比(20:1)减振刀柄中心孔尺寸,结果表明:当内孔直径为8 mm,振幅最小,通过试验验证和加工产品的实际应用,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满足设计结构水力性能及制造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明了稀土永磁齿轮机构中的非线性问题,以及它的传动原理与结构,并且建立了该种齿轮传动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永磁材料的磁导率为非线性时的一对永磁齿轮传动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