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型自动锻压机挡料器机构,可实现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2.
3.
针对自动锻压机设计中切断凸轮出现噪声或整个机构尺寸偏大现象,根据曲柄滑块及直线凸轮的特性,建立关联表达式.应用MatchCAD软件强大的计算能力,绘制出凸轮运动位移及加速度曲线图,找到最大加速度,计算出所需惯性力,为今后设计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动锻压机送料机构存在压料气缸直径大、箱体偏载等不足.本文通过增加杠杆的方法改进结构,解决了原有缺陷,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6.
自动校直机的三圆定心机构摩擦驱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校直工件的初始弯曲变形和三圆定心机构参数,建立驱动力矩与压紧正压力的关系式,求解驱动力。按该方法计算,可实现滚轮驱动装置按照设计启动时间启动,并且启动无打滑,重复精度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校直过程模型,对现有校直修正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理论分析,为自动校直机的开发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自动冷镦机的送料机构,采用两套四连杆机构来完成送料,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多工位凹模回转高速冷镦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王者静 《锻压机械》1995,30(6):39-40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冷镦机新型自动防护罩,主要解决现有冷镦机安全防护不能自动控制的问题,防止操作者受到意外飞出的零件或模具碎片所伤害。该防护罩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车轴径锻生产线的调查研究,阐述了车轴径锻生产线的现状、径锻机在车轴自动锻造中的地位和优势以及核心设备——径锻机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国内对径锻机及径锻生产线研究开发及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由自由锻造液压机生产的棒料在三点反弯校直过程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校直精度低。针对此问题,基于非接触测量方式,提出一种20 MN C型全自动校直机。通过安装在校直机主机内的二维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棒料进行自动测量。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棒料弯曲参数,确定弯曲形状。最后,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建立校直过程中的载荷-挠度(F-δ)关系,并计算校直工艺参数,从而实现棒料的连续检测和自动校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径向锻机锤头的材料组成形式,分析了锤头磨损的不同方式。针对其磨损方式提出了不同铣削要求,使锤头表面工作层UDIMET520和中间过渡层E23-250形成了不同的焊接修复工艺,从而得到了具体的锤头修复工艺方法,提高锤头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场产品的研究发现,径锻机的夹爪和锤头对于整个径锻工艺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夹爪和锤头的理论分析,了解模具对产品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工艺编排规避不良影响,使产品尺寸精准度更高,表面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辊锻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建立了辊锻机工作部分的三维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采用线弹性和接触分析办法对自主研发的1250mm辊锻机工作部分进行整体有限元分析,综合考虑机架的变形和锻辊的变形,得出了辊锻机锻辊在辊锻过程中的位移分布,其中第3道次最大变形量最大,为1.7269mm.本文计算出了辊锻机的整体刚度,并与通常锻压机械的许用刚度对比得出,1250mm辊锻机的刚度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杨金岭  苏宝民 《模具技术》2014,(1):34-36,52
针对通用锻造模具中心顶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增加了多个辅助顶料器,加强对锻造毛坯的顶出力,并进一步持续改进优化细微结构,最终将无法完成的锻造毛坯顶出。实践表明,通过持续改进顶出结构能完成先前无法完成的锻造工作,且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液压机上横梁结构改进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某型号锻压机床在工作过程中的不稳定问题进行分析,改进设计方案,达到增强锻压机床上横梁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减轻其重量的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模式及ANSYS-Workbench软件,对锻压机的上横梁进行静态有限元分析,得到应力和应变分布云图及应力集中和最大变形的位置.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强度校核和结构改进,再次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改进的可行性.比较两次分析结果,达到了减小上横梁横向变形差,即增强稳定性的目的,以及减轻了上横梁的重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