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在冗余网络环境下集散系统的通讯可靠性问题,提出了数据通讯容错方法与措施,从而提高集散系统网络通讯的可靠性,降低了误码率。  相似文献   

2.
电力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冗余机制来实现网络容错,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冗余基础上的负载均衡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可是传统的冗余网络方案不完全适用于对等方式通信,或要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来处理冗余问题。探讨了一种在冗余局域网内对等节点问基于虚拟网卡的容错及负载均衡技术,该技术将物理的冗余网络虚拟成一个逻辑单网,允许客户只需基于单一的虚拟网来进行开发,无需关心底层具体的容错及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智能变电站通信系统故障时的零恢复时间和零数据帧丢失问题,传统的冗余机制无法解决。针对这一问题,以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并行冗余协议和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协议相结合的系统模型。建立站控制层使用并行冗余协议,过程层使用高可用性无缝环网协议的模型,通过可靠性框图和成功流法进行可靠性评估。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电力自动化系统一般采用冗余机制来实现网络容错,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冗余基础上的负载均衡机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带宽.可是传统的冗余网络方案不完全适用于对等方式通信,或要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来处理冗余问题.探讨了一种在冗余局域网内对等节点间基于虚拟网卡的容错及负载均衡技术,该技术将物理的冗余网络虚拟成一个逻辑单网,允许客户只需基于单一的虚拟网来进行开发,无需关心底层具体的容错及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通讯可靠性,本文基于CAN总线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冗余容错的CAN网络设计理念,采用双模冗余结构同时运行的设计方案,对总线控制器、驱动器、传输介质进行了全面冗余。基于硬件冗余技术,本文设计了双冗余CAN总线,对通信链路采取双冗余热备份。并对双冗余CAN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冗余总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励磁装置的通讯可靠性,本文基于CAN总线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冗余容错的CAN网络设计理念,采用双模冗余结构同时运行的设计方案,对总线控制器、驱动器、传输介质进行了全面冗余。设计了基于dsPIC 30F6014的带冗余CAN通道的节点硬件部分。并分别对单通道CAN和双冗余CAN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冗余总线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蔡斌 《电器评介》2013,(24):85-85
可靠性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中需要关注的一类重要指标,高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本文首先对计算机网络及其可靠性的定义、特点以及衡量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总结归纳了几种可影响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因素,重点从容错性设计、冗余设计、网络层次与结构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谢黎 《电气技术》2021,22(9):103-108
本文分析总结了智能变电站内部网络通信的应用现状,针对目前智能变电站存在的网络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EC 62439—3并行冗余和高可靠无缝环网冗余协议的智能站一层网络实现方案,完成典型设备的研制及相关的试验验证与测试.试验证明,并行冗余和高可靠无缝环网冗余技术可满足电力系统保护装置对速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在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最后分析总结并行冗余和高可靠无缝环网冗余技术对智能变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三洪 《华中电力》2001,14(2):35-37
根据应用要求,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千兆以太技术来构建企业局域网,并介绍了具体组网方案来保护网络的冗余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刘毅  申芳 《电力信息化》2008,6(12):54-57
作为NGN(下一代网络)承载网必须具备安全性.可扩展性.可靠性并保障服务质量的要求。基于贵州电力综合数据网现状,针对数据网上承载NGN应用的相关问题,从承载网络架构要求,冗余可靠性、服务质量保证及安全性保障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贵州电力综合数据网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改造的可行性方案和策略,以满足NGN技术的实用化需求。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组监测诊断系统中虚拟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硬件的冗余配置是提高可靠性的传统方法,虚拟传感器可实现对汽轮发电机组监测诊断系统中参数测点的软件冗余。该文对利用基神经网络建立虚拟传感器数学模型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基神经网络的选择,采用遗传算法对输入参数的组合进行优选。通过归一化、加入白噪声等方法优选出训练样本,以及对虚拟传感器扩展性和可移植性等进行研究,为虚拟传感器的工程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数值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网具有很高的生存性,在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电力通信网中广泛应用。根据电力通信网的特点,结合SDH自愈环的特点,提出拓扑单元的概念,将网络划分为多个拓扑单元。通过分析网络连接结构得到拓扑单元可靠度,并将拓扑单元所承载的业务与包含的节点重要性相结合得到拓扑单元故障严重度,最后将拓扑单元可靠度与故障严重度融合得到拓扑单元风险评价指标。根据网络各拓扑单元的风险值,计算得到评价网络整体风险的指标。仿真表明,基于拓扑单元计算的网络风险值与网络风险均衡度指标能从不同方面衡量网络的运行风险状况,为网络资源配置优化与业务路由优化提供有益参考,在电力通信网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几年来银川供电局城市配电网改造实施情况,从配电网规划管理、集中调度管理、可靠性指标考核、可靠性数据管理、规范停电管理流程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措施;从配电网技术标准、配电网结构优化、配电网线路改进、开关设备保护配置及新设备应用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现有的广西电力调度数据网在贵港地区存在覆盖站点少、网络安全防护薄弱、网络管理不足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立足现有调度数据网现状,增建了贵港地区调度数据网,提高了网络覆盖率。通过完善网络管理各项功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的各项措施,采用MPLS VPN技术实现网络业务隔离,提高了网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升了网络整体安全管控能力,最终实现了贵港地区调度数据网的改造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可达性分析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传统可靠性计算方法过程繁琐、描述复杂、存在冗余搜索的问题,本文引入图论中的可达性分析理论,提出了基于区域可达性分析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以矩阵分析与计算为基础,将可靠性评估转化为配电区域与电源点的连通性问题,通过可达性矩阵分析实现了配电网分区和故障后果模式判定。配电网分区和可达性分析的结合,有效地降低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牛海明  张洪敏 《中国电力》2016,49(11):100-104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的稳定运行依赖于其高度的可靠性。针对大容量火电机组的工艺对象特点和控制技术要求,为提高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提出了实现广义可靠的三原则,即预防为主、弱化影响和在线维修三原则,从系统的网络通信、硬件性能、电源供应、功能预警、软件优化和工程设计方面讨论了三原则的实现方法、原理及具体措施。其中双网双发的通信方式提高了工作链路故障时的系统容错性;公用系统冗余供电方案提高了公用系统的电源可靠性设计;标准化的算法设计规范了软件使用,实现了故障时安全动作。以此整体解决思路设计的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控制系统在某大型机组实现了成功应用,通过了恶劣实验的检验和长期运行的考验,可以实现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以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为目的,阐述了优化完善电网结构的必要性。首先,在发电侧实施"上大压小"工程,采用超超临界大机组替代原有高耗能小机组,降低能源损耗,优化电网的能源结构分布。其次,利用大截面导线、同杆双回路输电技术提升电网输送能力、降低线路损耗、节省输电走廊。同时,通过合理改变电网的运行方式,优化了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最后,结合电网结构优化前后实例验证了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对节能减排的重要促进作用,并产生了较大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8.
陶凯  庞华 《广西电力》2014,37(4):52-56
针对南宁供电局配网网架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网架结构优化方法。在避免大规模停电及道路开挖的前提下,通过在分支线路加装开关、从线路末端进行环网、调整开闭所和箱式变压器接线方式等手段对配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改造后配网可靠性指标得到提升。在停电计划管控以及市政开挖限制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对配网网架结构分析后,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配网局部改造和环网工程,将有利于提升配网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新建配电网环网转供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减小投资和运行维护成本,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源(DG)选址定容和多供电途径的网状新建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该方法建立了考虑经济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求解采用两层嵌套的粒子群算法。在规划中考虑了风电、光伏、燃气轮机、储能电池4种DG的选址和定容。针对输出功率不确定的DG,建立了概率模型,利用多状态系统理论,将随机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最后以某开发区的实际配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直属单位光缆现状和业务接入方式进行分析,指出现有的点对点辐射状结构存在的不足,传统城域网组网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安徽电力直属单位业务应用需求,结合光缆资源情况,提出了利用PTN技术建设直属单位城域网的建设思路、组网方案、保护方式、业务接入方式和安全防护措施,方案表明采用PTN技术建设城域传送网,可以有效实现各类业务统一承载和光缆资源共享利用,提高了网络安全可靠性和业务保障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