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阀钢氮碳共渗加氧化复合渗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在20钢表面同时渗入C、N、O三种元素,在材料表面形成了厚且致密均匀的渗层.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测定了渗层相的组成以及渗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渗层以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为主,且氮化物居多,渗层厚度约50μm.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材料硬度提高了4倍,这在工业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姚斌  杨英歌  陈飞  周海  丁莉 《表面技术》2006,35(3):28-29
通过对材料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改变材料表面的成分和结构,从而提高表面硬度.利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对25CrNiMo钢试样进行处理,研究了渗层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25CrNiMo钢的表面形成了以碳化物和氮化物为主的渗层,渗层厚度可达340μm,其表面显微硬度最高可达859HV,是基体显微硬度250HV的3.4倍.  相似文献   

4.
对20CrMnTi和20Cr2Ni4钢进行了总时间相同但强渗/扩散比不同的离子碳氮共渗试验,通过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剥层试样的化学分析对共渗层的组织特点,硬度梯度和碳,氮浓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强渗/扩散时间比不同时渗层特征明显改变,当强渗/扩散比为1:1时,渗层显微组织,硬度梯度和碳,氮浓度分布均比较好,扩散时间不足时,渗层的次表层会出现硬度分布的低谷;扩散期太长,将出现最表面硬度低头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时效工艺参数对低碳易切钢经奥氏体氮碳共渗快冷的渗层组织、显微硬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易切钢奥氏体氮碳共渗经人工时效后产生内侧化合物层沉淀硬化和奥氏体层相变的综合效应。该工艺是小零件进行表面强化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超厚硼铝共渗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硼铝共渗兼有渗硼与渗铝的优点,不仅能提高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而且可以改善钢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特别适用于高温下使用的零件衣要求耐磨热的工模具。文献报道,在较高温度下工作随侵蚀,磨损的机器零件,工模具,采用硼铝共渗可使寿命提高1-14倍。硼铝共渗还可应用于镍铬合金,热强钢制造的零件,以防高温气体的腐蚀。  相似文献   

7.
45钢低温盐溶渗铬工艺及渗层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5钢低温盐浴渗铬工艺,分析了渗铬层的金相组织和相结构,测量了渗层厚度、渗层硬度及铬浓度分布,并进行了渗铬层的耐磨试验。结果表明,45钢在较低温度盐浴可获得良好的渗铬层及优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体粉末法对20钢在不同渗剂配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Cr-Al共渗,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Cr-Al共渗试样渗层的组织和物相进行了分析,并对渗剂成分及配比对渗层的影响做了研究,对在950℃,1000℃和1 050℃所得渗层的组织和性能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Cr-Al共渗后的20钢,随温度的提高,共渗速...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技术将碳、氮、硫、氧元素同时渗入LZ50钢表面形成改性层.在对改性层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改性层及LZ50钢基体在干态不同位移幅值下的微动磨损行为及其动力学特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徼镜和轮廓仪对磨痕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元共渗改性层厚度约60 μm,基本由疏松层,化合物层和扩散层组成,化合物层硬度最高,为典型的高硬度多孔结构;改性层改变了LZ50钢的微动运行区域,使得混合区的范围缩小,滑移区向小位移方向移动;由于疏松层的固体润滑作用,与基体LZ50钢相比,在微动初期摩擦因数较低;多元共渗改性层可以显著降低LZ50钢的磨损,在部分滑移区损伤轻微,在混合区和滑移区,改性层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剥层和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REI型活化剂对45^#、40Cr钢氮碳共渗的渗层硬度及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REⅢ型活化剂使渗层硬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磁性测定仪、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1Cr18Ni9Ti与15CrMo钢的焊接性能,研究了其接头在常温和长期高温下出现马氏体脆性层的主要因素,探讨了不同焊接材料和工艺对异种钢接头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状态下异种钢接头马氏体脆性层宽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在1Cr18Ni9Ti与15CrMo接头的15CrMo一侧的坡口表面上,预堆敷8mm厚自研制的NR417过渡层,后熔敷A307复合合金的有效方法。此方法彻底消除了异种钢熔合区在常温和高温下的马氏体脆性层,不仅解决了氨合成塔下出口管与配管的异种钢焊接问题,而且对其它化工压力设备上异种钢接头的焊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铸造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霞  刘春明 《铸造》2007,56(1):1-5
总结了铸造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研究的现状。指出该钢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钢中气体、夹杂和有害元素含量,优化钢的微结构和铸造、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杨军  王鑫  陈美玲  高宏  杨莉 《铸造》2011,60(11)
水轮机用铸造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遭受着泥砂冲刷和腐蚀的双重作用.在生产条件下将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纳米SiC粉体加入到铸造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中,分别在加与不加NaCl的两种水砂粒介质中进行磨蚀试验,研究纳米SiC粉体加入量对其耐磨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C粉体强化处理后马氏体不锈钢表现出优越的耐磨蚀性能,其材料失重形式主要为韧性断裂,当SiC加入量为0.1%时,在水砂粒和3.5%NaCl水砂粒中磨蚀率分别降低了90%和86%.  相似文献   

14.
异种钢熔合区马氏体相变过程及组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温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珠光体钢(ZG20sIMn)与奥氏体焊材料(A307、A457)事区确实民氏体相,且在400℃至室温均有相变产生。经透射电镜观察,熔合区本为低低碳梅氏体,亚条马氏体,亚结构主要是位错,有少量昌亚结构。熔龠我碳化物主要生于焊后热处理过程中,其类型主为要M23C6,也有部分M7C3。碳化物主要在马氏体上以及马氏体或铁素体和奥氏体界面析出。马氏体带、碳化物带宽度主要受Ndisplay st  相似文献   

15.
结合材料四相特性及板料的各向异性,构建TRIP钢应力应变关系及屈服准则,基于Tomita and Iwanmoto(TI)理论模型,建立TRIP钢本构关系,实现其冲压成形过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四相硬化混合准则可以准确描述含有TRIP钢硬化特性。单向拉伸实验、平面拉伸实验结果同计算结果比较说明相变模型可以定量预测变形过程中的马氏体转变。圆筒件冲压成形结果同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同样可以合理描述冲压成形过程中马氏体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朱敬华 《轧钢》2006,23(5):66-68
简要介绍了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速线材厂的生产设备概况;为在普碳钢生产线上生产轴承钢、阀门钢线材,通过合理控制加热、轧制、控制冷却工艺,不仅使设备运行稳定,而且满足了用户对产品的外形尺寸、性能等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高铬马氏体耐热钢(0.09C-10.2Cr-0.52Ni-1.52Mo-0.22V-0.07Nb-3.0Co-0.01Ti-0.0129N-0.0033B)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经1100℃×1h空冷正火处理 750℃×1h空冷回火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板条状马氏体,在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间分布有M23C6碳化物,并有少量1~3μm的M3B2颗粒,马氏体板条内部有10~30 nm的MX型析出相.短期蠕变试验数据显示其在650℃的蠕变性能优于P92钢.  相似文献   

18.
后热处理对新型马氏体耐热钢焊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力施工过程中对具有冷裂倾向的马氏体型耐热钢焊后后热处理时机选择与标准存在差异,即是否必要在冷却至100-120℃恒温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后热处理的问题,安排了一系列的试验对后热处理的最佳时机予以讨论,对热处理后的焊缝组织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金相分析,对冲击后的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试验证明,后热处理时机的不同对马氏体耐热钢焊缝冲击韧度有比较大的影响,马氏体耐热钢的后热处理应在马氏体转变完全后开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两种成分的9-12% Cr马氏体耐热钢的升温曲线、不同冷却速度下的冷却曲线、金相组织和维氏硬度,得出了两种钢的CCT曲线,并分析了二者的差异之处.  相似文献   

20.
碳氮共渗工艺应用广泛,但对碳氮共渗后零部件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机理研究较少。采用气体碳氮共渗对马氏体轴承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对碳氮共渗试样进行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研究碳氮共渗对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及其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碳氮共渗试样表面硬度、残余应力和残余奥氏体含量显著提高,使得其接触疲劳寿命明显高于常规试样。疲劳裂纹萌生于表面和亚表面,其中大量表面平行裂纹主要由表面白色蚀刻层硬度梯度变化而导致,表面材料受到严重微观塑性变形产生晶粒细化;亚表面裂纹萌生位置受最大应力的分布和渗层厚度的影响。表面和亚表面疲劳裂纹的扩展和连接最终导致碳氮共渗试样出现浅层剥落和分层剥落的失效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