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橡胶》2014,(23):1-1
10月21日,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八届新一任第三次理事会上了解到,正在征集意见的行业自律标准《E系(绿色)轮胎再生橡胶技术规范》首次将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煤焦油、重金属等指标纳入其中,以技术标准来推动再生橡胶行业淘汰煤焦油进程,减少二次污染。详情请关注本期《热点报道》栏目。  相似文献   

2.
正在征集意见的行业自律标准《E系(绿色)轮胎再生橡胶技术规范》首次将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煤焦油、重金属等指标纳入其中,以技术标准来推动再生橡胶行业淘汰煤焦油进程,减少二次污染。这是从10月21日于无锡结束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八届新一任第三次理事会上传出的信息。据中橡协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介绍,正在修订的再生橡胶国标对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并未有明确的限量,只是要求在经济合同需要的情况下进行测试。为促进再生橡胶产品和生产  相似文献   

3.
前言 再生橡胶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橡胶资源,其作为一种橡胶替代原料在各种橡胶制品的生产中已广为应用。但是,再生橡胶尤其是由煤焦油来生产的再生橡胶,其在生产、加工和使用中的环保问题突出,其中多环芳烃超标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庆鑫 《轮胎工业》2016,36(6):323-326
介绍再生胶在我国橡胶工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煤焦油等有毒有害再生胶软化剂的危害性以及GB/T 13460—2008《再生橡胶》重物理性能轻环保指标的欠缺。制定《E系轮胎再生橡胶》行业联盟标准,从追求物理性能指标转向注重化学物质含量指标,有利于消除再生胶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实现产业调整、转型创新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再生橡胶行业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我国再生橡胶行业的近况。我国是再生橡胶制造大国,2008年再生橡胶产量为245万t,占世界再生橡胶产量的81%。随着再生橡胶技术发展、质量提高、品种增多和产量增长,再生橡胶在橡胶制品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再生橡胶的应用对橡胶制品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具有世界领先的再生橡胶生产工艺和环保净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我国再生橡胶行业的近况。我国是再生橡胶制造大国,2008年再生橡胶产量为245万t,占世界再生橡胶产量的81%。随着再生橡胶技术发展、质量提高、品种增多和产量增长,再生橡胶在橡胶制品行业的应用不断扩大。再生橡胶的应用对橡胶制品行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具有世界领先的再生橡胶生产工艺和环保净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经过1年多的努力,浙江宁波再生橡胶行业的环保整治工作圆满完成。4家再生橡胶企业于2011年12月停产,其中慈溪飞兰再生橡胶有限公司实行关停,而宁波华星再生橡胶有限公司、慈溪市田央再生胶有限公司和宁波荣华再生胶有限  相似文献   

8.
日前,在山东济南召开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理事会,会议通过《生产、使用环保型再生橡胶的倡议书》。倡议书呼吁再生胶生产与使用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淘汰煤焦油软化剂,生产、使用环保型再生橡胶。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江西国燕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肖友橡胶有限公司等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对倡议书表示一致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据行业媒体消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日前召开了《E系再生橡胶软化剂》团体标准审查会议。《E系再生橡胶软化剂》以淘汰煤焦油、煤沥青、芳烃油和无味油(浆)等有毒有害软化剂为焦点,兼顾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利益,旨在减少环境污  相似文献   

10.
再生橡胶行业急需国家扶一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橡胶》2002,18(11):3-5
再生橡胶行业是加工处理废旧橡胶,并为橡胶工业提供再生橡胶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废旧橡胶再生加工利用源远流长,在1940年之前的近一个世纪里,世界上只有天然橡胶一种弹性体材料,十分珍贵奇缺,两次世界大战均被列为世界重要战略物资。因此,橡胶再生业也倍受重视,曾作为各国开辟橡胶资源的第二来源,重点予以研究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废旧橡胶再生利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再生橡胶阶段和硫化橡胶粉阶段。最近20多年来,硫化橡胶粉的利用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而今又成为知识经济时期的新产业———环保产业、资源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6月1日,《E系轮胎再生橡胶》协会自律标准将实施。该标准将引领行业淘汰煤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及污染性强的生产工艺,对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绿色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就目前行业发展现状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困难重重,行业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持续发展,再生橡胶的生产与应用已成为废橡胶综合利用的生力军,占比80%以上。再生胶行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解决了废旧橡胶回收利用的难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国内橡胶资源的严重不足。但是长期以来,在再生橡胶制造过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E系轮胎再生橡胶》(XXZB/ZSJ-1001-2015)自律标准,并将于6月1日实施。该标准的发布,旨在以标准推动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减少污染,促进再生橡胶行业淘汰煤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及污染性强的生产工艺,实现产品绿色转型,并为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在征集意见、即将颁布的E系(绿色)轮胎再生胶技术规范首次将多环芳烃、多溴联苯、煤焦油、重金属等指标纳入其中,以技术标准来推动再生胶行业淘汰煤焦油进程,减少二次污染。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主任朱红介绍,正在修订的再生胶国标对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并未有明确的限量,只是要求在经济合同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刊编辑部 《橡胶科技》2019,17(4):0190-0190
<正>日前,工业与信息化部发布了符合《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第6批)。9家入选企业(专业领域)为朝阳华兴万达轮胎有限公司(再生橡胶)、太仓轮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轮胎翻新)、安固(张家港)橡胶工业有限公司(轮胎翻新)、常州力普特轮胎翻新有限公司(轮胎翻新)、浙江杭园特种橡胶有限公司(再生橡胶)、台州中宏废橡胶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再生橡  相似文献   

15.
概述我国废橡胶行业经济运行概况,2014年废橡胶回收利用行业经济增长趋缓。指出再生橡胶是废橡胶主要利用方式,应进一步规范行业准入制度,制定环保型再生橡胶自律规范,改变脱硫工艺和粉碎工艺。再生橡胶作为橡胶资源的重要补充市场前景广阔,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应坚持节能与环保,加大自主创新和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再生橡胶应用的意义更加显著。但2011年以来,受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资金紧缩、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企业用工成本提高,这给再生橡胶生产带来极大压力。再生橡胶价值与价格背离的现状,已影响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现将四川省再生橡胶行业201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纪奎江 《橡胶工业》2023,70(9):0755-0761
分析我国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行业中旧轮胎翻修再制造(轮胎翻新)、硫化橡胶粉、再生橡胶和废橡胶热解四大门类的发展历程、行业现状与特点。指出我国废旧橡胶循环利用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废旧橡胶循环利用产业未来应向高技术、高性能、高价值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再生橡胶工业的现状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再生橡胶生产量逐年下降的情况相反,我国的再生橡胶生产量自70年代以来皇持续上升趋势。自1974年完善年产3000吨水油法再生橡胶生产线的设计方案后,我国在70年代末期形成了以水油法工艺为主体的再生橡胶生产体系。当时水油法定点生产厂家发展到23家,开始进入稳步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全国的再生橡胶总产量从1975年的5万吨跃升至1985年的15万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再生橡胶生产国。近几年来国际市场橡胶价格暴涨,而我国橡胶一直供应不足,也是国内生胶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橡胶制品厂…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对我们行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再生橡胶行业,作为一个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控制难度比较大的一个产业,更是得到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31日出台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再生橡胶’企业和再生橡胶动态脱硫罐化学脱硫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梳理和总结"十三五"我国再生橡胶行业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引导再生橡胶行业工艺技术革新、环保技术创新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再生橡胶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0年12月10日,由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再生橡胶分会、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橡胶粉及应用分会、中国轮胎循环利用协会橡胶循环利用制品分会主办,江苏江昕轮胎有限公司协办,丹东市富润橡胶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全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技术交流会"在我国美丽的边境城市丹东顺利召开,会议以"务实创新突破"为主题,聚焦国家战略、政策导向、行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竞争力提升、先进技术与装备推介、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等热点问题,通过形势分析、政策解读、经验分享等形式探讨了行业发展方向与路径,内容丰富精彩,吸引了近百人到会共同参与研讨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