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洪霞 《西部探矿工程》2015,27(1):67-69,72
利用录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长岭凹陷正兰地区青山口组沉积相进行综合研究,确认其为三角洲相沉积,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分流河道、决口扇、分流间湾等微相)和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等微相)。并分析了目的层青二段Ⅲ砂组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9,(9):61-65
为对鄂尔多斯北部营盘壕井田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矿井水防治工作,发现研究区沉积相与砂体展布以及富水规律的内在联系,在引入INPEFA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岩心、测井等资料的分析,将研究区直罗组划分为了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6个短期旋回。认为其主要经历了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的沉积体系演化,识别出河道、心滩、边滩、天然堤、河漫滩、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沙坝等沉积微相。认为直罗组下段发育的辫状河河道沉积微相形成的砂体为主要含水层;直罗组中段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上段的曲流河河道砂体也为地下水的储存提供了空间。此外,心滩、河口坝等沉积微相在纵向上也具有较好的储水能力。  相似文献   

3.
俎新许  陈倩倩  李锋 《中州煤炭》2018,(11):135-138
以济源市郭沟井田勘探资料为基础,对井田山西组地层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郭沟井田沉积环境为海退过程中的潮坪和三角洲沉积环境。潮坪相以混合坪+泥坪+泥炭沼泽+泥坪和泥坪+泥炭沼泽+泥坪沉积2种沉积序列为主,其泥炭沼泽环境中沉积了稳定的二1煤层;三角洲相包括了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下三角洲平原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分流间湾连个沉积序列为主,上三角洲平原以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沉积序列为主。  相似文献   

4.
金湖凹陷杨家坝油田阜二段、阜一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岩芯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和测井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建立杨家坝油田阜二段(f2)、阜一段(f1)油组的沉积模式。阜二段主要以滨浅湖亚相为主,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有滨浅湖滩砂、滨浅湖砂坝;阜一段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有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在此基础上,通过横向对比,绘制了各单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并详细阐述了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传统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岩芯观察和测井相分析,在详细分析古城油田泌123、124区块核三段Ⅳ砂组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以短期层序作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建立了Ⅳ砂组的高分辨率时间-地层格架。并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对比,遵循从点(标准井测井沉积微相分析)到线(全区多井对比)的基本原则,对古城油田泌123、124区核三段Ⅳ砂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河口坝和远砂坝、前缘席状砂5种沉积微相类型。沉积微相的精细研究为油田的下一步开发以及主力层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沉积特征分析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W-1油田L-3段Ⅲ油组为辫状三角洲的前缘亚相沉积,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水道、分流水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及水下天然堤等5种微相类型。在沉积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L-3段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沉积演化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沉积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利用取心井观察与描述、录井、测井、薄片及测试分析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腾格尔组二段的沉积相进行了划分,结合区域沉积、构造演化背景,划分沉积相类型并对沉积相进行单井到连井到砂体平面展布的逐步研究,分析了其平面展布及垂向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相分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亚相分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深—半深湖亚相,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间、席状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湖泥5个微相;研究区砂体厚度总体较大,平面呈东南向西北展布。研究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部物源区位于南堡凹陷南部缓坡带,是重要的潜在油气勘探区。通过对岩芯、测井和录井资料的分析,认为南堡凹陷南部物源区东营组整体发育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深水浊积相沉积组合,可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远砂坝、深湖—半深湖泥等沉积微相。沉积相在空间上的展布受控于物源供给、古地貌和同沉积断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呈裙带状连片展布,面积最广,深水浊积扇分布范围相对局限,仅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方局部深水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深对桩海地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相的认识,根据测井资料、地震剖面资料、等时地层切片资料等,通过古地貌及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分析馆陶组上段物源供应特征和沉积特征,对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刻画,并对储层有利区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来自西南和东南两个方向的物源;馆陶组上段早期发育了三角洲相,三角洲平原不发育,三角洲前缘较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支流间湾等微相为主;有利区位于发育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的中部和南部区域。  相似文献   

10.
高桥-杏河地区砂体分布规律及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已发现的靖边、苏里格等大型气田.近年来的勘探表明,盆地南部的高桥-杏河地区山2-盒8段可能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区.在吸收和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背景,沉积特征和砂体形态等综合分析,研究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以取芯井建立的单井相模式为依据,利用典型的测井曲线的形态特征、砂岩等厚图,将研究区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远砂坝4种微相,进一步利用取芯井和测井资料,对储集层物性与沉积相进行分析,以指导以后的勘探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金丹  卞正富 《煤炭学报》2007,32(3):225-229
在计算江苏徐州市和山西长治市生态足迹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采煤业生态足迹的方法.并用3种不同的方法比较了徐州和长治两地采煤业生态足迹的地区差异:徐州市开采万吨原煤的生态足迹占矿区生态承载力的比例为26%,长治市为51%;采煤业万元产值的生态足迹徐州市为0.74 hm2,长治市为0.78 hm2;按产值比重算,万吨原煤产量的生态足迹徐州市为52.07 hm2c长治市为66.81 hm2.同时还分析了同一地区单位产值的采煤业与其他产业生态足迹的差异,长治市采煤业生态足迹与其他行业生态足迹较为接近,而徐州市采煤业生态足迹则远大于其他行业的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12.
城市扩展空间分异的多时相TM遥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徐州城市为例,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东北、西北、东南、西南9个空间单元,运用多时相卫星遥感TM图像和Matlab软件技术,对建成区扩展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徐州城市建成区总面积在不断扩展,1994年前徐州西部矿区建成区扩展程度在城市扩展贡献上占有重要地位,但1994年后徐州南部因无污染源又是人文景观区而成为城市扩展上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13.
资源型城市依托矿产等资源开发而兴起,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城市可能出现"矿竭城衰"的危机,采取转型对策推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其耗散结构特征及熵流变化。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是一个处于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具有非线性动力学过程和耗散结构功能。徐州市熵流值由2002年的0.0074上升至2005年的0.1892,无序度增大,主要因为矿产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通过产业转型和生态修复,徐州市熵流值呈现下降趋势,并于2010年下降至-0.1414,表现为负熵,说明城市有序度不断提高。本研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测井曲线在沉积环境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钻测井的岩性组合及其测井响应的研究基础上,对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的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在苏里格庙地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中识别出三角洲和河流两种沉积环境类型,阐明了各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15.
徐州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点少,就业弹性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弱,资源的枯竭造成大量结构性失业。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是徐州必然要面临的挑战。以徐州市为例,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理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理论为前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市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徐州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提出适合徐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以便徐州正确选择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保证徐州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徐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页岩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磊  石军太  张庆辉  辛翠平  施里宇  王晖 《煤炭学报》2018,43(10):2876-2885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准确评价不同层位的页岩储层特征意义重大,借助核磁共振实验研究长7段、山西组和本溪组页岩特征,分析页岩孔径分布规律,实验研究表明:(1)页岩T_2谱响应特征表现出Ⅰ类单峰、Ⅱ类双峰和Ⅲ类三峰等3种类型,Ⅱ类双峰态T_2谱在鄂尔多斯东南部页岩中最为发育;(2) T_2截止值分布在0. 49~6. 64 ms,平均1. 57 ms,山西组和本溪组T_2截止值可借助左峰峰值快速确定;(3)核磁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 55%~10. 26%,核磁可动流体百分数分布范围为27. 29%~66. 31%,渗透率与孔隙度之间整体呈现幂函数递增关系;(4)长7段页岩裂缝占比3. 49%~10. 13%,山西组页岩裂缝占比4. 89%~27. 52%,本溪组页岩裂缝占比2. 97%~8. 18%,长7段页岩主要发育微细孔隙且孔径分布范围最广,山西组页岩裂缝发育程度最高,本溪组部分页岩存在少量大尺寸裂缝;(5)鄂尔多斯东南部地区山西组和本溪组页岩开发效果优于长7段页岩,推荐山西组和本溪组作为页岩气开发的主力层位。  相似文献   

17.
山西断陷盆地蕴藏着巨大的地热资源,榆次经纬厂一带位于该盆地中部,地热水资源非常丰富。应用CSAMT法在晋中断陷盆地榆次城区进行了地热勘查,获取了榆次经纬厂一带深部地层的电性结构。采集数据通过静态校正、2-D反演处理,最终确定榆次经纬厂一带基岩界面埋深500~750 m,奥陶系灰岩顶界面埋深2 000~2 700 m,勘探出未被揭露的4条隐伏断层。综合CSAMT探测结果与地质资料,确定了一眼地热井井位,通过钻孔验证,在该区成功打出第一眼深部地热井,水温95 ℃,水质分析含盐度接近海水。本次工作为该区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有意义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和顺地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抽水试验结果,划分出三个主要的含水层组,得出影响煤层3、15煤安全开采的含水层为二叠系K10、K9、K8、K7砂岩和奥陶系K4、K3、K2灰岩;通过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发现矿井充水水源主要为受到大气降水补给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和太原组的含水层,以及采空区积水,采动裂隙为主要的导水通道,陷落柱、断层封闭性较好;得出该区3、15煤的水文地质类型分别为二类一型和三类一型,进一步选择采用大井法预测出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34.23 m3/h。  相似文献   

19.
基于尺度差异的山西省采煤土地损毁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山西省采煤土地损毁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类型的土地损毁系数计算得出山西省2000~2010年间煤炭开采平均土地损毁系数为0.2509hm2/万t煤。采用散点拟合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立足不同尺度探讨了损毁土地面积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研究表明:在山西省尺度,煤炭基础储量、耕地面积是影响土地损毁面积的负相关性因素,而地区生产总值、煤炭工业投资是影响土地损毁面积的正相关性因素。在煤炭基地尺度,体现出地区生产总值对土地损毁面积的正相关性,耕地面积对土地损毁面积的负相关性。在煤炭产地尺度,基本上能体现出地区生产总值对土地损毁面积的正相关性,但耕地面积对土地损毁面积的负相关性体现不明显。此外,山西省尺度和煤炭基地尺度是利用地区生产总值和耕地面积控制采煤土地损毁面积的最佳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