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汞具有剧毒性、易挥发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等特点,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目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是我国大气汞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占总排放量的30%左右。面对汞污染的压力,如何实现有色金属冶炼烟气中汞的高效脱除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针对有色冶炼烟气中汞排放的特征,阐述了烟气中汞形态转化和分布规律,综述了冶炼行业汞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冷凝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和液相吸收法等,对各种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现有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污染防治技术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研发的一种创新化学配方的新型脱汞剂,通过化学反应与汞结合,有效回收含汞酸性废水中的汞资源。当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25 min、脱汞剂/汞质量比为0.78、搅拌速率150 r/min,汞提取率高达99.9%以上,处理后液汞浓度降至0.03 mg/L以下。新型脱汞剂具有较高选择性,很难与As、Cd、Zn等其它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
湿法炼锌过程会造成大量的冶炼废弃高硫渣,这些渣中含有大量的亲汞元素硫。基于以废治废的理念,采用高硫渣对烟气中的汞进行吸附,通过XRD等手法对制备材料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其物理化学性质,并对吸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60 ℃下高硫渣对单质汞的吸附效率较好,达到了66.28%,而经过ZnO改性之后的高硫渣,其吸附效率在模拟烟气气氛以及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都可以达到85%。  相似文献   

4.
半干法烧结烟气脱硫工艺及其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钢铁厂烧结烟气脱硫半干法工艺的原理及流程,介绍了副产物的成分特性,并根据脱硫副产物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可能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含砷烟尘的处理和利用技术。砷无害化处理是铜冶炼烟尘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共性问题。现有的烟尘脱砷方法主要分为火法和湿法或者根据原料特性将火法、湿法联合嫁接处理的工艺,实现砷与有价金属的分离。砷产品形式是脱砷工艺选择的关键环节,将砷化合物转化为砷化铁产品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锌阳极泥与硫化锌混合焙烧—热水浸出工艺对锌阳极泥中的锰进行了提取,研究了焙烧气氛、物料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对锰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阳极泥与硫化锌精矿质量比1∶1.5,焙烧温度760℃,焙烧时间2 h,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 h,液固比5∶1,锰的浸出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湿法炼锌系统中钙镁的结晶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如何脱除钙镁已成为锌冶炼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从锌冶炼系统中脱除钙镁的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精矿酸洗法、溶剂萃取法、氟化沉淀法、冷却结晶法、开路溶液法的机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湿法冶金》2021,40(1)
研究了在铜冶炼烟气制酸污泥中添加碳酸钠将硫酸铅转化为碳酸铅,再经液固分离得到转化渣,然后用硝酸选择性溶解转化渣中的铅而富集汞,考察了碳酸钠过量系数、硫酸铅转化温度及时间、硝酸过量系数、溶解时间、溶解温度等对汞富集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用量为理论用量1.4倍、转化时间3.0 h、转化温度75℃、硝酸用量为理论用量2倍、溶解温度60℃、溶解时间2.0 h、液固体积质量比5/1条件下,汞富集比达7.3倍。工艺流程简短,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汞富集比高,可用于从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产生的酸泥中富集汞。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汞的基本特性及危害,并结合企业生产实践数据,对矿铜冶炼过程中汞的走向情况及对铜冶炼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除汞初步方案。项目原料中汞主要集中在占入炉原料比例10%的少量原料中,采用前端脱汞办法对汞集中的部分原料进行单独处置,从技术操作和投资成本上更有利。在前端脱汞方面,由于采用湿法(方案一)脱汞会产生含汞溶液,进一步回收精汞流程较复杂,因此前端火法脱汞回收精汞工艺更适合于本项目。  相似文献   

10.
以氧化锌灰作为吸收剂回收锌冶炼挥发窑烟气中的硫锌资源,介绍了回收工艺及其设备配置情况。生产实践表明,挥发窑烟气通过氧化锌灰吸收后,SO2和粉尘排放浓度分别为243mg/m3和68mg/m3,SO2和粉尘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0%和87%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地提取铅锌冶炼烟气制酸废水中的汞,通过分析污酸中汞形态研究,开发了新型脱汞试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在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25 min、脱汞剂/汞质量比为0.78、搅拌速率150 rpm/min的基础条件下研究了搅拌桨结构、不同原料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脱汞剂选择性好、效率高、汞脱除率大于99.5%;渣含汞较高,为65.61%,处理后液汞浓度降至0.03 mg/L以下,实现达标排放;与硫化-沉淀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等特点,并且该工艺对汞溶液的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2.
吸附法是有望同时实现烟气NOx超低排放深度净化与资源化的关键技术,高效NOx吸附剂是其核心关键,然而目前针对满足应用需求的NOx吸附剂仍缺乏系统认识。本文基于烟气NOx净化效率及材料热稳定性实际需求,分析挑选了沸石、金属氧化物、硅铝胶等代表性吸附剂,研究了NOx在各吸附剂上的吸附穿透、吸附量、程序升温脱附等关键特性,结合吸附剂孔道特性对比发现,中低硅H-ZSM-5沸石兼具较高NOx净化深度、NOx吸附量、较低脱附温度且可获得更易于资源化的NOx解吸气,因而可作为优选NOx吸附剂。进一步地,随着吸附温度升高,硅铝比(w(SiO2)/w(Al2O3) )为25、38的H-ZSM-5的NOx吸附量均降低,其中低硅H-ZSM-5的NOx吸附量较高,但吸附传质系数较低。本文可为烟气NOx吸附净化的效益环保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硫化锌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元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水/正辛烷/正丁醇)W/O型微乳体系为介质,制备了纳米硫化锌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对硫化锌粉体进行表征.研究了硫化锌粉体光催化降解次甲基蓝的能力.结果表明,该微乳体系稳定,所得硫化锌粉体平均粒径为50 nm,在紫外光、太阳光照射下1 h,对次甲基蓝的最大降解率分别为83%和79%.  相似文献   

14.
15.
在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放热反应发生,产生大量的废热。本文系统阐述该过程中的中、低温废热回收方法和主要设备,对公司锌冶炼烟气制酸系统废热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公司技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硫化锌精矿中Zn、Fe、Pb、Cu几种硫化物的反应机理.阐述了两段加压浸出湿法炼锌浸出渣中元素硫的回收工艺流程及主要工艺技术指标,着重论述了对浸出渣中硫采用连续回收硫磺工艺生产元素硫应重点关注的特点。加压浸出反应中铁离子在ZnS浸出时起催化作用.磁黄铁矿及铁闪锌矿中铁的溶解对于锌的浸出是必要的,黄铁矿的存在对浸出产生不利影响;含铜硫化物在浸出时被氧化成硫酸盐;方铅矿氧化后最终以铅铁矾的形态入渣;硫大部分在浸出时形成元素硫进入浸出渣中,其余转化成硫酸根进入溶液。浸出渣中硫回收要注意硫磺精矿洗涤、过滤及干燥设备的选型应满足硫磺精矿含水量在15%以下,控制好硫磺精矿熔化时熔融粗硫与硫磺精矿的循环率(体积比)在72~120:1,适当加大粗硫热过滤设备网板间距到150mm等。  相似文献   

17.
三种生物质灰对汞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与煤混烧时的灰对燃煤烟气中Hg有一定吸附作用.本文通过实验,用不同粒径和质量的稻壳灰、麦秸灰以及高梁杆灰对Hg的吸附效果进行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稻壳灰对Hg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烟气和灰质量比例适当时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而高梁杆灰和麦秸灰对Hg的吸附能力较差,吸附效率低于25%.  相似文献   

18.
粉煤灰负载铈吸附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新颖的铈负载粉煤灰吸附剂.研究了在各种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8~10,接触时间为16h,焙烧温度为400℃,铈离子浓度为0.2g/L,改性酸浓度为6mol/L时制得的稀土粉煤灰吸附剂,在处理氟离子水溶液时,该吸附剂除氟能力达到了90%以上.并且对比了原状粉煤灰、酸改性粉煤灰和稀土粉煤灰去除氟离子的吸附效率和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工业化运行的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净化系统为实验平台,采用国际上通用的Ontario Hydro方法(简称OHM)对燃煤电厂预电除尘器进出口烟气、烟气净化装置的进口原烟气以及出口净烟气中重金属汞的检测分析,研究了燃煤烟气中汞的存在形式分布以及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对不同存在形式汞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对燃煤电厂烟气中包括单质汞在内各种形态的汞均有很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目前国内冶金行业发展现状及环境污染问题,揭示了含氟化氢(HF)和氯化氢(HCl)废气治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工业含氟、氯废气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分析了目前含氟和含氯废气单独处理的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湿法工艺因其高效、直接、操作简单的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冶炼烟气领域。然而,湿法吸收这两种气体也存在二次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等问题。提出利用干法吸附协同净化这两种气体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