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救生包是飞行员在被迫跳伞时随身携带用于着陆或着水后生存和求救的重要救生装备,其中的救生物品能够满足中度以下损伤的遇险人员,在危险环境下短期生存和求救联络的基本要求。为保证空勤人员弹射后顺利空降,要求其开启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本文针对弹射救生座椅救生包开启系统失效的原因进行研究,提出相应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以提升救生包操作及维护质量,确保飞行员安全救生。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自发电的高空缓降救生器,该救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负载大、救援高度可达100m、安装方便等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多级齿轮实现增速传动,将人体下降时的速度传递给发电机并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能,并通过功率热电阻转化成热能耗散,减少势能向动能的转化,从而实现高空缓降.根据人体正常重量,确定采用三级增速齿轮实现速度传递,设计计算了各级齿轮传动比,并利用Pro/E软件完成救生器的三维模型设计.该救生器可广泛应用在高层楼房等环境下发生火灾时的高空缓降逃生.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船舶油温控制系统多使用继电器控制,其控制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继电器使用硬件接线来实现,所以一旦系统复杂,体积将会变得十分巨大,占用更多的船舶空间,而且效率不高,完成相应功能的耗电量大,并且在复杂环境下容易出故障,可靠性较低,在海上的保障能力较弱。为此文中介绍了船用PLC、温度传感器冗余设计,以及基于S7-1500PLC的船舶柴油机油温PID控制器设计及系统监控。  相似文献   

4.
救生缓降器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NGW型救生缓降器的工作原理。以体积最小质量最轻为目标,建立了救生缓降器优化的目标函数。讨论了最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分析了行星齿轮传动系体积的影响因素。基于UG编写了救生缓降器设计的二次开发程序,得出了齿数、模数、齿宽和体积等优化结果。与MATLAB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救生缓降器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该装置将液压阻尼引入救生装置,主要靠节流阀产生的液压阻尼来控制不同体重的人下降的速度,适合各年龄层、不同体重的人使用,安全可靠.且随着人在重力作用下下降速度的增加,液压阻尼也随之增大,始终保持人匀速下降.通过现场实验,完全能够达到设计目的,为高楼救生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复杂环境下作业四足式机器人外形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的外形结构对保护其核心控制系统非常关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外形结构设计理念及方法,包括基于可调配重系统的结构创新设计使机器人在运行中保持主动机械平衡、模拟极限环境长时间水浸试验选择最优材料、基于3dsMAX的仿生建模,提出建立在产品美学要求基础上的计算机仿真、评价、修改体系.通过该原型机实际制造结果说明设计理念及方法可为同类型机器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勇  鲍务均  张高峰  张强 《机械》2006,33(5):30-31,39
为了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和减少物理样机的弊端,提出了在CATIA环境中建立电子样机的相关技术,并在此技术下建立了迁车台的电子样机,为其他复杂产品在CATIA中建立电子样机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杂环境下机器人的外形结构对保护其核心控制系统非常关键,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外形结构设计理念及方法,包括基于可调配重系统的结构创新设计使机器人在运行中保持主动机械平衡、模拟极限环境长时间水浸试验选择最优材料、基于3dsMAX的仿生建模,提出建立在产品美学要求基础上的计算机仿真、评价、修改体系。通过该原型机实际制造结果说明设计理念及方法可为同类型机器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蓝鲸”号7 500 t海上浮吊为研究对象,对浮吊船体的高低频运动及环境载荷进行数学建模,并考虑浮吊在作业时,导致其水平面运动与普通船舶有较大不同的吊重回转惯性力,分析浮吊在复杂海况下的动态响应.采用将吊重回转惯性力和动力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基于Kalman滤波的Mamdani模糊推理法的7 500 t浮吊动力定位系统,并进行了浮吊作业区域保持仿真实验,为今后巨型浮吊动力定位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变压器硅钢片为例,针对冲裁件孔多,形状复杂的特点,阐述了采用复合模冲裁的必要性。介绍了在Pro/E环境下进行复合模设计的流程,指出运用CAD技术可以保证复合模设计精度,并且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实现了快速设计的现代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高温高压井作业是石油行业作业的公认难点,因为其温压环境较为复杂,导致常规井作业中工具适应困难,易受到工具失效影响导致安全事故问题.测试作业是高温高压作业风险性较高的一部分,在"提质降本"与"安全理念"的引导下,对海上高温高压井测试工艺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渤海BZ19-6等区块的高温高压为实际案例,探讨海...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平台的柔直换流阀功率模块防腐设计。介绍了针对海上腐蚀环境的功率模块密封结构设计及关键零部件表面处理工艺设计。与普通环境下的功率模块相比,基于海上平台的功率模块内部有更好的密闭环境,零部件表面耐腐蚀试验达到了"C4高腐蚀环境"相关标准要求,对相关工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高海上智能监测水平,为了实现对海上船只目标的跟踪,文中针对典型海况环境下的海上船只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核相关滤波器(Kernelized Correlation Filters,KCF)的船只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针对KCF算法的特征,提出船只目标跟踪临界概率的概念,用来判断目标跟踪是否异常;接着,加入卡尔曼滤波模块,用来预测跟踪目标下一时刻的位置;然后,对跟踪异常的目标设计目标跟踪异常处理模块进行处理;最后,针对4组典型的海上目标跟踪场景,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海上船只大幅度晃动、跟踪目标被遮挡、目标出界、目标尺寸变换等复杂情况下,跟踪准确率和速率比原KCF算法分别提高17.23%和7.86%。满足海上目标跟踪精度、实时性、适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机构设计的设计方法由传统的单元技术向复杂大系统环境下的设计自动化技术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设计的网络化和可视化。VRML为实现机构设计的网络化和三维可视化提供了新的统一的平台。同时讨论了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装备智能化的发展,复杂野外环境下车辆的路径规划已成为关键技术之一,为军事力量发展、军事装备智能化提供重要保障。野外环境中有多种影响车辆行驶的因素,如障碍物、路面坑洼和泥泞等,传统城市道路的路径优化算法大多针对既有道路,难以满足在存在多种未知威胁的复杂野外环境下的路径优化要求。同时,目前路径优化算法对于野外复杂的土壤地质条件考虑较少,因此本文基于Bekker地面力学理论,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土壤对车辆行驶影响的改进遗传算法,该方法以路径行驶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适合野外环境的路径优化算法。含障碍物和含多种土壤的野外环境建模和路径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建立了地面力学特性与车辆行驶的耦合作用,综合考虑了野外环境下的障碍物、土壤特征和车辆特性等因素,在复杂的野外环境下得到了车辆可以安全、高效和畅通通行的野外路径,为建立地形力学与路径优化算法的联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在SolidWorks环境下仿真设计的多功能应急梯,它具备功能多样的同时,也有救生逃生的作用。该多功能应急梯分为4块,由制动装置相连接,平时可作为普通梯子使用。底部装有万向轮,可作运载车使用。底部横杆装有伸缩杆,可作临时帐篷使用。底部横杆装有救生钩,可在火灾发生时做逃生梯使用。功能多样,集成度高,实用性强是该梯子的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救生绞车的工作原理,设计救生绞车的传动方案.建立基于MSC.SimDesigner的救生绞车虚拟样机,分析救生绞车的动力学特性,得出质心位置、约束及接触力等曲线,比较仿真分析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救生绞车虚拟样机模型是正确的.虚拟样机技术能降低研发周期和产品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3月15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曹妃甸6-4油田正式投产。该油田建设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理念,采用绿色低碳管理,完善了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建设新模式,为海上油气增储上产和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注入新动力。曹妃甸6-4油田是我国海上"绿色油田"开发的"新样板",在设计初期以关键设备国产化及绿色发展理念为主导,引入大量高质量国产设备和创新型环保设备实现减排增效。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大风浪条件下救生圈施救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水上自救装置,能够实现利用波浪发电、自供暖等功能,并阐述了装置的设计思路,说明了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件。最后从结构、技术和经济性等方面对装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得出该装置具有可实现性,能够为水上救援提供一种新的救生工具。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ObjectARX2000环境下常用的复杂机械零件设计过程中的定制技巧。首先是建立零件类,然后定制菜单和工具条,向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进行参数输入或者是参数修改。有了这种技巧,我们能够比较方便地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包括参数输入和图形绘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