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传统建筑大多是以砖、木为主材的木构架体系,很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需要经常进行修缮与改造,而传统木作匠人流散,工艺失传,因此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首先从我国传统建筑的工艺特点与发展历程入手,对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分工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传统木作的核心地位;然后对我国传统木作工匠生活境况与木作技艺传承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为促进我国传统木作技艺传承的持续性,从加强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规范现代仿古建筑市场、发展仿古木结构、制定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人注册制度以及创新职业教育,构建传统木作协作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2.
木结构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采用砖木材料及木构架承重体系。现代木结构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却方兴未艾。该文对现代木结构发展与我国传统建筑传承进行协同分析,阐述了可持续的木材原料是木作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传统建筑与现代木结构技术融合是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方向,现代木结构与传统建筑协同发展是木作工匠技术传承的保障,并就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大木作与小木作是建筑木作加工中重要的两项。本文论述了大木作和小木作发展的概况 ,并根据调研 ,对大木匠和小木匠的使用工具和操作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归纳了斯宅村传统民居特色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营造技术的复杂个性.通过对营造语汇、建筑形制和尺度模数等木作营造意匠进行分析,再将其与近世《鲁班经》、 营造法原等营造文献以及徽派、闽台等地民居的诸多内容进行比对,结合历史和文化层面因素,总结当地营造技术地域特征的类型倾向,并尝试追溯其源流派系,以丰富杭绍平原民居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理传统建筑的木作体系、布局形式作为切入点,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展示大理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分析大理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提炼当地匠人遵从传统的技艺手段将大理建筑的基本法则与空间秩序所呈现出来的过程。本文在传承大理传统建筑特色文化的同时,并为之后在批判性地域主义理论下的仿古建筑设计做出相较完备的认知铺垫。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雅安市上里乡四甲村韩家大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重庆建筑》2006,(3):35-39
川西韩家大院是保存比较完好且具有典型地方风貌的清代四合院民居,本文详细阐述了这处宅院的地域环境和建筑特色,对其院落布局、大小木作和装饰特色的研究能帮助了解当地的传统居住文化和传统建造技艺,并对补充和完善中国的传统民居系谱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京都研究中心是法国远东学院在当地的分支机构,主要进行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建筑位于京都东北部的白川地区,朝向一条当地多见的窄小街道。这座建筑示范了如何兼顾传承传统木作技艺、满足工作空间使用功能和建设可持续环境的需求,只有更全面的设计才能实现这些重要的目标。每层承载单一功能的三个楼层,建构表达各不相同。一层供研究人员使用的图书馆,是一个梁柱结构外露的大房间,柱子由白川当地松木制成。以"间"为度量基础的跨度,既经济又加强了传统的比例。二层是一系列具  相似文献   

8.
通过庆王府木作维修的实例,从维修方法、实际施工和技术应用阐述了结构木作和装饰木作在这所老建筑里的维修工艺并详细描述了相关部位的施工细节,阐述了木作维修技术的恰当应用对于工程实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归纳了斯宅村传统民居特色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营造技术的复杂个性。通过对营造语汇、建筑形制和尺度模数等木作营造意匠进行分析,再将其与近世《鲁班经》、《营造法原》等营造文献以及徽派、闽台等地民居的诸多内容进行比对,结合历史和文化层面因素,总结当地营造技术地域特征的类型倾向,并尝试追溯其源流派系,以丰富杭绍平原民居建筑文化的内容,为文物保护和浙江民居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从历史文化古城的建设发展入手,分析了仿古建筑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探讨了仿古建筑设计应该把握的原则和如何运用推广;接下来对传统木作技艺的历史背景进行了陈述,对传统木作技艺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展望了传统木作技艺的广阔前景;最后阐述了历史文化古城中仿古建筑设计与传统木作技艺传承的相关性,并对传统木作技术人才的培养途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郑志颖 《福建建筑》2014,(11):32-33
人类建筑之产生与发展,必与当时当地之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有密切关联,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我国传统建筑和城市规划有着深刻影响,也极大影响着我国东南沿海传统古厝的建筑设计理念。以仙游县现存古厝中较有代表性的大厝为例,通过对其布局和建筑结构样式的分析,探析儒家文化与东南沿海传统古厝建筑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回应气候的地方建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扬 《新建筑》2006,(6):106-109
从气候文脉入手,研究了传统地方建筑中回应气候的技术措施以及它们在当代建筑中的创造性应用,指出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空间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精心营造达到节能和创造宜人微气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营造术语指在从事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营造活动时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和做法的名称,是表示概念的专门用语。现代以来,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系统研究,其中关于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术语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而在福建闽南地区,目前对传统建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装饰以及地域文化等方面,有关营造术语的研究成果则较为零散,也没有对相关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的回溯和总结。本文通过梳理闽南地方史志所记录的传统建筑营造术语和现代学者的术语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闽南地区营造术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村落中的乡土文化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着传统建筑环境,传统建筑环境也从空间构成、建筑形态、细部装饰等各方面反映着乡土文化的特征.以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研究为例,主要包括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文化特征的影响因素与表现方式、文化特征的变迁等研究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乡土文化与乡土建筑环境整体性保护方法,对于乡上文化和传统建筑环境的有效传承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傣族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当地建筑文化特征,而且体现了民族文化中独特的审美文化,是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表达。本文以云南地区傣族传统民居为实例,通过对比其所在不同地域的建筑空间形态构成,进而分析这些传统民居所展示的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谢尔.  AS 《世界建筑》2000,(3):20-23
本文从建筑材料的地方性,建筑形式与地区生态气候环境适应性、传统建筑技术的生命力等方面对传统建筑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重新定义,并从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融合的角度简要回顾了白俄罗斯建筑的发展过程,文章阐述了运用地方建筑材料,传统建筑技术,适用生态气候条件等本质问题是使建筑传统充满活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亮 《中外建筑》2009,(9):89-90
在当代建筑中,新乡土建筑可以看作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体。在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从湖南的建筑出发,在对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满足老年人学习、生活需求,又极富乡土韵味,充满现代气息的建筑。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域建筑文化是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复杂性和包容性的基本特点。本文在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背景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乡土建筑、中外寒地建筑文化比较等方面加强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怒江地区各少数民族民居蕴涵了优秀且独具特色的传统和文化,与其他民居研究相似,亟待建筑师解决传统与现代、乡土与当下之间的关系。该文从建筑设计方法研究来展开,阐述了相关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力图创造出传承了当地乡土建筑文化,能够进行示范和推广的现代旅游建筑的引导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古代物质文化遗存丰富。要保护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而研究的内容要涉及到古代历史、建筑理论、工程技术、造园技术、美学、绘画、雕塑以及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识。其中既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又有设计、施工技术方面的研究。但我国真正的用现代科学理论对古代建筑进行研究的时间不长。古建筑、古园林研究工作的现状是研究的范围广,待研究的问题多,研究的历史短,研究的人员少。现阶段应集中研究古建筑史与理论、古建筑结构理论和结构力学、建筑“法式”、古建筑、古园林维修、传统工艺五大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