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湿地和水源涵养地,也是生态非常脆弱、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与环境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而且对支持长江、黄河、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与环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江源地区某些地貌标志看该区新构造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金戈 《海河水利》2003,(3):60-62
水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水运更具突出的价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发展水上交通事业,而且较早掌握了制造和驾驭舟楫的能力。利用江河湖海自然条件乃至举全国之力开挖人工运河以济不通,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苦心经营的要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交通与水(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戈 《海河水利》2003,(5):65-69
水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水运更具突出的价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发展水上交通事业,而且较早掌握了制造和驾驭舟楫的能力。利用江河湖海自然条件乃至举全国之力开挖人工运河以济不通,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苦心经营的要务  相似文献   

11.
金戈 《海河水利》2003,(4):64-66
水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水运更具突出的价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发展水上交通事业,而且较早掌握了制造和驾驭舟楫的能力。利用江河湖海自然条件乃至举全国之力开挖人工运河以济不通,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苦心经营的要务。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长江、黄河和国际河流澜沧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与涵养区,为保证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三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结合目前的研究状况,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进行了思考,探讨了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补偿的主体和客体、方式和标准等。建立并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制度,是打开制约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颈瓶、从源头保护水环境和水源的一项长远、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保护》2007,23(2):53-53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总面积36.3万km^2,平均海拔4000多m,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2003年,中国为保护黄河、长江和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而启动了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使三江源地区已退化的1000万hm^2天然草原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4.
曹忠德 《水利天地》2006,(10):40-41
栈道,是古人为解决崇山峻岭里的交通问题,尤其像秦岭这样的天然屏障而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架木桩,最后铺上木板而成的供行人和车辆通行的“专用”道路。在栈道靠河身一侧及拐弯处,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车辆不慎坠入河中。为了防止崖壁上土石下坠砸伤来往人畜,有些地方的栈道上加盖顶棚。有顶棚和栏杆的栈道,远远望去好像一长串空中楼阁,古人又称“阁道”。桥梁是横水而过,栈道是傍水而行,栈道中有时也有加盖顶棚的桥梁,所以古人也称栈道为“桥阁”。  相似文献   

15.
长江江源高寒地区气候变化对水文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江源高寒地区的水文气象要素(气温、降水、蒸发、径流)和水文环境(冰川、冻土、积雪、湿地、沼泽、植被)已受到重大影响。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长江江源地区出现了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对该地区近50年气候变化对水文气象要素和水文环境影响研究现状的辨析,从国家需求和科学问题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这对于促进长江、黄河上游地区和岷江、大渡河、嘉陵江的河源区生态屏障建设,特别是保障三峡库区水资源安全利用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地处“三江源”区,水能资源丰富,全省主要河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337.46万kW,其中中小水电资源1324.8万kW,可开发装机容量654万kW,年发电量239亿kW·h。但由于地处边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程度低,有水无电地区还广泛存在。因此,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进一步科学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水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文和历年洪涝灾害资料分析,当长江和澧水洪水在松澧地区出现洪峰遭遇和过程遭遇、组合流量大于(14 000~15 000)m3/s时,本区域的防洪形势非常紧张.当长江出现中等及以上洪水、遭遇澧水出现较大洪水时,松澧地区将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防洪形势.当澧水出现大洪水,在长江洪水不大甚至没有出现洪水的情况下,松澧地区特别是澧水尾闾将会出现大洪水.在长江和澧水都未出现最大洪峰流量的情况下,因为洪水的过程遭遇,仍会出现组合最大流量.  相似文献   

18.
何京 《水利天地》2004,(10):39-39
清道光三年至十三年(1823~1833年),短短的10年时间里,长江中游发生3次大洪水:第一次发生在道光三年(1823年),受灾较重的地区在安徽段,滨江百姓称之罕见的大灾;道光十一年(1831年),再度长江大水,“(水位)高于道光三年数尺”,奏报为数百年所未见的奇灾;事隔两年,长江再现与前年水位持平的大水,这一次则被指为上千年所不经见的三年两灾!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一时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鄂西利川清江源地区高海拔砾石层的发现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鄂西清江上游利川地区首次发现多处残留的高海拔河流相砾石层,砾石层均处于清江与长江分水岭地带,经对砾石层特征分析,得出结论:清江上游利川地区曾经发育与NNE向构造线近一致,总体流向南西方向的古水系,砾石层为NNE向古水系所残留的“高阶地”。清江中游建始、巴东地区砾石层的ESR年龄测定,指示现代清江形成于中更新世以来。高海拔砾石层的发现,对研究清江河谷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难于上青天的三峡古道路桥梁王国纵横谈三峡陆路网络栈道,三峡绝壁上的旅程百年遗梦:川汉铁路往事长江三峡,崇山峻岭,深沟野壑,行路是第一难处。川鄂之间主要依靠水路进出,但与水路互为补充的陆上交通也在三峡交通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古大道、纤道、驿道、栈道、县道、桥梁、铁路,丰富多姿的路上行走方式带我们领略凭借自然、改造自然的神奇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