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制革废水氨氮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制革废水污染负荷高,废水成分复杂,不仅味嗅、色度、悬浮物、耗氧物污染大,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毒物质,而且有较多的氨氮含量。本文对国内外制革废水氨氮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及常见的减少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并评述了制革废水处理中氨氮去除的现状和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同时去除氨氮的研究的进展情况。清洁生产是减少制革废水氨氮的重要方面,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制革废水中氨氮处理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氨氮的去除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制革废水氨氮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制革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含硫、铬等有害离子,而且氨氮含量高,高浓度氨氮严重影响了废水的达标排放。本文对国内外制革废水氨氮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及常见的减少废水中氨氮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分析了制革废水氨氮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制革废水中高浓度氨氮严重影响了废水的达标排放,针对制革废水高浓度氨氮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并阐述了制革废水处理中氨氮去除的常用方法及新技术研究进展。同时对制革废水脱氮处理技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并阐述了制革废水处理中氨氮去除的常用方法及新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制革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且制革废水成分十分复杂,含有高浓度的氨氮、重金属铬、硫化物以及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因此制革废水处理起来十分困难。目前,我国采取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去除方法以及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制革废水。这三种制革废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有害物质,但氨氮的去除效果却不理想。为此,制革废水脱氮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我国环境保护政策不断改革,对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也不断提高,制革行业必须积极开展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才能实现制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制革废水中各种有害物质的特点,探索全新的多段A/O废水处理技术,以满足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董素梅 《四川皮革》2014,(18):21-23
探索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法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以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法(ABR)水解制革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后,再以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通过硝化与反硝化反应,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从而使氨氮含量达标,与传统工艺相比,其效果明显,可使制革废水达到二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探索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法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以折流式厌氧反应器法(ABR)水解制革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后,再以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通过硝化与反硝化反应,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从而使氨氮含量达标,与传统工艺相比,其效果明显,可使制革废水达到二级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制革准备工段各工序废水中有机氮的分布情况,分析了有机氮的来源及其与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氨氮在脱灰、软化废水中含量最高的现象相反,有机氮在原皮水洗、浸水和浸灰工序中产生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皮中非胶原蛋白质的去除和水解。而整个准备工段胶原的损失仅贡献废水有机氮的2%左右。脱毛浸灰过程的有机氮污染最重,相对而言灰碱保毛脱毛法在降低有机氮负荷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总有机碳(TOC)含量与总有机氮含量呈正相关性,可作为监测制革废水有机物负荷的一项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制革废水废水主要特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制革废水氨氮特性,氨氮处理技术的选择,生物脱氮法的原理、特点;典型氨氮生化处理技术——多级A/O(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工艺和悬浮生物滤池工艺的特点,两种工艺氨氮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