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结合响应面法(RSM)-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RBF)混合近似模型和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方法对某乘用车后排座椅进行结构-材料一体化多目标轻量化设计研究。结合有限元理论建立仿真模型,并通过行李箱碰撞试验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工程经验和座椅靠背骨架吸能分析确定了6个优化部件厚度、材料的设计变量及取值范围;采用RSM-RBF混合近似模型方法拟合设计变量与响应之间的关系;利用NSGA-Ⅱ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最后采用基于熵权TOPSIS方法对Pareto最优解集进行排序确定最佳折中解。结果表明:在满足各项安全性能法规的前提下,乘用车后排座椅减重3.57 kg。  相似文献   

2.
张增俊 《中国机械》2014,(17):25-25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特别是用于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下线专用吊装夹具。背景技术汽车后排座椅靠背重量达30公斤以上且体积较大,组装完毕后其状态是平放在组装线体上。为完成下道工序要将汽车后排座椅靠背搬移至发运线的成品托盘工装上,而且要使后排座椅靠背与水平方向成约75°角放置。组装完毕后的座椅后排靠背两头枕之间设有安全带出口塑料件,搬运过程需要注意不能碰撞损伤该塑料件。目前还没有满足座椅后排靠背搬移下线要求的专用吊装夹具,在生产现场依然是依靠落后的人工搬运方式,造成人工劳动强度大、长时间搬运导致操作工体力下降、影响工作效率等问题,显然这种落后的搬运方式不符合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溧  陈顺  杨啟梁  黄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2022,374(4):110-113+117
基于Hypermesh软件建立某乘用车后排座椅靠背骨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其自由模态,并通过与模态试验结果对比,确认焊缝的材料属性,多次修正焊缝的尺寸以及位置,修正有限元模型,使得有限元模型精度满足要求。根据GB15083-2006《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中的规定,结合企业标准,应用Hypermesh软件进行静强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处属局部应力集中,骨架的应力满足强度极限要求。利用Hypermesh软件和LS-DYNA软件进行行李箱碰撞联合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骨架的冲击强度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沈军 《汽车零部件》2014,8(10):45-47
在汽车碰撞过程中,后排座椅靠背是抵挡行李撞击的重要安全部件。针对试验中行李块运动方式及座椅变形情况,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结合理论计算与实物试验,提出了与行李箱动态试验等效的座椅静态试验方法,可用于开发过程中的快速验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C-NCAP 2021版规程,后排座椅增加动态鞭打要求,目前公布的试验车型结果得分较低。为解决后排鞭打得分难的问题,结合某车型后排座椅鞭打试验数据,对得分较低的颈部伤害指数NIC、上颈部Fz+及下颈部Fz+数据进行分析,再针对后排座椅的结构特性,提出降低后排座椅卷收器位置,调整座椅头枕高度、角度及头后间隙的措施,达到提升后排座椅鞭打性能的目的。同时对试验优化过程进行总结,为相关座椅鞭打性能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劳动理念不断加强,人类劳动环境、作业空间更趋于人性化.本文通过对淮安东方清棉集团有限公司络筒机的移动座椅空间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根据人因工程学空间设计要求,对其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身体、心理及劳动舒适、健康的需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校车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座椅等关键部件的性能好坏对校车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新出台了专用校车座椅系统强制性检测标准GB24406,针对标准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国标GB24406与美标FMVSS222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B24406在座椅安装、抗后倾性能、座垫保持和固定件等方面参考了FMVSS222,在座椅抗前倾性能方面,采用了座椅动态试验,对座椅和约束隔板的实际安全性能进行评价,为国内校车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8.
依据GB13057-2014法规要求,应用Hypermesh软件建立客车座椅动态试验的有限元模型,接着调用HybridⅢ50%男性假人,调整其姿态,同时把已建好的有限元模型及调整好01.1的多面体假人进行耦合设置并提交计算。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在运动过程、变形情况、乘员伤害值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仿真模型能够预测和代表试验段在试验测试中的力学行为,并为后期的座椅动态安全性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袁保国 《中国机械》2014,(16):176-177
随着汽车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油价节节高升,汽车企业围绕轻型零部件开发展开了日趋激烈的竞争。座椅作为汽车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轻量化也被提上日程。本文对某车型座椅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轻量化设计,并分析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通过合理的优化目标和约束变量得到座椅轻量化尺寸,经再次分析计算,轻量化设计的座椅质量减重11.2%,而且座椅轻量化后的强度完全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吕娜 《机电技术》2020,(2):84-88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Radioss为求解器,建立座椅的C-NCAP鞭打工况的仿真分析模型,基于试验数据对仿真模型进行对标分析,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座椅的设计参数对鞭打假人损伤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过大的增加调角器刚度对假人颈部损伤无明显的改善,降低靠背刚度和头后间隙可以显著减小假人的NIC损伤值,加强座椅头枕杆强度可降低上颈部My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1s-dyna等有限元软件,通过模拟小客车的正碰过程.讨论小客车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变形情况、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以及车各部分在碰撞中吸收能量的分析,评估小客车的耐撞性,结合试验数据,分析正碰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同时提出小客车的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机械》2015,(11)
为研究转向架构架产生裂纹原因,建立转向架构架的有限元模型和客车动力学仿真模型,依据实际线路数据,对构架危险部位进行应力分析,对比不同惯性力下构架危险部位应力,讨论等效锥度和定位套间隙对车辆系统蛇行失稳的临界速度大小变化的影响,分析转向架出现裂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小客车保险杠低速碰撞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龙  金先龙  林忠钦 《机械》2002,29(3):6-7,24
在低速碰撞过程中,保险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保险杠低速碰撞的法规要求,应用显式动力有限元 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某型小客车的保险杠系统进行了低速碰撞仿真研究,通过对变形情况,速度,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该型保险杠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箱包DR-CT检测系统射线源快门无线控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射线源快门控制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法,阐述了箱包DR-CT检测系统的原理、控制子系统的结构及通讯软件设计.该射线源快门无线控制的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箱包DR-CT检测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其功能完全符合设计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台不仅能够测试汽车车身的强度、刚度以及抗撞性能,还可用于相当广泛的其他零部件的试验.试验台不但能测试侧门强度,实时计算并显示平均力、最大力和被测汽车所吸收的能量,而且采用图像测量法精确测量车身刚度,以评价汽车安全性,为研发提供可靠详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私人乘用车保有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儿童的乘车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如何保证儿童乘车安全的问题上,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无疑成为人们的首选.主要对具有复杂外形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由实物模型到CAD模型建立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介绍Imageware软件和UG软件在此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汽车座椅骨架质量较大的问题,对座椅骨架的结构、人机工程学、拓扑优化方法、镁合金的特点及加工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人机工程学以及座椅的基本要求对座椅坐垫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结合镁合金材料特点及压铸加工要求对座椅骨架进行再设计;最后应用ANSYS对改进后的座椅进行了静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座椅骨架比优化前的减重20%,优化后的座椅骨架满足座椅静强度要求;从而说明该拓扑优化方法可用于座椅骨架的结构设计,同时得到了新的座椅骨架模型.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DSZ32/900上承自行式移动模架和DXZ32/900下承自行式移动模架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特点以及特殊工况的施工适应性,并通过对这2种移动模架的使用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为工程建设单位提供可供选择的最优施工方案和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MTC钢丝绳安全检测仪的检测原理及现场应用,将该仪器用于流动式起重机在役钢丝绳的无损检测,确保了钢丝绳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壁面移动机器人吸附方式的种类、特点.对三种成熟的吸附方式(磁吸附,真空吸附和推力吸附)的典型机器人进行了列举分析,分析得出三种成熟的吸附方式只适应在大型壁面移动机器人方面的设计需要,并且每种吸附方式下的机器人只能应用在特定的工作场合.结合新世纪对壁面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的要求和成熟的吸附方式的存在局限性,提出随着MEMS加工技术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仿生微型机器人需要,以无噪音,适应各种材质壁面的干性粘合剂作为一种新型吸附方式和适应小型化、微型化机器人设计的吸附方式是今后壁面移动机器人吸附方式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