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CFD技术,采用Airpak软件,针对相同送风温度和速度,不同送风方式下的几种模型,利用Airpak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种气流组织形式对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舒适性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得的数据基本吻合,表明了Airpak软件模拟室内热环境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相同的送风参数、不同的送风形式下,室内空气品质是有很大不同;侧送下回送风方式的在工作区域的舒适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建立以办公室房间上送风、下回风的气流组织的三维模型,通过Fluent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给出室内不同送风速度、不同入射角度下的速度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状况。通过对不同位置的速度矢量图和温度云图的分析,得到了该室内较合理的气流组织,并依此来指导办公室内空调的设计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根据Fanger热舒适方程,分析了影响人体热舒适的因素;根据通风效率、能量利用效率,分析了室内气流分布.将夏季、冬季的机械通风方式分成4种,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室内气流进行模拟,模拟室内气流的速度、温度、CO2浓度分布,并应用模拟结果分析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的空气品质、人体热舒适及空调能耗情况,指出不同的气流组织形式与空气环境、能耗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冷风工况与热风工况的气流分布不同,送冷风的置换通风方式与送热风的上送下回方式能获得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和有效的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相同送风温度、送风速度,不同气流组织形式的几种模型,利用暖通空调专业模拟软件——Airpak模拟室内的速度场、温度场、CO2体积分数场和空气年龄,研究气流组织对室内空气品质和工作区内人体的舒适性的影响,并用能量利用系数指标对其设计效果进行评价.得出"在相同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速度下,置换通风方式的空气品质最好,能量利用系数也最大"的结论,为室内空调气流组织优化设计及舒适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调房间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人体持续说话散发气溶胶颗粒污染物的运动分布规律,探求空调房间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方法运用CFD-fluent6.2模拟软件对空调房间上送下回、顶送下回及下送顶回3种送风方式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不同送风方式下人体散发气溶胶颗粒的质量浓度分布及传播距离,房间换气次数对气溶胶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影响.结果顶送下回送风方式5次/h换气时气溶胶颗粒运动距离为1.5m,而10次/h换气时气溶胶颗粒运动距离为1.0m.结论相同换气次数下,顶送下回送风方式室内空气质量较佳.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室内同一位置污染质量浓度降低,颗粒物传播范围减小.对于顶送下回送风方式增大换气次数不能降低人体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以数值传热学和计算流体力学为基础,利用GAMBIT软件建立了三种典型气流组织形式(A同侧上送下回、B异侧上送下回、C顶送侧回、)的物理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分析比较了三种气流组织下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结果显示:A模型的热舒适感优于B、C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西安火车站候车厅内的热环境,利用CFD模拟软件Airpak对两种不同气流组织方案下(上送上回,上送下回)候车厅内速度场、温度场、热舒适性指标PMV及PPD的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不同方案下气流组织形式的特点。结果表明采用上送上回风形式下气流组织的均匀性更好,为今后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在空调系统优化设计以及气流组织预测等方面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高大空间建筑不同送风形式气流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irpak软件对高大空间建筑在上送风下回风以及侧送风下回风方式下的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分别分析两种不同送风方式下冬夏季的气流组织状况特点,提出高大空间建筑更适合的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方案下某影剧院观众厅的室内热环境.选用了零方程湍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首先验证零方程模型应用于高大空间气流组织模拟的准确性,再对比分别采用零方程模型与标准k-ε方程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的收敛时间,得出零方程模型工程效率更高的结论,然后采用零方程模型,分别对原气流组织方案和改进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两种方案的温度场和速度场云图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气流组织方案改进后,送风口使用散流器,回风口布置在观众厅后部,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研究也表明,用CFD技术分析影剧院观众厅的气流分布并提出优化方案是一种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的高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气流组织是汽车尾气检测仓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空调房间的空调设计参数,而且对整个系统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采用CFD技术研究了送风方式对室内空气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并对其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解算。得出了适合于汽车尾气检测仓的气流组织方式,从而为该检测仓的空调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亥姆霍茨函数论证了重力场中大气压下沼气和空气自由混合后,其混合物是非均匀的,并利用Fick定律和重力场中的压力分布函数求出了沼气浓度的分布函数;给出了用Chapman-Enskog公式计算沼气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的计算结果,并讨论了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关系;求出了呆滞空间沼气传质方程的解析解,据此阐述了沼气积聚的空间、时间概念;应用湍流混合理论分析了沼气层和风流相对运动的混合效应,并给出了最小混合风速的理论计算式。  相似文献   

12.
隧道轴向风流的形成与汽车活塞风作用、射流风机配置情况等密切相关。本文以某长大公路隧道为例,假定着火车辆堵塞行车通道致使上游车辆移动受阻,并考虑火灾爆发后60s实现交通管制,依次建立应急交通流模型、隧道轴向风速衰减控制方程,通过数值差分详细讨论了着火点位置、自然风速、行车速度、交通量、射流风机开启状况、交通管制等诸多因素对火灾初期隧道轴向风速衰减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空气侧换热器结霜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运行时,空气侧换热器表现结霜是影响其应用和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霜形成机理的分析,建立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空气侧换热器的结霜模型,分析了空气的温度,相对温度,迎面风速等对结霜的影响,得到了结霜量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析机结霜工况的性能及采取有效的除霜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办公室空调房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送风速度的条件下,室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并用能量利用系数指标对其空调效果进行了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增大送风速度时,室内气流流形变化不大,受冷空气的影响增大,相同位置速度增大、温度下降,而能量利用系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5.
矿井火灾引起节流和浮力效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风网中的风流视为一维可压缩流体的非定常流动,导出了矿井发生火灾时巷道内空气温度的计算式和空气非定常流动的运动方程,进而获得节流和浮力效应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算例,采用此模型,将使矿井火灾灾变时期风流状态变化过程的研究更接近实际,还可以自动将节流和浮力效应加入网络解算模型中。  相似文献   

16.
用传统的方法计算空调列车的室内气流组织,通常不能计算考虑太阳辐射引起室内负荷的再分配,计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首先由Monte-Carlo和Gebhart方法计算出了太阳辐射在各个壁面上的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空调列车气流组织数值模型的边界条件.采用双方程模型作为控制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与实验结果对照表明,数值计算所建的物理、数学模型及简化措施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地下KTV包间这类公共娱乐场所的室内空气品质.在不同季节,对某市3家地下KTV包间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CO2体积分数、氡、可吸入颗粒物和菌落总数进行测试并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家KTV包间室内空气品质均不乐观,1#,2#KTV包间的相对湿度、CO2体积分数、可吸入颗粒物、菌落总数和3#KTV包间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均超出相关标准.分析可知,新风量是影响地下KTV包间空气品质的最重要因素.可从合理安排新风量、优化室内气流组织、有效调节室内相对湿度、提高空调系统的过滤性能、减少室内污染源等方面,积极改善地下KTV包间的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某建材超市室内空气场形式进行数值模拟,预测了室内温度场、速度场以及浓度场,发现用散流器上送风,送风高度在5米左右时,送风温差在15K以上为宜,散流器垂直方向速度为3m/s时,人员的活动范围内的速度基本符合0.3m/s的要求,有污染物挥发时,通风安全系数应不小于9。验证了空调室内气流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高度类似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非等温平行流下吹吸式通风系统的流场与污染物扩散规律,采用CFD的方法模拟典型三维一吹一吸两侧中心对称排布的吹吸式通风系统。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得知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当流场中送风速度一定、射流与环境空气存在温差时,随着温差增大,阿基米德数增大,轴心速度快速递减;轴心温度沿着吹吸流场方向下降;涡流中心先增高后降低。污染物扩散方面,当送风温度接近环境温度时,系统吸收污染物的能力最好。当射流与环境温差一定时,流场中送风速度增大,阿基米德数减小,轴心温度先增大后减小,流场的涡流中心向上偏移程度减小。可见,增加送风速度有利于系统的污染物吸收,减少污染物逃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