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薄膜几种重要力学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利用X射线应力分析技术和应变电测法测量附着膜的等效应力——等效单轴应变、屈服强度和加工硬化指数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得一种厚度为2.5μm的TiN膜的务件屈服点σ0,1和σ0.2分别等于4.2GPa和4.4GPa,加工硬化指数72为0.36;对于一种厚度为2.4μm的铜膜,得到σ0.1-328MPa,σ0.2—415MPa,n=0.62。利用无应变剥层技术逐层剥离薄膜,同时测量基片曲率半径的变化,由此测得了一种厚度为2.3μm的TiN膜的残余应力沿层深分布。用新建立的一种利用X射线应力分析法测量薄膜泊松比的技术,测出一种TiN膜的泊松比等于0.27。给出了测量陶瓷膜的杨氏模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聚苯胺/金属氧化物复合导电薄膜,通过添加TiO2,Ai2O3等金属氧化物粒子可改善导电薄膜材料的电导率和热稳定性,对于不加入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薄膜材料热处理温度在80℃以上将使其导电性降低,而对于加入TiO20.15g的试样其80℃热处理后的电导率则上升至1000S/m.  相似文献   

3.
几种共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对共聚型聚酰亚胺薄膜的摩擦学研究报道较少,为了对其摩擦学应用提供试验依据,以均苯四甲酸酐、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利用具有不同组成的2种二胺的混合溶液与以均苯四甲酸酐进行反应,通过2步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共聚型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热分析仪考察了聚酰亚胺薄膜的热稳定性,用DF-PM型动静摩擦因数精密测定装置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由邻苯二胺以及邻苯二胺含量较高的混合溶液与以均苯四甲酸酐反应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由其他物质制成的聚酰亚胺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龚朝阳  罗学涛  张颖  程璇  张莹 《真空》2006,43(5):19-22
复合薄膜材料由于具有传统复合材料和薄膜材料两者的优点,正成为复合材料的重要分支而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它可以把各层薄膜材料的优异性能结合起来,从而克服各自的弱点,达到特定的应用目的。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十年来复合薄膜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和常用表征手段并总结了目前复合薄膜材料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塑料材料不断的发展,塑料包装材料在商品包装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复合而成的薄膜以其优良的阻隔性,耐化学性,耐高温低温性及力学性能等综合优势,广泛地应用于食品、肉类、海鲜、粮食及化工产品领域。复合薄膜的热封性能也再度成为备受关注的关键指标之一,生产厂家对产品密封性能要求变得更为严格,对复合薄膜的热封合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方茜  黄峰  陈江风  秦宇 《材料导报》2013,27(8):44-47
采用磁控溅射法,通过控制其中Si薄膜的溅射时间,在铜箔集流体上沉积了4种不同Si厚度的Si-Al-Si夹层结构复合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谱仪(EDS)分析样品表面形貌和结构。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和慢循环伏安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作为锂二次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Si溅射时间的延长,复合薄膜首周放电容量增加,不可逆容量损失也增加;Si-Al-Si复合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随着Si溅射时间的延长而变差,但与纯Si薄膜相比,Al的加入明显降低了首周不可逆容量损失,改善了Si薄膜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全粉为主要原料,经糊化、增塑、共混、交联后制备生物降解复合薄膜,研究了原料配比对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并由红外光谱分析了薄膜的结构。结果表明,增塑剂分子与玉米粉中的羟基作用,改善了其热塑性能;玉米粉含量为60%时,控制甘油和尿素的量分别为玉米粉质量的0.2和0.25,通过适度交联,薄膜的拉伸强度可基本达到薄膜包装材料的要求,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利用熔融挤出法制备出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薄膜,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对复合薄膜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在聚乙烯醇薄膜中分散均匀,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加入可使聚乙烯醇薄膜的熔融温度降低10℃左右,热分解温度提高30℃,断裂伸长率提高为原来的142%,耐水性提高为原来的2.4倍,且当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添加量在0.3%以上时,聚乙烯醇薄膜材料在200 nm~280 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透过率均为零。  相似文献   

9.
以聚乙烯(PE)薄膜为基材,通过表面处理,采用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制备导电涂料,利用丝杠涂布制备了在可见和中远红外都有较高透过率的透明导电薄膜。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IR)、四探针等分析PE导电薄膜的透光性和导电性。结果表明,表面改性有效提高导电层溶液的铺展性;当紫外光固胶CBU225质量分数为20%,导电层溶液中含有质量分数5%二甲基亚砜时,制备的PE导电薄膜表面电阻为8640Ω,在550nm的透过率为75.8%,红外透过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对低密度聚乙烯与乙醇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超高压对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以及超高压作用下薄膜与食品模拟物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低密度聚乙烯包装袋为研究对象,以体积分数为10%和95%的乙醇作为低密度聚乙烯包装内的食品模拟物。在超高压装置中,分别进行压力为200,300,400 MPa,保压时间为5,15 min,介质温度为20,60℃的处理,放置7,14,21 d后检测膜的结构和性能变化,以及内容物的不挥发物总量变化。结果压力和温度的提高会使链段运动增强,导致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结晶度变大,同时拉伸强度也变大,但并不显著;压力与氧气透过率的变化成反比,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内容物的低密度聚乙烯,其氧气透过率低于体积分数为10%的;内容物的含量对不挥发物总量也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含量越大,不挥发物的总量越低,迁移量越小。结论压力、温度和内容物含量的变化都会对低密度聚乙烯和乙醇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白泽清 《包装工程》2018,39(9):92-95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啤酒易拉罐中苯酚和双酚A迁移量的方法,应用于市售易拉罐啤酒污染物的检测。方法选用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为食品模拟物,在迁移温度为60℃,迁移时间为10 d的条件下开展迁移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对迁移样液进行检测。结果在文中的试验方法下,苯酚和双酚A在7 min内可实现完全分离,方法的检出限(LOD)分别为6.0和1.5μg/L。苯酚在20~4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双酚A在5~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通过对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苯酚回收率为90.0%~98.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6.2%;双酚A回收率为84.0%~102%,RSD为3.2%~5.3%。将该方法应用于7种易拉罐啤酒中苯酚和双酚A迁移量的检测,结果均未检出苯酚,双酚A检出量在6.9~14.8μg/kg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能够满足啤酒易拉罐中苯酚和双酚A迁移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淀粉基塑料购物袋的理化性能表征,了解淀粉基塑料购物袋使用特性,为改善淀粉基塑料购物袋使用性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热重分析(TG)、热机械分析(TMA)等手段对淀粉基塑料购物袋的淀粉含量及耐热性能进行分析,借助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淀粉基塑料购物袋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以及利用霉菌培养、总迁移行为探究等方法对淀粉基塑料购物袋霉变程度、卫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样品A、B、C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5.72%、23.97%、30.36%,耐热性能比传统PE塑料袋要低;淀粉基塑料购物袋的拉伸强度随淀粉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断裂伸长率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总迁移量结果随淀粉含量增加而增大,但经三氯甲烷处理后均低于限量要求;淀粉基塑料购物袋不适宜盛装酸性和低乙醇类食品。结论 通过对淀粉基塑料购物袋深入研究,发现淀粉基塑料购物袋在力学性能、总迁移量、霉变程度存在缺陷,望研究者们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入手,改善淀粉基塑料购物袋的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返青箬叶中铜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评估其食品安全风险。方法 将返青箬叶置于不同食品模拟物中,在100℃下保温24 h,使其中的铜向食品模拟物充分迁移,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返青箬叶在迁移模拟试验前后铜的含量,并计算迁移量,以分析迁移规律。结果 返青箬叶中的铜在50 g/L碳酸氢钠溶液中未发生迁移,在其他5种食品模拟物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在大豆油中的迁移量最大。当五水硫酸铜浸泡液的质量浓度为5 g/L时,所制备的冷冻返青箬叶和冷鲜返青箬叶中的铜含量分别为1 119.2、548.2 mg/kg,向大豆油中的迁移量分别为6.1、2.8 mg/L。返青箬叶中的铜含量越高,铜向食品模拟物中迁移的量越大。结论 除碱性食品外,将返青箬叶用作食品内包装材料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冷冻返青箬叶的风险远高于冷鲜返青箬叶。  相似文献   

15.
Six decades of research on ZnO has recently sprouted a new branch in the domain of 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ies. Highly resistive and c-axis oriented ZnO thin films were grown by us using d.c. discharge assisted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on Pt/Ti/SiO2/Si subst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sistive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films were studied in the top-bottom configuration using current-voltage measurements at room temperature. Reliable and repeated switching of the resistance of ZnO thin films was obtained between two well defined states of high and low resistance with a narrow dispersion and small switching voltages. Resistance ratios of the high resistance state to low resistance state were found to be in the range of 2–5 orders of magnitude up to 20 test cycles.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was found to be dominated by the Ohmic behaviour in low resistance states, while Poole-Frenkel emission was found to dominate in high resistance state. The achiev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stive switching in ZnO thin films seem to be promising for nonvolatile memor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采用硫化法制备出具有多晶结构的光吸收层CuInS2薄膜,研究了硫源处N2流量对CuInS2薄膜微结构的影响。利用SEM和EDS观察和分析了它们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采用XRD表征了薄膜的结构。结果表明:N2流量增大到600ml/min制得具有黄铜矿结构且沿(112)晶向择优生长的CuInS2薄膜,晶粒尺寸为230nm。  相似文献   

17.
不挥发铁电存储器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铁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并可由外电场反转,因此可以构成一种不挥发存储器.铁电薄膜与半导体集成,产生铁电随机存储器,并将成为存储器技术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19.
运用Tollenar-Ernst模型,通过IGT实验得出了三色油墨在4种不同纸张上的最大墨层厚度;并通过图像的1-bit tiff文件和墨层厚度计算出了所需专色油墨的墨量;实际生产验证表明,基于Tollenar-Ernst模型的专色油墨墨量计算的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