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以电池为动力的内装红外光谱装置诱饵。这种红外辐射诱饵可以机载空投也可以在地面布设。它的外壳为球形或多面体密封壳体,内装有红外诱饵投放控制电路系统,红外辐射光源安置于壳体四周,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可以诱骗装备有夜视仪的敌人。  相似文献   

2.
红外诱饵的有效辐射是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本文就如何提高红外诱饵在3—5μm波段的选择辐射的三种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面源红外诱饵技术特性及材料组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馨 《光电技术应用》2007,22(3):11-13,39
介绍了国外2种典型面源红外诱饵的技术特征,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制导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面源型红外诱饵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干扰模式,分析了面源型红外诱饵的光谱辐射特性、辐射对比度、辐射时间特性和辐射面积特性,探讨了2类主要面源型红外诱饵材料的化学组分及燃烧辐射特性等.  相似文献   

4.
从镁/聚四氟乙烯/氟橡胶(MTV)红外诱饵的燃烧辐射机理入手,描述了镁/聚四氟乙烯/氟橡胶(MTV)红外诱饵的红外辐射特性,给出了光谱辐射特性曲线,对MTV红外诱饵的对抗特性及其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拓展光谱辐射范围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提高红外诱饵3—5μm选择辐射的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外诱饵的有效辐射是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本文就如何提高虹外诱饵在3—5μm波段的选择辐射的三种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红外诱饵弹以其能够产生很强的红外辐射和同飞机具有相似的红外光谱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对抗红外制导导弹,而双色制导武器却对红外诱饵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着重研究红外诱饵的紫外辐射特性,并根据双色制导武器的特点,对利用烟火技术干扰双色制导武器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使用烟火技术干扰双色制导武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红外成像制导导弹,面源红外诱饵是一种效费比较高的干扰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有效干扰,面源红外诱饵的红外辐射特性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文中分析了面源红外诱饵的干扰有效性,对光谱特性、辐射强度、时域特性、辐射面积等红外辐射特性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实例,为面源红外诱饵的设计和考核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机载红外诱饵弹干扰效果的评估及其评估方法,是根据导弹的运动轨迹,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运动轨迹,红外诱饵弹在空中的红外辐射强度及其运动轨迹,建立了评估红外诱饵弹的干扰效果的数学模型,列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一些干扰效果的评估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雷达电磁诱饵不能诱偏加装红外制导导引头反辐射导弹的问题,提出了雷达红外诱饵弹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方法,分析了雷达红外诱饵弹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红外诱饵弹对抗反辐射导弹的效能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效能模型,对红外诱饵弹在实际中的运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飞机的红外辐射特征,并以飞机红外诱饵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非平衡流场的研究为基础,对诱饵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相似的飞行条件下,具体计算了飞机和诱饵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对比了二者的红外辐射特性,特别是在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两个波段上.为实现对飞机真假目标的识别,尤其是红外双波段识别,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机载红外诱饵弹干扰效果的评估及其评估方法,是根据导弹的运动轨迹,飞机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其运动轨迹,红外诱饵弹在空中的红外辐射强度及其运动轨迹,建立了评估红外诱饵弹的干扰效果的数学模型,列出了在不同条件下的一些干扰效果的评估值。  相似文献   

12.
目标与诱饵红外特性及其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研究了弹头目标和诱饵的红外特性及其识别问题.首先给出了弹头目标和诱饵识别技术的基本处理流程;然后,在分析空间物体的红外辐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物体的红外成像模型,在分析目标和诱饵的特征及特征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用作弹头和诱饵识别的几个主要特征:红外辐射特征(包括温度、材料和灰度变化率)、运动特征和形状特征等;最后在基于各个特征的初判决的基础上,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层的融合得到综合判决,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地物环境对红外诱饵弹散射特性建模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诱饵弹的工作特点,依据其空时域分布特性,建立了诱饵弹的红外辐射模型;根据红外诱饵弹辐射与环境目标的作用机理,利用双向反射率函数(BRDF)建立目标表面面元的散射特性模型,实现了目标表面面元接收诱饵弹的辐射在观测方向产生的辐射亮度计算;并基于OGRE的红外场景仿真平台,对诱饵弹发射前后地物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了发射诱饵弹后不同时刻诱饵弹辐射对地物环境的影响效果,这对红外诱饵弹研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外诱饵干扰弹是常见的影响导弹命中精度的干扰手段之一,对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抗红外诱饵干扰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对红外诱饵干扰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建模,通过计算能量质心位置建立了雷达,红外双模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设计了一种抗干扰方法,提出一种通过辐射能量和角度偏差方程进行红外诱饵干扰检测的方法.仿真分析表明: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使用该抗干扰方法能够以超过90%概率检测红外诱饵干扰,跟踪精度高,脱靶量小,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面源型红外诱饵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随着红外成像制导抗干扰性能的增强,促进了红外诱饵技术的发展,面源型红外诱饵是一种有效对抗红外成像制导的手段,通过对面源型红外诱饵燃烧单元空中分布和辐射特性2方面的研究,构建了面源型红外诱饵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6.
红外诱饵弹是红外对抗中最常用的一种干扰装备,以隐真、示假为目的,起到迷惑和干扰的作用。通过分析红外诱饵弹干扰红外制导导弹的机理,建立了红外诱饵弹的运动模型和辐射模型。根据机载红外诱饵弹干扰存在的不足,综合干扰对象、诱饵投放时机、方向、齐射数量、时间间隔和飞机规避等因素,研究得到红外诱饵弹的作战使用方法。从而为飞机对抗红外制导导弹打击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充分发挥机载红外诱饵弹的作战效能,增强飞机的战场生存力。  相似文献   

17.
由于拖曳式红外诱饵的运动和辐射特性与载机密切相关,如何建立拖曳式红外诱饵的干扰仿真模型,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拖曳式红外诱饵成为飞机红外对抗中的难题。采用拖曳线的等距约束模型,建立了拖曳式诱饵的运动模型。根据拖曳式红外诱饵的干扰机理,建立了其红外辐射模型。将拖曳式诱饵模型加入到飞行器红外对抗仿真平台之中,反映了由攻击机、导弹、拖曳式红外诱饵和目标机组成的复杂系统空中运动的物理特性和随机特性。密切结合诱饵性能和所干扰导弹的性能,经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到了拖曳式红外诱饵技术与战术相融合的最佳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红外诱饵干扰空空红外导弹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空空红外导弹攻击仿真模型,红外诱饵干扰仿真模型,红外诱饵干扰环境模型,确定了干扰仿真算法,完成了红外诱饵干扰空空红外导弹仿真。  相似文献   

19.
面源红外诱饵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外成像导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之对抗的面源诱饵随之诞生。根据面源红外诱饵的干扰原理,结合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工作原理、抗干扰方法,以美国MJU-50/B面源红外诱饵为基础,建立了飞机、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机载面源红外诱饵的运动和红外辐射模型,实现了面源红外诱饵空中对抗的仿真,总结分析了机载面源红外诱饵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动力型诱饵具有与飞机平台更相似的运动特性,可以提高对抗具有速度特性识别的制导导弹的能力。动力型雷达诱饵可以提高对抗脉冲多普勒(PD)雷达制导导弹的能力,动力型红外诱饵较传统红外诱饵,可提高对抗具有运动特性识别的红外制导导弹的能力。介绍了国外动力型诱饵的技术研究和装备现状,为对抗先进制导导弹干扰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