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2Cr13钢三点弯曲缺口试样缺口顶端张开位移的估计方法,通过缺口顶端局部应力应变计算,明确了弯曲加载条件下缺口顶端工程裂纹启裂条件,并指明了裂纹启裂长度,这对叶片的安全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中启裂韧性的理论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均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发电设备中关键部件汽轮机转子的抗裂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温度550℃下,用直流电位法进行了紧凑拉伸试样的裂纹启裂和扩展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得到了蠕变裂纹扩展的断续模型;得到了在高温蠕变条件下,描述裂纹启裂和扩展的合理参数;提出了“临界应变准则”,对估算汽轮机转子的工作寿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和分析叶片所承受的高,低周载荷的基础上,建立了叶片的疲劳截荷谱,研究了影响叶片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并对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用改进的局部应力应变计计算叶片代周和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模型,方法和软件,这种模型和方法可以计及叶片表面状况,腐蚀疲劳,材料晶粒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和分析叶片所承受的高、低周载荷的基础上,建立了叶片的疲劳载荷谱,研究了影响叶片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并对局部应力应变法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用改进的局部应力应变法计算叶片低周和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模型、方法和软件,这种模型和方法可以计及叶片表面状况、腐蚀疲劳、材料晶粒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30Cr2MoV转子钢在不同温度下应变控制的恒幅低循环疲劳特性,测定了表征材料低循环疲劳特性的基本参量.给出了材料的真应变和循环寿命、虚拟应力和循环寿命以及循环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影响低循环疲劳寿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使用该材料的调峰机组汽轮机转子的疲劳设计和寿命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轮发电机组关键螺栓的安全状态对机组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顶盖螺栓疲劳断裂及其寿命预测的问题,该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材料的S-N曲线,通过名义应力法、局部应力应变法和有限元方法,分析评价顶盖螺栓的疲劳性能,并对顶盖螺栓所受交变荷载的应力幅值和平均值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联接螺栓在机组启停机及甩负荷工况下,单次损伤率最大为2.55×10-15,螺栓损伤微乎其微,顶盖螺栓在规定使用年限30年里不会发生疲劳断裂;交变荷载的应力幅值对螺栓疲劳寿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51-50-1型汽轮机转子本体中心孔处缺陷,基于应变能密度理论,用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对缺陷进行了安全性评定和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该缺陷不会引起一次性断裂且缺陷的有效疲劳扩展寿命Ne=1938次。  相似文献   

8.
汽轮机末级905mm叶片疲劳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叶片机组的安全可靠性,需准确确定其激振力、振动特性、动应力及疲劳寿命等并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改进的局部应力应变法,考虑机组启停循环、振动应力、腐蚀环境、叶片表面加工、缺口应力集中等因素,对905mm叶片的低周和高周疲劳寿命进行计算分析与评价。研究了叶片近根部附近出汽侧水蚀缺口状态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及机组调峰运行和非调峰运行时905mm叶片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
刘付滨  曹雷生  方锐  李文杰 《黑龙江电力》2003,25(4):271-273,276
通过对牡丹江第二发电厂1号高压除氧器宏观和无损探伤检查、应变测量、有限元应力计算、应力评定、疲劳寿命估算、缺陷评定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该除氧器产生裂纹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焊接转子是核电汽轮机低压转子的必然选择,而焊接导致的残余应力可能影响转子的疲劳寿命。文中考虑焊接过程的马氏体相变,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汽轮机焊接转子窄间隙埋弧焊接头的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对局部疲劳寿命的影响,得到了与实测残余应力相吻合的结果。研究发现:焊缝部位内、外表面的轴向残余应力均为压应力,且环向残余应力高于轴向应力。与无残余应力情况相比,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内外表面的高周、低周疲劳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在此区域内,焊接残余应力增大疲劳裂纹扩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转子疲劳-蠕变损伤的非线性损伤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9,他引:8  
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往往要在高温、复杂应力情况下工作,易产生裂纹萌生。除疲劳作用外,蠕变在转子的寿命损耗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一般低周疲劳约占转子总寿命的80%,而蠕变则占转子总寿命的20%。事实上,对汽轮机转子而言,疲劳和蠕变往往是同时发生并存在着相互的作用。该文采用非线性损伤力学模型估算了国产600MW汽轮机高压转子在实际启停功况下的疲劳-蠕变寿命,考虑了疲劳与蠕变的耦合作用以及多轴应力的影响,并与当前汽轮机疲劳—蠕变寿命估算普遍采用的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连续损伤力学模型正确地反映了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以及损伤演化的非线性机制,其分析结果比现行理论方法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改进的局部应力变法,计及叶片表面状况,腐蚀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665,680,851等叶片的低周和高周疲劳裂纹生寿命等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了计算考核和分析,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弯管在内压及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弯管是锅炉承压系统的薄弱环节,电站中常因弯管的裂纹和爆管而造成损失,甚至造成重大事故。弯管的蠕变裂纹多起源于拉伸区外壁,而应力腐蚀裂纹则多起源于中性区内壁。尽管弯管裂纹的原因十分复杂,但裂源点存在着最大局部应力是导致弯管寿命远低于直管的主要原因之一却是可以肯定的,因而研究弯管应力成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张学延  黄秀珠 《热力发电》1994,(6):12-17,23
本文在借鉴外汽轮发电机组大轴材料的扭转疲劳寿命曲线的基础上,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和累积疲劳损伤准则估算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转疲劳,并依此编制了计算程序,还应用该程序对国产某台200MW机组在发电机端部短路,非同期并列等恶劣工况下轴系某些薄弱部件进行了疲劳寿命损耗估算。  相似文献   

15.
张厚俊  冯志勇 《中国电力》1994,27(5):20-22,51
在对乐平电厂4号炉汽包下降管角焊缝进行探伤,有限元应力计算,现场应力测定,焊缝材料断裂韧性及裂纹扩展速率测定,应力强度因子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下降管角焊缝缺陷的断裂力学破坏模型和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并作出了相应的安全评定计算和疲劳寿命估算。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在目前的工况和设备条件下,现有的缺陷尚未危及设备安全,该设备可以继续运行。同时根据剩余疲劳寿命计算结果,给出了允许的剩余升停炉次数及熄火次数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改进的局部应力变法[1],计及叶片表面状况、腐蚀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665、680、851等叶片的低周和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等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了计算考核和分析,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对电厂用关键材料P91钢在546℃下进行应力控制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研究,分别对滞回线,全应变范围,平均应变和非弹性应变进行分析和讨论。基于应力控制蠕变-疲劳交互实验特点,考虑了上下保载时间对寿命的影响,采用改进型的频率修正法对P91钢进行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控制下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使P91钢呈现兼有循环蠕变与静蠕变的失效形式,随着循环数的增加,滞回线向右移动:非弹性应变影响了蠕变-疲劳交互寿命,其增长速率随着材料寿命的减小而增大。寿命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95%的数据点落于2倍误差带范围之内。研究结果为P91钢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动叶水蚀疲劳寿命分析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提高汽轮机湿蒸汽级叶片的可靠性,预防电厂中汽轮机叶片的水蚀疲劳断裂,基于动叶通道中水滴运动、撞击叶片表面速度分布以及液固撞击等效应力,采用合适的疲劳始裂寿命计算公式和非线性疲劳累计损伤准则,建立了叶片水蚀疲劳寿命分析模型。详细分析了某汽轮机湿蒸汽级动叶片的水蚀疲劳特性,获得了其水蚀疲劳的门槛速度,这一速度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获得了该动叶片在不同汽轮机运行工况下水蚀疲劳的状况,疲劳初始裂纹发生的部位和时间。文中建立的叶片水蚀疲劳寿命分析模型可以定量地计算水蚀疲劳寿命,为分析、预防水蚀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应变因子和应变量作为控制参量,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处理,拟合出带有存活率、置信度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解析表达式,用以估算构件的低周疲劳寿命。这种方法可靠、安全、便利,也适用于高周疲劳和裂纹扩展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0.
李颖 《发电设备》2004,18(4):186-189
对300MW汽轮机承受高温、高压和频繁启停的部件,包括主汽阀阀壳和高、中压汽缸进行了强度计算及寿命评估。考核了其安全性和蠕变寿命损耗,以及在启停过程中由于交变应力而造成的低周疲劳寿命损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