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家庭"这一概念,承载了传统PC厂商,消费电子厂商,软件厂商,甚至是电信运营商们太多的期望.当全球数字家庭市场逐步起飞时,中国数字家庭市场也终于启动了——2006年被誉为中国数字家庭元年.  相似文献   

2.
从数字家庭市场的定义、智能终端与智能家电市场、智能家居与组网设备市场以及数字家庭应用服务市场四个角度,详细分析了目前的数字家庭市场。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数字家庭智能终端与智能家电涉及网络互联互通、市场以及应用服务;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数字家庭即为信息产品+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数字家庭网络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宽带接入业务、智能家电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用户对家庭电子产品的监控和资源共享需求的上升,数字家庭网络的概念和应用受到电信运营业和IT、家电产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不同行业对数字家庭网络概念的理解,对数字家庭网络相关的关键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目前国际上数字家庭网络的市场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历经过去数年的市场沉寂,业者莫不殷切期盼新一代杀手级应用的来临,而数字家庭则可说是孕育这些新兴应用的最大温床.整体而言,数字家庭市场的成型及成熟与否,攸关电子产业各领域能否再重温当初由PC所带来的那种繁荣商机.虽然取道各不相同,但相信相关业者的目标皆是一致的,便是要极力在数字家庭的大饼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数字家庭的浪潮中趁势而上.  相似文献   

5.
“数字家庭”这一概念,承载了传统PC厂商、消费电子厂商、软件厂商,甚至是电信运营商们太多的期望。当全球数字家庭市场逐步起飞时,中国数字家庭市场也终于启动了——2006年被誉为中国数字家庭元年。那么全球趋势下的中国数字家庭市场现状到底如何?在今后3年究竟会有怎样的变化?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影音娱乐市场的起飞和政府"家电下乡"政策的积极推动,中国已继欧、美、日地区成为全球数字家庭娱乐产业最重要的制造与消费市场,CCBN 2009也成为中国数字家庭娱乐市场的重要展示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数字家庭”是目前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几乎所有的3C厂商都无不尽力将旗下产品推向“数字家庭”的范畴,数字家庭的浪潮已经汹涌澎湃,一时间各个厂商的数字家庭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力求在数字家庭市场捷足先登。  相似文献   

8.
数字家庭代表了信息产业向消费化发展的趋势。毫无疑问,数字家庭市场是一个充满商机和诱惑的市场,将成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新增长点。数字家庭的前提之一是数字家电取代模拟家电。在家电产品数字化的同时,计算机、通信设备、视听产品、家用电器等各种设备将实现互相识别、资源共享。数字电视和宽带通信网络不断发展,为消费电子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数字消费电子产品/芯片市场正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全球数字消费电子产品/芯片市场,它包括娱乐PC、数字家庭网络、数字电视、数码相机、可拍照手机/电视手机和DVD/可录DVD等。业内人士称,2005年将是数字家庭之年,将有各种形式的数字消费电子产品进入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随着通信市场趋于饱和,消费电子脱颖而出成为驱动半导体技术和市场发展的新动力。中国对高端电子消费品的需求日趋旺盛,中国的消费电子市场正在逐步成熟。中国市场上的消费电子产品正在从传统的电话、电视、电脑,向更高端更具娱乐性的产品扩展:游戏设备、PDA、数字电视、数字家庭多媒体中心和数字家庭网络等。  相似文献   

11.
姚钢 《电子设计技术》2006,13(1):116-116,118
日前,Intel和Microsoft针对中国市场联合发布了“数字家庭”产品攻势:大力推进3C融合,目标是取得中国数字家庭娱乐产业核心技术主导权。Intel中国区总经理Jane Price表示,Intel所倡导的中国未来数字家庭业务模式将以“Wintel”为核心,成立  相似文献   

12.
3C融合是未来IT、家电及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数字家庭随着3C融合的进程逐步兴起。数字家庭的兴起为多个产业提供动力,必将开创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3.
郑期彤  程宇 《电子设计应用》2006,(10):18-18,20,22,24,26,28,30,32
市场篇 据Gartner预测,2007年全球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高达1026亿美元。但目前,数字家庭网络市场仅处于从市场导入期向市场成长期的过渡阶段,业界还没有能够提出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Broadcom公司首席技术官兼董事会主席Henry Samueli表示:“到目前为止,所谓的数字家庭网络仍被禁锢于以Pc为中心的应用中。如今大多数的家庭网络主要是用宽带互联网进行连接和分享,能够实现互联的设备仅限于打印机、存储设备以及无线网络接入设备等。”但是,随着数字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渐实现,  相似文献   

14.
言论     
《世界宽带网络》2013,(3):20-20
目前数字家庭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众多,其中主要的几大制约因素包括:产业统一标准的缺失,互联网在带宽等方面的支持能力不够,应用模式和内容渠道的发展滞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等。特别是能够强烈吸引顾客的创新应用模式和作为数字家庭最终消费目的的内容服务渠道的不够完善,是目前数字家庭市场发展的最大短板。  相似文献   

15.
在促进信息消费过程中,普及数字家庭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36号文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家庭智能终端,推进数字家庭经济建设及数字家庭市场应用。详细介绍了厦门市创建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的举措,包括总体思路、工作目标、试点内容和特色等,并结合建设中的经验,分享了对数字家庭的若干观点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家庭概念的不断发展,转码技术也逐渐成为数字家庭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数字家庭中转码(Transcoding)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数字家庭的特点,指出在数字家庭中应用转码技术时应解决的关键问题,最后展示了转码技术在数字家庭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新潮电子》2008,(1):168-169
“2008年,东芝笔记本电脑将会位列国内市场销量前五名”,这是石渡敏郎先生在接受《数字家庭》专访时给记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为了达到2008年跻身五甲之列的战略目标,石渡敏郎定下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重视家用市场。  相似文献   

18.
“数字家庭”近两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根据In-Stat的预测,全球数字家庭市场收入将在2009年达到200亿美元,而增长最快的市场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预计到2009年约3700万个亚洲家庭将会使用家庭网络来完成他们的“数字家庭”应用。进入2005年,“数字家庭”在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在不同场合提起,产业链也已经初具雏形。但In-Stat认为,要想真正形成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中国数字家庭”生态圈,还缺少两个重要因素——规模化的客户,以及能够满足“数字家庭”深度应用的网络。谁才是“数字家庭”的主角?只有电信运营商才…  相似文献   

19.
数字家庭中的语音业务 在过去几年里IP电话有了非常巨大的增长,增长主要表现在语音IP电话上.语音IP电话在欧美市场都有非常快速的发展.语音IP电话能提供很多先进的服务项目,包括电话簿、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其中非常流行的是Skype.预计语音IP电话业务在今后几年还会有很大的发展,年均增长率在6%~7%.  相似文献   

20.
邬贺铨院士先后参观了数字家庭整体解决方案大赛展示区、数字家庭基地(东区)展厅、广州广联数字家庭产业技术研究院家庭网络实验室,并出席了由数字家庭基地举办的有关新一代宽带无线物联网的数字家庭产业发展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