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系统调查国内流通领域几种主要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对芝麻油掺入其它油品质后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找出了芝麻油掺伪检验的定性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2.
芝麻油掺伪通用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调查国内流通领域几种主要油脂脂肪酸组成的基础上,对芝麻油掺入其它油品质后脂肪酸组成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找出了要油掺伪检验的定性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植物油中提取高纯度DNA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油脂掺伪提供技术支撑。以芝麻油为材料优化了植物油DNA树脂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得到芝麻油DNA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油样用量4 m L,去油液为4 m L氯仿,裂解液为2.5 m L 1.4 mol/L NaCl,摇匀时间50 min,摇匀速度25 r/min。在此条件下,DNA提取效果最佳。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摇匀速度对提取DNA浓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植物油脂DNA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DNA为靶标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应用于食用植物油脂的转基因成分检测、纯度鉴定、掺伪检测等,植物油脂DNA的高效提取是此技术成功应用的前提.全面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植物油脂DNA提取的方法,并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蜂蜜产地来源和蜂蜜掺伪的辨别方法是当今许多国家和蜂产品生产相关部门研究的热点.针对目前国外应用理化方法、现代仪器分析以及生物免疫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对蜂蜜的产地、植物来源及掺伪辨别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国内缺乏快速鉴别花生油掺伪鉴别技术的现状,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纯花生油掺伪快速鉴别方法.实验分别配制了掺入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调和油的4类掺伪花生油样品共40个,纯花生油样品5个,采集样品近红外全谱,通过支持向量机技术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结果表明,选取径向基函数为支持向量机核函数,通过网格搜索和k折校验法确定核参数γ为1,惩罚参数c为1 024,建立纯花生油掺伪鉴别模型的识别率和预测率均达到10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花生油掺伪快速检测技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植物油脂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行业已应用于粮食检测、果蔬加工和肉制品加工等领域,为食品质量管理作出了较大贡献。从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植物油脂分类检测、品质分析以及掺伪鉴别三个方面的应用加以综述;并对近红外分析技术建模过程中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筛选了检测芝麻油的特异性显色剂,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建立芝麻油快速定性和目视定量测定方法.方法具有特异性强、快速、准确等特点.定性方法最小检出量为0.2%,目视定量实验误差为±10%.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植物油掺劣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检测标准滞后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三电极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MSP430F5529微控制器的植物油三电极电化学参数检测系统.该系统由三电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微控制器,以及上下位机通讯等模块构成.从电化学角度出发,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电极检测电路,在循环伏安电激励信号作用下,研究其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植物油掺劣比例的加大,响应曲线变化明显,循环伏安响应图可作为检测食用植物油掺伪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果汁饮料的真实性是评价果汁饮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主要介绍了柑桔类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掺伪检验内容及其掺伪检验方法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给饮料厂及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果汁质量控制提供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采用Rancimat法研究了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scorbyl palmitate)、BHA、BHT和TBHQ对冷榨油茶籽油、红花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氧化稳定性而言,冷榨芝麻油>冷榨花生油>冷榨红花籽油>冷榨油茶籽油;对冷榨油荼籽油而言,BHA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比TBHQ好;对冷榨红花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来说,AP、BHA和BHT的抗氧化效果均明显低于TBHQ的抗氧化效果.对于氧化稳定性很好的油脂(如芝麻油),AP、BHA和BHT在其中的抗氧化效果很差;就试验所用的4种冷榨油而言,TBHQ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效果,而AP的抗氧化效果均较差.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芝麻混合油和芝麻饼为原料制备芝麻木脂素,并研究木脂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芝麻混合油木脂素和芝麻饼木脂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74、0.13,说明芝麻混合油木脂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芝麻饼木脂素的能力弱.另外,采用Rancimat法测定芝麻木脂素对大豆油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芝麻木脂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并与VE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图像分形理论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识别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分形理论提取食用植物油红外光谱特征的算法.通过对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形维数的比较,达到区分不同光谱的目的,利用开源计算机视觉库OpenCV实现了食用植物油红外光谱分形维数的计算算法,以玉米油和芝麻油的红外光谱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实验表明:利用分形维数特征可以对玉米油和芝麻油的真伪进行很好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核桃油中掺大豆油的同步荧光光谱快速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展示了同步荧光光谱法在核桃油掺大豆油鉴别以及同步荧光法结合多元分析对掺假核桃油进行评价方面的应用潜力.获得同步荧光光谱的激发波长范围为250~700nm,波长间隔范围为10~100nm.核桃油和大豆油的等值同步荧光光谱相比较,发现在激发波长低于275nm范围内,核桃油具有特殊的荧光谱图.研究过程使用了51个以不同比例大豆油掺假的核桃油混合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对波长间隔为20、40、80nm的同步荧光谱图数据进行回归,实现对核桃油掺假情况的定量分析.本研究可以在2.5min内实现对核桃油掺大豆油比例在0.6%以上的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芝麻油中芝麻素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25 h;提取温度:50℃;提取溶剂浓度:纯甲醇;料液比1∶12(g.mL-1).  相似文献   

16.
确定了制备芝麻木脂素的最佳树脂为H1020型大孔吸附树脂,优化工艺条件为:室温,芝麻混合油中木脂素质量浓度1.54 mg/mL,吸附流速2.0 BV/h,解吸剂为体积分数为90%乙醇,解吸pH值4.2,解吸流速为1 BV/h.在此条件下,芝麻木脂素回收率大于65%,产品中木脂素总含量(以芝麻素计)达到85%.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制得木脂素的主要成分为芝麻素、芝麻林素和松醇素.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认为钼蓝分光光度法适合于生物柴油中微量磷含量的测定。优化了实验条件,用直接定容取代定容后再分取,使样品的用量减少至原来的1/5,样品炭化和灰化等处理时间大大缩短,使整个分析时间缩短约1 5h。用KOH为催化剂,以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花生油和麻油为原料合成了6种生物柴油。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它们的磷含量,结果表明当6种植物油采用碱催化制成生物柴油后磷含量显著降低,都小于5mg/kg,能满足德国生物柴油中磷含量小于10mg/kg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