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立式金属罐罐底变形对容量计量的影响及消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丁  葛严富 《计量技术》1995,(10):32-34
本文从罐的计量特性出发,分析了罐底变形对容量计量产生的影响,结合我国目前的用罐和建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消除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大连某港口公司1号罐区的3座大型立式金属计量罐在进行贸易交接时多次发生差量.其公司内部多次组织自查仍未找出原因.故该公司委托我站帮助分析解决。我站采用容量比较法进行检定.最终查明罐底沉降是造成此类贸易交接差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佟贵新  郑鹤  赵克 《中国计量》2015,(4):112-113
<正>立式金属罐产生计量差量的原因很多,其中立式金属罐在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施工中产生罐底变形是计量差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立式金属罐因地基基础及罐体建造过程中焊接方法、工艺过程的选择而造成罐底变形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正>立式金属罐浮顶与罐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变形问题,对立式罐计量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而浮顶罐容量计量往往只凭借经验数据,准确度较差,会造成对内对外贸易计量交接数据混乱。传统的浮顶质量测量方法(几何测量法、容量比较法、浸液深度法、图纸法)和底量测量方法(几何法、倒液法、双液法)均是离线测量,在对大型浮顶罐进行周期检定,用已标定的金  相似文献   

5.
《中国测试》2016,(5):38-41
通过建立立式金属罐的罐底有限元模型,提出罐底标高修正法和附件修正法,减少立式金属罐装油后罐底变形对容量计量的影响,提高贸易计量交接的准确性。对容量为5 000 m3的立式金属罐,分别采用容量比较法与几何测量法进行测量试验分析;通过采用罐底标高修正和附件修正两种方法对几何测量法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并与容量比较法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两种修正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杨海鹏 《硅谷》2011,(20):148-149
储油罐是存储液态石油的重要设备,罐底板的检修是储罐施工的重要环节,对罐底检测、几何形体检测、腐蚀检测、罐底技术评定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如何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及罐底板变形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控制底板的变形。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立式金属罐中 ,绝大多数的罐底被设计成中间高四周低的锥状底。这种罐底的罐底量计算已在JJG168 -1987《立式金属罐容量试行检定规程》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然而 ,有些企业根据自身的仓储及收发作业特点 ,将罐底设计制成平面斜坡状罐底。这种罐底经过一个检定周期(三年)的运行后 ,罐底无明显变形 ,比较适合用几何测量法计算罐底量。为此 ,下面对理想圆柱罐斜坡底底量计算分析如下。一、已知及假定条件1 第一圈板围成的圆柱半径为R;2 罐底为一倾斜平面 ,其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3 罐底内无任何附件 ;4 以罐底…  相似文献   

8.
针对球形储罐计量检定中,依靠检定人员目测估计罐底中心定位并用水平尺、钢直尺等工具组合测量零位修正值,费时费力且误差较大等问题,本文设计了球形储罐罐底定位及零位修正测量仪,通过该仪器可解决罐底定位问题和零位修正值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平均频谱的储油罐罐底腐蚀声发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声发射(AE)罐底检测过程中传统分析方法无法准确判断储油罐罐底腐蚀区域腐蚀程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平均频谱的储油罐罐底腐蚀声发射特征分析方法,用于判断储油罐罐底板腐蚀类型.该方法利用平均值原理,分别求出罐底板不同腐蚀区域的平均频谱,再通过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该区域的平均波形,以此来表征腐蚀区域占主导地位的声发射信号特征.为了验证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现场储油罐检测实验,实验过程中应用护卫传感器屏蔽罐内噪声干扰.实验结果表明,护卫传感器可以有效屏蔽大量罐内噪声信号,使定位结果更加准确.应用护卫传感器所得到的定位结果与开罐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获得准确的声发射定位结果的前提下,应用基于平均频谱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腐蚀类型,进而准确判断出罐底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0.
参照高度是计量罐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油品液位测量的准确性有着密切关联。通过对计量罐参照高度变化,以及多座计量罐贸易交接中罐底沉降数据的理论研究分析,总结出参照高度变化的多种原因,并提出消除其对计量交接准确性影响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