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地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族文化内涵深厚地区的特质展开西北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研究,并以甘南地区小城镇木耳镇为实践对象,提出保护地域文化、发扬民族特色、打造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小城镇的规划、建筑、建造策略,以期重塑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镇风貌,促进城镇健康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源于当代中国小城镇形象趋同的现实问题以及“安徽霍山县佛子岭城镇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中的若干理论、实践问题的思考,从地域文化传承的视角.探讨运用城市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路线来建构小城镇的形象特色。认为:地域文化是城镇与生俱来的生命基因。是城镇形象特色生成、建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关键是确立城镇形象特色的生成、发展与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城市设计命题。以及在此命题下的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市设计形态空间要素的发掘、提炼、重构与文化、艺术、时空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风貌设计是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塑造城镇形象、体现城镇个性、打造城镇特色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既是风貌设计重要的设计元素,又是风貌设计的灵魂。在风貌设计中再现与延续地域文化,紧紧抓住认知、提炼、表达三个环节,并且要在空间的营造、尺度的选择和公众的参与上予以重点体现。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风貌设计是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塑造城镇形象、体现城镇个性、打造城镇特色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既是风貌设计重要的设计元素,又是风貌设计的灵魂.在风貌设计中再现与延续地域文化,紧紧抓住认知、提炼、表达三个环节,并且要在空间的营造、尺度的选择和公众的参与上予以重点体现.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风貌设计是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塑造城镇形象、体现城镇个性、打造城镇特色的重要手段。地域文化既是风貌设计重要的设计元素.又是风貌设计的灵魂。在风貌设计中再现与延续地域文化.紧紧抓住认知、提炼、表达三个环节,并且要在空间的营造、尺度的选择和公众的参与上予以重点体现。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小城镇历经自发生长的过程,其城镇空间、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在长期的互动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形成和谐共生的山水林田城村有机整体,而上一时期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对这种联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品质提升、区域城镇体系完善和城乡关系平衡等当下重要的城市发展命题之下,从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视角认知每个小城镇独有的特色,并将其通过城市设计手段固化在城市空间中,从而形成与本土环境和文化相融共生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青海省贵德县中心城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介绍了从认知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入手,以城市设计的方法对自然—田园—城镇的有机整体关系进行保护和发展,从而形成完整统一、具有"本土"特征城镇空间的小城镇特色空间营造路径,具体包括研读环境本底肌理和城镇发展脉络,谋求自然、城镇、乡村并行生长的总体空间布局,营造延续自然乡野脉络的城市公共空间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闫莉 《城乡建设》2016,(1):53-55
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的桥梁,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干篇一律的城市建筑设计风格会影响小城镇建筑设计文化的体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小城镇的原始面貌出现了个性减弱、文脉消失、文化割裂等情况.小城镇建设设计应该不仅仅着重于发扬传统文化,还要致力于结合现代建筑新理念,结合小城镇的文化特色、地域风情,使小城镇恢复文化生机和活力,以促进小城镇建筑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小城镇建设设计中文化理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小城镇保留了各地文化特色,城镇规划通过对城镇物质空间演变的控制直接影响小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本文通过南岳古镇三街整治规划设计,探讨地域文化在小城镇规划中的作用和实施,使小城镇规划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关于综合性公园景观设计中文化表达方式的几点思考,以安溪县龙湖山公园设计为例,提炼安溪特色藤铁工艺的物质形态与工艺技法,并结合现代造园技法打造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公园,阐述了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了以具象物质形态表达文化内容、以实体空间传导文化氛围的功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文化也为公园景观提供了精神主题与游览线索,让公园的形象更为鲜明与个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城镇的加速扩大,人口的不断膨胀,使得小城镇的面貌不断转换、雷同,并在风格上趋向一致,城镇功能和地域特色的消失,使得人们已无法对个性缺乏的整个城镇乃至不同类型城镇之间的形态加以识别和记忆.同时,城镇传统特色的消失,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得人们对小城镇形象设计的关注与日俱增. 一、小城镇景观建设面临诸多问题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现实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小城镇建设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景观建设方面重视不够,整体建设缺乏统一性和整体规划建设意识、缺乏特色景观、小城镇形象趋同、形象单调、内涵缺乏等"病症"由此滋生.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建筑空间景观设计中,以文化主题为特色的表达应用具有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等作用。文化主题通过依托城市地域特点、融合文化内容、注重可持续发展等途径来探索设计理念与思路。以商丘市帝和海德公馆及配套运河公园项目为例,就建筑空间景观设计中的主题应用与文化表达、项目设计中的文化理念与思路应用等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12.
《园林》2019,(11)
地域文化形象是人们对某个地域的整体印象。在景区、文化性公园、历届园林园艺博览园等一些人文性景观规划设计中,除了满足其功能性的要求外,地域文化的展现也是设计师所需考虑因素之一。如何提炼文化元素精髓且自然地融入景观之中,是设计思考的难点所在。本文以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宁夏展园为例,分析和探讨园林景观中文化元素的提炼和地域文化形象的表达,旨在总结思考方式、启发设计思维,同时为今后类似园区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兴化市戴南镇公园的规划设计为例,广泛探讨了小城镇公园规划设计的特殊性.小城镇公园的规划设计不同于城市公园或主题公园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小城镇的特色,小城镇公园设计相关的项目定位、选址和设计更应强调其整体效果的控制和尺度,序列组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小城镇形象千篇一律、特色消失,如何发掘小城镇的地域文化并给予创新性的表现和延续乃当务之急。小城镇博览建筑作为标志性的公共设施,其形象对表现地域文化与特色至关重要。该文以阜城县历史博物馆和规划展览馆为例,探讨了小城镇博览建筑的文化表达方法,并从整体设计理念、建筑群与外部空间的整体建构、建筑功能与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建构与细节设计、场所营造等方面展开讨论,试图为相关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小城镇建设中,非物质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探讨非物质文化与其文化空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五泉镇关中院子民俗文化商业街区的规划设计,探讨了特定区域非物质文化空间载体的设计方法,即将文化空间保护和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通过"物化"的空间载体设计重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宜的文化氛围和空间环境,使非物质文化与其载体空间建立互动交融及良性传递,在促进非物质文化自身保护的同时,创建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魅力城镇。  相似文献   

16.
形象是城市发展的动因,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之一。本文针对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镇形象趋同、特色消褪等问题,提出深层发掘城镇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并使之作用于城市物质环境中。同时,以广西永福县城为例,阐释地域文化对城镇形象的影响,并从物质空间结构和精神两个层面对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形象进行认知。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的洗礼和人类活动的沉淀,赋予生活环境多样的姿态,小城镇的文化是居民祖祖辈辈慢慢积累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人文环境,在过去的城镇发展中,一般以硬质景观环境和软质文化氛围构成,然而现今社会,由于缺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导致小城镇的文化景观特色消失,千城一面。本文主要就小城镇的文化景观内涵和存在的现况展开研究探讨,并提出改善对策,为后期盐城小城镇的文化景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闽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和文化趋同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面临特色危机,城市规划在进行总体布局时应借助所在区域的自然本底、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等地域要素,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塑造城市特色,彰显地域特征。西藏日喀则地区萨嘎县加加镇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了利用自然山水构筑高原小镇空间布局的方法,即综合评价用地条件,科学选择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尊重城镇肌理,强化"栖山融水"的空间形态;划定生态控制区,构建"大生态、小城镇"格局;尊重藏民传统,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塑造优质、特色城市风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桂阳县城为例,针对目前景观规划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建筑设计、规划管理四个层面阐述塑造小城镇景观特色的方法得在,旨在充分利用自然的山水资源,发挥小城镇自身优势。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创造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城镇形象,形成具有一定地域特征的城镇景观特色,提升城镇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