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结合某热电厂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节水减排的措施,实现效益更大化。 相似文献
3.
4.
从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废水预处理和零排放处理工艺。脱硫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因时因地而异,终端处理措施的选择也应充分考虑脱硫废水的水质和水量。当脱硫废水的硬度较高时,应采取相应的软化预处理措施;当脱硫废水的水量较大时,应采取适当的减量化措施。电厂废水的终端处理措施可分为蒸发结晶法和烟道处理法。不同处理工艺的占地规模、处理能力和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电厂应根据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5.
水是钢铁企业生产的命脉,能源动力厂通过废水分质回收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采用软水补充循环水提高浓缩倍率降低新水补充,对系统技术改造等措施不断优化用水结构,规范水务管理,在节水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通过讨论污泥化学性质对污泥脱水性影响,介绍了胞外聚合物对污泥脱水性影响的几种不同学说,同时介绍了金属离子对污泥脱水性的影响;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进行了介绍,对传统污泥脱水技术、基于污泥高压过滤脱水的调理技术以及电渗透污泥脱水技术的优劣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工艺适配性和应用现状,并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深度脱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中的色度物质构成复杂且难以处理,随着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和再生水用量的不断提高,解决色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色度的概念和组成,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利用混凝、氧化技术、膜过滤技术和组合工艺去除色度的效果和机理,分析了影响其脱色效果的因素,并简要评述了各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总结发现,纳滤(去除率90%~100%)、臭氧及光催化及其组合工艺(60%~80%)效果最优,其次是混凝、超滤及其组合工艺(50%),而微滤、含氯氧化剂及紫外照射工艺脱色效果较差。最后对本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提出研究色度物质的来源及构成,关注脱色工艺性能及复色的可能性,以及实现脱色、消毒和去除微量有机物的多功能性,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污泥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污泥的处理处置成为焦点问题,污泥脱水是制约污泥处置处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开展,首先简述了不同来源污泥的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然后重点阐述了不同污泥预处理技术,分析了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作用机理,并对各自脱水效果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法中水热预处理对污泥的可脱水程度提升最大。较低声强、短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化学法在污泥过滤性能以及脱水速率方面有很大优势,酸碱处理后污泥zeta电位上升,污泥过滤性能及脱水速率得到改善。高级氧化法处理后污泥脱水效果高于酸碱处理,微生物细胞被溶解释放出有机物,可脱水程度改善。生物法处理污泥除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外,还有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但耗时较长。最后对污泥的后续脱水工艺进行综述,介绍了现存的主流脱水工艺,包括机械脱水、热干化技术、水热脱水工艺等;并针对不同的污泥后续利用方法,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技术,提出相应优化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