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亚龙 《中州煤炭》2020,(4):97-100,104
在煤炭资源勘探中,对煤层厚度的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应用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煤层厚度变化的方法。基于陇东某矿区8号煤层的地震资料,提取地震属性数据;通过对地震属性的分析,优选出最大振幅、均方根振幅、平均能量、中值振幅4种地震属性作为煤层厚度预测模型基本参数,构建地震反射波属性多元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和实际结果对比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常规地震属性解释方法利用单一属性,或多种属性单独解释、相互印证的方式来识别地下异常地质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勘探要求,但客观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为了准确查明地下煤层巷道的展布情况和边界范围,提出了基于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的煤层巷道探测识别方法。设计了地质模型,利用正演模拟研究了巷道的地震响应特征。巷道是一种处于煤层之中且与煤层有着共同顶底板岩层的特殊地质空腔体,一般充水或空气。由于与顶底围岩间存在的较大波阻抗差异而形成的强反射界面,会导致巷道处反射波能量出现局部变强的现象。从正演结果中提取多种煤层地震属性表明,相对波阻抗和振幅类属性可以很好的描述这种异常。沿目的煤层从实际地震数据中提取了相对波阻抗、瞬时振幅和平均振幅3种不同地震属性,将这3种地震属性视为R、G、B颜色分量,利用RGB色彩融合技术对这3种地震属性进行融合。利用含有3种地震属性信息融合后的属性,成功查明了煤层巷道的平面位置及其边界范围,说明利用地震多属性融合技术来识别巷道是行之有效的。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地震属性,地震多属性融合后的属性可以展现出更丰富的地质信息,巷道及边界更为清晰和连续,提高了解释精度,为探测识别煤...  相似文献   

3.
《煤矿开采》2013,(4):21-23
依据地震地质模型及理论,根据煤层厚度与煤层反射波的能量、振幅等地震属性存在的单调非线性关系,解释煤层的厚度变化,圈定无煤带等地质异常区。  相似文献   

4.
张文炤  李欢 《中州煤炭》2021,(10):86-90,115
新疆沙吉海煤田位于新疆阿勒泰市西南部,其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南部为谢米斯台山,具有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为了查明新疆沙吉海一号井田中主要煤层的赋存形态,以满足井田开拓的要求,为煤田采区设计、布置提供地质依据,对沙吉海一号井田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研究工作。研究认为,利用三维地震时间剖面与反射波特征能较好地反映B213煤层、B12煤层、B10煤层、B6煤层、B1煤层的连续特征及赋存形态。通过对煤层反射波振幅与煤层厚度建立联系,反演了煤层厚度的变化特征,对B10煤层进行厚度的预测。通过对B10煤层水平展布特征及厚度的描述,为煤田的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潞宁矿区地质保障问题,引入成熟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勘探,针对2号煤层选择了平均峰值振幅、反射强度的斜率、高于振幅门限的百分比和主频序列F1四种地震属性;针对3号煤层选择了主频序列F3、振幅的峰态、能量半衰处的斜率和过零值的频率四种地震属性。利用基于多地震属性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技术、频谱分解技术、储层预测技术,解释煤层厚度及煤层中古河流冲刷带,归纳出适合潞宁矿区的三维地震资料预测煤层厚度及古河流冲刷带的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6.
煤田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瑛  王赞  芦俊 《煤炭学报》2008,33(12):1397-1402
通过井震联合反演,研究煤系地层的横向变化,预测煤层的顶、底板岩性;从地震属性中优选出波阻抗属性、振幅属性、频率属性对小构造和煤层顶、底板岩性进行分析.得出联合测井信息,综合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可以从常规几何构造的解释向物性结构的解释过渡,提高了煤田勘探的解释精度,减少了解释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7.
煤层厚度的变化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现象,如果煤层厚度预测误差过大,必将给煤矿生产产量和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对煤层厚度的预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主要是分析煤层反射波的地震属性随煤层厚度变化的规律,进而依据这种规律对煤层的厚度进行预测。本文在介绍、归纳地质统计煤厚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将这种预测方法应用在三维地震勘探解释过程中,通过实际对比、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煤层厚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三维勘探区煤层反射波的属性特征进行的提取,对反射波的地震属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并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利用基于地震层间属性定量描述技术对勘探区的主要可采煤层的厚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挖掘地震数据的地质涵义,以郭家河煤矿为例,收集近年来煤矿开采揭示的地质信息,分析一次地震解释存在的问题,在解释过程中采用已知地质信息优化地震属性提取参数,优选地震属性并进行属性融合,提高地质构造解释精度;采用多参数反演方法反演地层电阻率、伽马数据体,结合矿井生产揭示信息确定阈值反演地层岩性体,在岩性数据体上解释煤层厚度。经过生产验证,地质构造与煤层厚度解释精度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葛栋锋 《煤炭与化工》2022,(7):42-45+49
本文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对淮东煤田进行探查,通过地震资料处理与数据采集和资料解释同步进行,利用测井资料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标准反射波,结合钻探资料根据地震反演、正演结果和地震资料反射波特征,解释煤层构造起伏形态、宏观结构、赋存范围及厚度变化,绘制等时线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地震地质剖面图等,取得良好的整装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断层是诱发矿井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对落差5 m以内小断层的识别是一大难点。选取南方典型煤田——贵州省六盘水煤田作为研究区,对煤田地层进行详细调查和现场踏勘,设计地震物理模型,采用特有速度比1∶1.74,实现地震物理模型对埋深800 m、1 000 m和1 200 m,落差5 m、3 m和1 m小断层的构建和分析。应用地震波动力学方法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对小断层进行分析,获得振幅包络、振幅一阶导数、振幅二阶导数等7种地震属性对小断层特征响应的敏感程度,据此建立地震属性与落差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当煤层小断层落差5 m以内时,不仅与传统上的振幅属性存在线性关系,还与相位、频率有关的地震属性成线性关系,其中振幅包络和振幅虚部的相关性较高,瞬时频率、振幅一阶导数、余弦瞬时相位、振幅二阶导数和振幅包络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从延川南地区地震资料中提取各种地震振幅、频率、相位等地震属性,比较分析地震属性与反射结构、煤层气储层中的煤层、含水层、含气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分析可以精细地描述煤层气储层的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可以判别储层中强含水、含气层。结合钻井地质资料与测井资料,三瞬剖面解释可以进行煤层厚度估计与质量评价,为煤层气钻井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重点介绍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几种常用的属性体解释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分析,通过属性体解释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小构造的识别能力和勘探精度,并为矿井后期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九龙川煤矿二区块厚黄土层覆盖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黄土塬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通过大量的试验,确定适合该黄土塬区的参数进行数据采集,选择合理的数据处理流程、参数进行资料处理,通过联井时间剖面确定层位,用纵横向时间剖面来追踪反射波相位及其变化特征,用水平切片、层拉平切片做进一步的检验,反复对比分析地震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属性,查明了九龙川矿区总体为一个向北西缓倾的单斜构造,逆断层7条,正断层4条,主要煤层煤6层厚度较稳定,煤8层厚度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煤层变薄带是煤田中常见的地质现象,直接影响着矿井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准确地圈定出煤层变薄带显得尤其迫切与重要。根据实际资料建立含有煤层变薄带地质模型,从理论上对所得到的煤层变薄带与煤层稳定带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煤层变薄带上具有明显的地震响应特征:时间剖面上反射波振幅减弱,甚至消失。结合实例验证了该地震响应特征在煤层变薄带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以后地震勘探测煤层变薄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东某煤矿已知地质资料,该勘探区范围内存在煤层冲刷带,通过对该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反射波组特征的分析和反射波均方根振幅切片属性的提取,分析地震属性与冲刷带的响应特征,圈定煤层冲刷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阐述,结合采掘工程资料,进一步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地质解释。通过三维地震勘探工程的精细地质解释实践,结合后期矿井采掘资料对解释成果的验证,获得的煤层冲刷变薄带、煤层厚度和顶板稳定性等资料,可为现代矿井设计和开采提供多种可靠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18.
在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某矿井地震折射勘探中,其主要地质任务是利用折射波解释基岩面及其上松散层内的速度和厚度,以达到控制的目的。但在解释中发现,折射记录中包含的地震反射信息可以用来定性解释上部煤层的剥蚀边界,进而在不增加工作量、不改变原工作方法的情况下,对上部煤层的剥蚀边界进行了圈定。经钻孔验证,吻合率较高,地质效果显著。通过对反射波及折射波理论时距曲线分析,阐述了利用折射记录续至区的反射信息解释上部煤层的剥蚀边界的过程及其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飞 《煤炭工程》2019,51(12):62-65
结合霍西煤田整合矿井2#煤首采区已有的资料,通过现场踏勘和理论分析论证,编制适应地震地质条件而又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经过对勘探区的充分试验,选择合理的采集参数,明确了有效的技术路线并抓住了施工这个关键环节,较好地完成了地震勘探采集工作,得到了较高品质的原始资料。再通过后期资料处理和解释,取得较丰富的地质成果:编制出基本等高距为5m的2#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查明了H≥5m的断层性质、延伸方向及范围,查明了褶幅大于10m的褶皱性质、延伸方向及范围,基本查明了勘探区内2#煤层的采空区范围等内容,较好地完成了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所承担的地质任务,并得到2202工作面的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大型煤矿建设、合理开发煤矿资源的需求,进一步查明地质构造,准格尔煤田唐家会煤矿决定对该矿首采区段开展三维地震勘探,主要目的是采用合理的技术方法,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精细处理解释,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对勘探区内4、6两个主要目的煤层的赋存条件和构造发育特征进一步分析研究,为该区下一步采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