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查明格陵兰岛Ilírnaussaq岩体内异霞正长伟晶岩中稀土矿物和元素的分布与赋存状态,采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矿物能谱分析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进行了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单矿物化学成分以及稀土矿物赋存状态的研究.结果 表明:异霞正长伟晶岩中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0.64%,重稀土含量占比达33%;通过电子探针和单矿物化学分析,确定了异性石是主要的赋稀土矿物,异性石稀土含量约占矿石的95%;异性石中含有独立的稀土矿物,且稀土矿物呈细粒嵌布于蚀变的异性石中.研究结果对异霞正长伟晶岩的进步一选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佛冈岩体南缘佛冈汤塘—从化良口一带,广泛出露二长花岗岩类,时代上主要为晚侏罗世,岩性主要为粗粒斑状(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钾质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中等,富轻稀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明显负Eu异常,形成时代为晚侏罗世,多种氧化物与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分析结果表明,形成于后造山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可凡湾稀土矿是格陵兰岛世界级大型稀土矿床,位于格陵兰岛西南部加达尔碱性岩省中部。控矿岩体为中元古代伊犁马萨克杂岩体,成矿母岩为钠铁闪石异霞正长岩和霓石异霞正长岩2种钠质碱性岩。矿体受裂隙或层间滑动面控制,有方钠异霞正长伟晶岩脉和钠铁闪石异霞正长岩两种类型,矿石由于矿物组合及赋存形式不同而分为钠铁闪石-钠长石-斯坦硅石型和方钠石-霓石-异性石型等2种类型。斯坦硅石和异性石分别是2种矿石最主要的稀土矿物,斯坦硅石的ω(REO)含量31.5%~44.9%,平均35.9%,以轻稀土为主,含少量重稀土,富含U、Th,易被独居石、铀钍石取代;异性石ω(REO)含量1.41%~1.90%,富含重稀土及Nb、Ta,一部分稀土元素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一部分稀土以极细粒的独居石和斯坦硅石等其他稀土矿物包裹形式存在。伴随碱性杂岩体的多阶段成岩过程,碱性岩浆分别在霓石异霞正长岩阶段发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和钠铁闪石异霞正长岩阶段发生岩浆成矿作用,在整体上形成层状-透镜状构造,成岩-成矿模型具有“异源-多幕-同位侵入”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 广东省潮州市登塘镇白水一带,在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新华夏系构造韩江——榕江北西向构造带,韩江断裂南西侧,葫芦田岩体东部边缘相。花岗岩原岩系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属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岩(r~2y),同位素年龄测定约153百万年。在花岗岩中石英含量30—38%,钾长石含量25—45%,斜长石15—36%,黑云母少量,呈鳞片状散布于岩石中。岩石中普遍含有镀、钇、镱、镧、镓等稀有、稀土金属元素,为本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风化壳为铁褐、黄褐色,表面因析出铁质呈砖红、紫红色。高岭土为乳白色,表面铁染为黄褐色。风化  相似文献   

5.
磷硅酸盐型稀土矿是一类重要的稀土资源,该矿石矿物元素组成复杂,矿石结构嵌布紧密,主要含稀土矿物为菱黑稀土矿,其稀土元素理论品位低,且与脉石矿物可浮性相近,分选难度高,开发利用困难。针对某低品位磷硅酸盐型稀土矿开展矿物学及选矿技术研究,以形成适于低品位磷硅酸盐稀土矿开发利用的选矿技术。以REO品位为1.46%的某磷硅酸盐型稀土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一浮选工艺,选用自主研发的浮选捕收剂RFS,经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闭路流程,获得了REO品位23.25%,REO回收率为78.03%的稀土精矿,为磷硅酸盐稀土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前言包头矿中稀土矿物主要是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並且嵌布粒度细小(<0.043毫米),矿物表面性质相近,分选较困难,以致包钢稀土精矿生产以来,都是上述稀土矿物的混合精矿。同时,由于稀土矿物和含Ca~(2+)、Ba~(2+)、Fe~(3+)等杂质的矿物可浮性接近,导致稀土精矿中有害成分(P_2O_5、CaO、  相似文献   

7.
萤石型稀土矿浮选通常是采用抑制剂抑制萤石及其他脉石矿物、羟肟酸类捕收剂优先浮选稀土矿物,浮选得到的稀土精矿经磁选提纯得到最终稀土精矿,然后从稀土浮选尾矿中回收萤石的选矿工艺流程,该工艺和药剂虽然高效回收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的稀土矿物,但肟类捕收剂有一定毒性,且在优先浮选稀土矿物时萤石受到强烈抑制,不利于再次浮选回收。因此,针对某复杂难选萤石型稀土矿,其中主要有用矿物为稀土和萤石,REO品位为1.526%、CaF2品位16.128%,矿样中REO总含量的80.24%、13.28%和5.82%分别分布于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和褐帘石中,通过采用无毒药剂,研发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分离工艺技术,采用具体的选矿方案:矿样磨矿—浮硫除杂—浮硫尾矿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浮磁分离,最终闭路试验获得REO品位为53.81%、REO回收率为52.56%的稀土精矿和CaF2品位为92.03%、CaF2回收率为67.77%的萤石精矿,实现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稀土和萤石的绿色同步回收,也为稀土萤石混合精矿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可借鉴...  相似文献   

8.
苏联东外贝加尔湖地区的石英—萤石型脉状矿床中,矿体产于花岗岩、片麻岩、玢岩、片岩(页岩)和其他的铝硅酸盐岩石中。按照矿物组份来看,这些矿床的矿石性质简单且相近。其主要矿物为石英和萤石。次之是冰长石、重晶石、粘土矿物、方解石。极少量的矿物有屑石、含稀土的碳酸盐、铁的硫化物等。围岩矿物(脉石矿物)有长石、石英、云母、屑石、板钛矿、磷灰石、锆石、独居石(磷钇矿)、伊利石、地开石和氟铝石等等。  相似文献   

9.
新丰县左坑矿区为典型的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其叶屋区段主要位于矿区北部,矿体分布于沙坝、左坑等地。通过本次勘查,在叶屋区段共划分出24个矿体(V1-V24)。矿体面积多数大于0.1km2,主要呈似层状,少部分呈透镜状。叶屋区段出露的花岗岩基本以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为主。稀土矿石主要系花岗岩风化后形成,呈未胶结砂状或土状的无规则结构。矿区稀土组分分布较均匀,矿体单工程稀土氧化物(离子相)品位值0.040%~0.238%,在垂向上,随着深度变化,矿石品位具上、下贫,中间富的特征。稀土原矿筛选结果显示稀土绝大部分赋存于粒径小于0.5mm的粘土矿物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主要呈离子相,78%稀土元素吸附于粘土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该区稀土的富集主要是原岩受风化淋滤作用的影响,通过粘土矿物对稀土离子的吸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大洪山地区三里岗岩体出露于土门乡、三里岗镇和南必湾之间,整体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分布,主体为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北西、南东端分别出露少量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地球化学方面,三里岗岩体具有低钾、富铝的特点,为钙碱性(δ3.3)I型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度高,无明显负Eu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应为一套活动大陆边缘岛弧钙碱性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15个分析点谐和度都90%,且分布较为集中,~(206)Pb/~(238)U年龄分布范围在854—904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为(876.9±9.2)Ma(MSWD=4.1),属于晋宁期,代表三里岗岩体的形成年龄。三里岗岩体与土门—源潭一带的岛弧火山岩一起共同组成大洪山古洋盆的岩浆弧,二者都是大洪山地区晋宁期古洋盆向北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伊尔施花岗岩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出露面积约260km2,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斑状正长花岗岩和中粗粒正长花岗岩三期侵入体构成。岩体侵入于石炭-二叠系地层,被晚侏罗世火山岩不整合所覆。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26.3±1.4)Ma,表明为晚三叠世花岗岩。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低钙的特征,属于弱过铝质岩石。稀土元素总量较高,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Eu负异常明显。强不相容元素富集,亏损Ba、Sr、P和Ti。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向碱性系列过渡的花岗岩,具有后造山花岗岩类(POG)的特征,形成于挤压造山向拉张体制转变阶段的构造环境,暗示该区受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持续到三叠纪。  相似文献   

12.
亚髻山角闪正长岩岩体位于佛冈杂岩体中南部从化和佛冈的交界处,侵入体呈蝌蚪状西大东小近东西向展布,侵入于晚侏罗世粗粒二长花岗岩中,出露面积约10.4km2,岩体主要为霞石方钠石角闪正长岩与角闪正长岩构成,呈过渡渐变的接触关系,分布范围明显。具富碱、高铝、Si O2不饱和—弱饱和等特征,稀土总量中等,轻稀土富集较明显,铕负异常显著,锆石U-Pb年龄为141.0Ma±1.9Ma,形成于的非造山伸展拉张构造环境中,岩体的形成与华南晚中生代以来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闫宝宝  景慧  刘永茂 《金属矿山》2019,48(8):98-101
蒙古国某低品位稀土矿石REO含量为1.50%,矿石中稀土矿物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灰石中,粒度一般为0.005~0.20 mm,矿物结构多为粒状、板状、柱状或片状,采用常规稀土浮选药剂浮选难以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通过浮选稀土载体矿物磷灰石进而实现稀土浮选的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条件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F-716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闭路浮选工艺,获得了稀土精矿REO品位11.65%、回收率86.95%的指标,为该稀土矿石资源工业利用提供了依据,可以为我国同类型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稀土矿产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闫宝宝  景慧  刘永茂 《金属矿山》2007,48(8):98-101
蒙古国某低品位稀土矿石REO含量为1.50%,矿石中稀土矿物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磷灰石中,粒度一般为0.005~0.20 mm,矿物结构多为粒状、板状、柱状或片状,采用常规稀土浮选药剂浮选难以获得较好的浮选指标。通过浮选稀土载体矿物磷灰石进而实现稀土浮选的工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70%条件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F-716为捕收剂,经1粗2精1扫闭路浮选工艺,获得了稀土精矿REO品位11.65%、回收率86.95%的指标,为该稀土矿石资源工业利用提供了依据,可以为我国同类型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稀土矿产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白云鄂博共生铁矿石的矿物组成、稀土矿物嵌布特征以及优先浮选稀土工艺,同时对浮选过程的规律性作了描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_(204)+AM作捕收剂、水玻璃作抑制剂和1号起泡剂组合的药剂制度,在矿浆pH9、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稀土矿物与非目的矿物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从原矿直接优先浮选稀土可获得含RE060·13%、回收率61.82%的稀土精矿。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我国某稀土矿的矿物组成、嵌布特性。根据矿物嵌布特征与共生矿物的可选性差异,拟定了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稀土的工艺流程。该流程的实质是在中等碱性介质(pH=9~10)采用氧化石腊皂作捕收剂,水玻璃作铁矿物硅酸盐矿物的抑制剂,把萤石稀土方解石等易浮矿物混合浮选在一起,使其与铁  相似文献   

17.
根据矿物性质及研究目的,采用化学分析、粒度分析、物相分析、显微鉴定、MLA矿物自动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该稀土矿进行了详细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角闪石、长石、榍石、方解石,独居石矿物粒度主要集中在0.002~0.01 mm,且多以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角闪石和榍石等矿物中。矿石中稀土TREO含量为1.357%,且稀土主要以独居石的矿物相形式存在,是难选冶稀土矿石。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白云鄂博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对该矿的稀土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通过化学分析、物相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手段对该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稀土尾矿中萤石含量为26.6%,铁矿物含量高达16.4%,硅酸盐矿物霓辉石、钠闪石和黑云母含量共计19.9%,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含量共计15.7%,稀土矿物含量有3.9%。稀土尾矿原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为76.50%,萤石矿物与铁矿物、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以及稀土矿物大量连生,经过磨矿后稀土尾矿中萤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92.38%。此研究结果为该矿的稀土尾矿中的萤石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四川某稀土矿的矿物组成,稀土元素的赋存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含稀土总量TREO为9.93%,稀土元素主要为镧系元素,矿石中的稀土元素主要以氟碳铈矿的形式存在,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稀土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本参考依据,并丰富了该类型矿石的矿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鄂北七尖峰岩体由外带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中带含斑黑云二长花岗岩、内带黑云二长花岗岩组成,具有由外而内幕式侵位的特点。通过对七尖峰岩体南端中粒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141±0.98)Ma(MSWD=2.6),为七尖峰岩体提供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依据。通过分析对比桐柏—大别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时代、背景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七尖峰岩体为~141 Ma加厚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岩浆侵位而成,而岩体分带的特点为同一岩浆房不同期次幕式侵位的结果;岩体侵位可能是导致环七尖峰岩体众多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成矿过程中,岩体的主要贡献是提供热源、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