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松辽盆地齐家地区泉头组四段砂岩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类型及成岩作用的详细研究表明,泉头组四段储集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和B期。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其次是石英次生加大,再次是粘土矿物胶结。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解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从而改善砂岩储层质量。  相似文献   

2.
师晶  黄文辉  汪远征  王雅婷  吕晨航  梁飞 《煤炭学报》2018,43(12):3461-3470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盒8段-山1段砂岩储层中长石缺乏的现象,在野外露头与岩芯观察基础上,通过薄片的微观观察与定量统计,并结合XRD射线衍射分析及岩心物性资料等,对研究区次生孔隙发育情况、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本区主要发育溶蚀孔、高岭石晶间孔和破裂孔,其中溶蚀孔是本区最主要的孔隙类型。溶蚀孔主要是长石、岩屑等不稳定组分受煤系地层广覆式生烃排出的有机酸溶蚀造成。通过对本区广泛发育的高岭石特征进行剖析并结合长石溶蚀机理等发现有机酸结合晚古生代周缘火山活动造成的同沉积火山灰是造成研究区长石接近全部溶蚀的最根本原因。强水动力造成的中粗粒厚层砂岩,刚性岩屑,火山灰等为次生溶孔的发育提供了基础。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原因,溶蚀作用有效改善了储层质量。沉积作用与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了研究区次生孔隙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张慧  李琦  林鹏  胡俊杰 《现代矿业》2013,29(7):52-55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物性分析资料,对柴窝堡凹陷上二叠统红雁池组和芦草沟组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扇三角洲储层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砂岩和砂砾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以次生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属于低孔、低渗或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主要受到岩性、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有利储集相带主要为滨浅湖滩坝和河口坝砂体,溶蚀作用和裂缝发育对改善储层物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黑油山油砂露头区克拉玛依组可分为克上组与克下组,克下组岩性为以砾岩、砂砾岩为主的粗颗粒碎屑的洪积、泥石流充填沉积,反映为冲积扇相沉积;克上组下—中部是以砂岩、含砾砂岩夹泥岩、粉砂岩沉积为主,上部以厚层泥岩沉积为主,发育多种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水平纹层,为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相沉积。薄片鉴定资料表明,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反映砂岩稳定性差、距物源较近。物性资料反映露头区克拉玛依组油砂岩总体为中孔、低渗储层;储层以原生孔隙为主,次生孔隙较少,原生孔隙中主要为原生粒间孔,而次生孔隙主要为粒内溶蚀孔、晶间孔;储层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储层物性条件较好,有利于油砂的富集与储存。重量含油率数据分析表明,冲积扇辫流水道、辫流沙岛的砂岩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含油性较好,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国内外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矿物岩石与储集空间特征相关研究调研,总结了低渗透储层矿物岩石组成的相似性及其储集空间特征的对应性,明确了不同矿物岩石组成低渗透储层的成因。不同研究区低渗透储层根据原始沉积矿物组分的相似性,可分为石英砂岩、长石/岩屑质长石砂岩、岩屑/长石质岩屑砂岩低渗透储层3类;成岩自生矿物是原始沉积矿物与成岩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在3种不同原始沉积组合的储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储集空间表现出低渗储层的共性均为喉道细小的储集空间。成岩自生矿物及储集空间的演化是低渗透储层原始沉积作用与后期成岩作用耦合演化的动态过程,在沉积作用的基础上以原始沉积的储层矿物和储层原始孔隙为起点,伴随成岩环境的演化发生对应的成岩作用,形成成岩自生矿物,改造储集空间,形成现今的低渗透储层组构形貌。明确了3种低渗透储层的低渗成因机制,以石英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压实作用主控、硅质胶结主导、晚期碳酸盐胶结强化;以长石/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压实作用主控,早期碳酸盐胶结主导,晚期粘土矿物保护;以岩屑/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的低渗透储层强压实、早期碳酸盐胶结主控,后期酸性溶蚀主导的低渗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6.
罗熙康 《中州煤炭》2022,(11):96-101,106
储层特征不明确是目前制约研究区沙河子组油气突破的关键难题,通过综合运用薄片观察、扫描电镜、物性测试等多种手段,系统开展了研究区沙河子组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类型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不同区块存在差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膜孔等孔隙类型。其中,徐东、徐西以粒间溶孔、微裂缝为主,安达地区以粒内溶孔、铸膜孔为主;物性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发育受埋深、沉积相类型、岩性、成岩作用控制。不同因素控制作用存在差异,埋深、沉积相控制作用更强,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物性最好;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含砾砂岩岩性孔隙度最高。建立研究区储层评价标准,优选Ⅰ类储层,该研究成果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下部勘探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龙凤山气田是目前中石化在东北地区勘探发现的首个凝析油气藏。以龙凤山次凹营城组储层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大量的分析化验数据,对该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龙凤山次凹凝析气藏营Ⅳ段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成分成熟度偏低。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发育次生溶孔和微裂缝,是目前增储上产的主要层段。  相似文献   

8.
高尚堡油田沙三3储层主要为一套长石岩屑砂岩及岩屑长石砂岩,具有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近源快速堆积的特点。该套储层先后经历了压实作用和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自生矿物的充填作用、交代作用和破裂作用改造,其中早期绿泥石的环边胶结作用、有机酸热液的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对储层具有建设性,压实-压溶作用是导致储层物性快速变差的主要原因,碳酸盐的胶结交代、硅质胶结、黏土矿物胶结及自生矿物的充填作用对储层具有一定伤害性。研究表明,高尚堡油田沙三3储层目前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不同成因类型的孔隙为其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孔、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主要发育孔隙型中低孔—低渗型储层,储层物性有随埋深加大而逐渐变差的趋势,埋深较浅的(水下)分流河道发育区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志丹地区长2—长3砂岩的储层物性及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延长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矿物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长2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值为16.9%。长3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值为13.2%。长2、长3储层为低孔、低渗面,砂岩中的黑云母含量、碳酸盐含量、填隙物含量及砂岩粒度与孔渗的变化关系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一段(盒一段)致密砂岩气甜点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不明确,制约着此地区天然气的产能。本文综合运用岩芯观察、铸体薄片、压汞实验及测井资料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J58井区盒一段致密高产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沉积相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识别并划分研究区盒一段有利区沉积-成岩相类型,建立测井响应特征与沉积成岩相之间对应关系模式,探讨J58井区沉积微相控制型甜点发育规律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杭锦旗地区储层在整体致密的背景下仍发育较多甜点区; 高产气区岩性以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大、分选好,原始沉积环境以水动力强的三角洲-辫状河为主; 甜点区主要受控于沉积相,甜点储层主要发育在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作用相带,甜点储层的预测与评价集中在中弱压实-岩屑溶蚀成岩相和高能心滩沉积微相叠合区。  相似文献   

11.
辽河滩海东部凹陷古近系储层主要砂岩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次生孔隙非常发育,分别在1600~2800m和3100~3700m两个深度范围内,出现孔隙度高值的异常深度段。研究表明,控制储层发育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机械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等四种类型,其中溶解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第一异常孔隙发育段内,溶解作用与有机质成熟,产生有机酸有关,出现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长石和岩屑溶解;第二异常孔隙发育段内,溶解作用则与硅质组分的溶解有关。  相似文献   

12.
《煤炭技术》2017,(10):74-76
通过对研究区取芯井的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储层岩石学特征统计分析及对比,东泉-西泉地区都以岩屑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运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等技术手段对储层进行精细微观结构分析,包括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分别对比储层物性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西泉地区孔隙度、渗透率较优于东泉地区,为相对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13.
吴起油田薛岔油区长6油层组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沉积为主。该油区长6油层组为一套低渗透储集层,胶结类型以薄膜-孔隙型为主,主要填隙物成分为粘土、方解石。薛岔油区长6时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具体又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和分流间湾4个微相。分析该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特征和沉积相特征,该油区长6油藏主要受储层成岩作用、储层物性和沉积相带控制。  相似文献   

14.
海陆过渡相煤系砂岩中赋存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了进行煤系致密砂岩有利区块的优选,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孔渗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临县地区太原组致密砂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处于中成岩作用B阶段;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黏土矿物晶间孔为主;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因素;储层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发育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其中高岭石多由长石和岩屑蚀变生成,与储层物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煤系有机质丰富,有机酸的生成一方面会增加孔隙溶蚀,但也为石英等矿物的自生长提供了空间和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鄂尔多斯煤系地层的镜下薄片,以苏里格地区山西组1段与石盒子组8段为例,对盆地南部煤系地层中致密砂岩的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岩作用对储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区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石英砂岩,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是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结合区域成岩演化序列,认为研究层段已经进入到中成岩阶段B期。通过对砂岩的储层物性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特征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在成岩作用早期破坏了储层孔隙结构,使储集物性变差,进入成岩作用中期之后,溶蚀作用开始产生次生孔隙,储层物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高邮凹陷花庄油田的主要含油层系为阜三段,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对阜三段储层的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研究区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蚀等,阜三段地层整体处于晚成岩A阶段。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遭到了破坏,而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对储层物性起到了明显的改善。深入研究成岩作用,能为进一步储层评价及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龙西地区扶余油层的致密砂岩具有广阔的石油勘探前景。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衍射及物性分析等方法,对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致密砂岩储层岩屑和填隙物含量较高,储层物性较差,物性受埋深影响显著;储层孔隙以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为主;发生了机械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蚀等成岩作用;储层脆性指数主要分布在17.7%~69.2%之间,随着砂岩含量的增加,脆性指数增高。研究区纯油区主要分布在孔隙度小于12%、渗透率小于1m D的范围内。平面上研究区南部储层砂岩纵向层数多、厚度大,以Ⅰ类储层为主;北部储层砂岩单层厚度薄,Ⅰ、Ⅱ类储层均发育。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安达凹陷沙河子组天然气勘探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对安达凹陷宋站地区砂砾岩成藏主控因素进行重点分析。沙河子组砂砾岩气藏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储层控制。砂砾岩储层物性优于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孔、微裂缝为主。砂砾岩储层发育受沉积相带控制。宋站地区西部发育扇三角洲,东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砂体为气藏形成提供储集空间。沙河子组气藏主要受岩性物性控制。综合分析沙河子组四段气藏为自生自储的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19.
王克营 《采矿技术》2021,21(z1):38-41
采用地质调查及实验测试等手段,应用煤系气地质学理论,以湘中地区涟源凹陷煤系砂岩为对象,对其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煤系砂岩储层类型较为相似,以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煤系砂岩储层孔隙度均较低,具有低孔低渗物性特点;煤系砂岩储层分选性相对较好,喉道分布较为均匀,主要为小孔-微喉组合的孔隙型储层,储集层发育较为致密,属于致密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20.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盒8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储层主要岩性为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地层在岩性上的分布差异是控制储层非均质性发育的基础性因素,以岩屑石英砂岩对研究区更具有控制意义。其他主要控制因素还有地质背景、砂岩厚度、砂岩粒度、成岩作用等,也对储层非均质性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气田盒8段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因素的分析,为研究盒8段天然气的分布规律提供地质基础,并有利于指导后期的天然气勘探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