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煤质活性炭为载体,氯化铜为铜源,甲酸铜为还原剂,采用热分散法制备CuCl-AC吸附剂。通过变压吸附法(PSA)测量该吸附剂对乙烯乙烷吸附分离性能。考察了铜担载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甲酸铜还原法制备CuCl-AC吸附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CuCl_2担载量为4mmol,Cu(HCOO)_2担载量为4mmol,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4 h。在30℃,0.5MPa的条件下,它对乙烯的吸附量为32.39 mL/g,分离系数为2.47,对变压吸附具有很好的分离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的无膜电解槽,对同时电解氧化还原葡萄糖生成葡萄糖酸和山梨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所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浓度0.4mol/L,pH值11,电流密度3A/dm ̄2。在此条件下电解12h,葡萄糖转化率可达96.4%,葡萄糖酸产率88%,山梨醇产率10%。同时,考察了和Zn ̄(2+)加入以及pH值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岭土的还原、络合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还原和络合的方法对高岭土进行漂白,有效降低高岭土中铁的含量,并通过综合分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优化选择出最佳的漂白工艺条件,为生产白度达85%的高岭土提供一种最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乙烯-乙烷分离用络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平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乐  刘晓勤  姚虎卿 《化工学报》2006,57(8):1933-1937
引言 乙烯-乙烷分离在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深冷精馏分离工艺已工业应用60多年,但其操作费用很高,因此需要开展新型的烯烃-烷烃分离技术的研究其中基于π-络合原理的化学吸附分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1-3].  相似文献   

5.
采用优化试验方法,通过对亚硫酸钠还原法制备超细Cu_2O粉末的工艺路线优化,获得了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情况下高纯Cu_2O制备工艺参数。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等对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最优试验条件下制备Cu_2O的粒径为2μm左右、含量为99.3%,样品中Cu_2O、杂质等含量均优于HG2961-2010标准中优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硼氢化钠和乙二醇为还原剂,经络合还原法制备了炭载钯(Pd/C)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粉末衍射谱(XRD)结果表明,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制备的Pd/C催化剂中Pd粒子具有较小的粒径、均匀的粒径分布和较大的相对结晶度,Pd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相对结晶度分别为(4.2±2)nm和1.88。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Pd/C催化剂具有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对甲酸氧化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EDTA为络合剂,利用置换还原法制备银包铜粉。研究了还原剂的浓度,分散剂以及络合剂的浓度对银包铜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EDTA为络合剂,所得粉末表层结构致密,包覆均匀。当c(EDTA)为0.12mol/L,c(葡萄糖)为0.12mol/L,同时采用超声波分散,所得银包铜粉导电性最好,镀银层致密,粉末为银白色,包覆率高,抗氧化性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结果表明水稻秸杆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碱碳比为2∶1,活化时间为60 min,活化温度为600℃,碳化温度为35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水稻秸秆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别为29.2 mL/0.1 g和1 706.98 mg/g,制备出的活性炭吸附剂质量指标接近水质净化用活性炭标准。  相似文献   

9.
石化污泥制备吸附剂及其脱硫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石化污泥为原料,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烟气脱硫吸附剂,探讨了影响产物吸附性能的因素及吸附机理。得到了石化污泥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石化污泥利用热解炭化法制备的烟气脱硫吸附剂性能较好,其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SO2-O2-N2体系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SO2-O2-H2O(g)-N2体系SO2发生了催化氧化,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以活性炭(AC)为载体,浸渍法制备了过渡金属负载型吸附剂。考察浸渍液、吸附温度对吸附剂脱除低浓度二硫化碳(CS2)的性能影响,并对吸附剂的再生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RD、N2物理吸附、FE-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K2CO3处理能够有效增加AC载体的微孔数量。Ag+在AC表面易被还原成Ag0,降低了与CS2的络合作用。Cu(NO3)2改性后活性组分为Cu2O,提高AC表面软酸性,促进与CS2的π络合作用。K2CO3-Cu(NO3)2改性后,吸附剂(CuKAC)脱除CS2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到了77.32mg/g。吸附温度是影响CuKAC吸附剂脱除CS2性能的重要因素,吸附温度20℃时吸附性能最好。N2气氛下再生温度200℃时CuKAC的再生率达到100%,10次吸附/再生后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污水厂污泥制备吸附剂及其脱硫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兰兰  钟秦  冯兰兰 《现代化工》2005,25(11):41-44
以城市和石化污水厂生化活性污泥及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对影响产物吸附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利用热解炭化法制备的吸附剂脱硫性能较好,其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模型来描述,SO2-O2-N2体系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SO2-O2-H2O(g)-N2体系SO2发生了催化氧化,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12.
乙烯/乙烷分离用π络合吸附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分散法制备了以活性炭负载CuCl,并添加稀土LaCl3的π络合吸附剂.考察了活性炭改性、CuCl分散量、稀土不同掺入量对吸附剂分离乙烯/乙烷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吸附剂配方及制备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氢氟酸对活性炭载体的改性效果优于双氧水;X射线相定量参比法测得CuCl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分散容量为0.056 g(CuCl)/100m2(活性炭);当氯化镧添加量为11.2%(质量分数),可使乙烯的选择性提高到原来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用直接中和法合成葡萄糖酸锌,通过滴加乙醇降低它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从而得到它的晶体。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比n(葡萄糖酸6内酯):n(氧化锌)为1:1,最佳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90℃,产品葡萄糖酸锌的产率达96%。该方法具有流程短、污染少、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化硼粉末样品,讨论了硼碳比、煅烧合成和粉碎过程等工艺参数对其粉末性能的影响。借助XRD分析手段测试了其成分,并用化学方法分析了粉末的总碳含量,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测试了其粒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以工业用硼酸和炭黑为原料,在1700~1850℃、保温0.5~1h煅烧合成能制得纯度较高的碳化硼粉末。其总碳含量为20.7%,接近理论值。中位径为32.56μm,经球磨粉碎后,其中位径可以达到2.42μm。  相似文献   

15.
高纯砷是制备砷化镓、砷铝化镓、砷化铟等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原料,其最常见的制备方法是氯化还原法。本文主要从改进工艺设备和优化参数设计的方面来研究如何提高高纯砷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改进后真空升华、氯化和脱氯、精馏、氢化还原装置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在碱性条件下,不使用任何分散剂制备超细镍粉。使用引发剂,控制反应温度80℃,反应物Ni^2+浓度可高达1.5mol/L。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镍粉纯度高,球形度好且表面光滑,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为150nm。  相似文献   

17.
对于燃煤的IGCC系统中,通过水煤气(CO+H2)的转换来分离H2/CO2,已成为捕集分离CO2主要手段,而对于具有独特透氢性能钯因素则是分离氢气的主要介质,钯掺杂的氢气分离膜则越来越被研究所关注。然而钯纳米颗粒粒径大小及钯的团聚问题已成为钯功能发挥的最大障碍,因此发展和完善钯纳米颗粒的合成和钯盐的还原则显得越来越重要。介绍钯还原方法和各还原剂的还原机理,特别是对现在最被研究者广泛应用的化学还原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为制备钯纳米颗粒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为实现钯掺杂的氢气分离膜的最大氢气透过率和分离性能,研究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气体分离膜。  相似文献   

18.
19.
崔帅 《化学世界》2022,63(3):171-177
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将柚子皮制备成柚子皮吸附剂,探讨了柚子皮吸附剂在常温下对亚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考察了乙醇体积、乙醇体积分数和萃取时间对柚子皮吸附剂吸附亚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优化法对柚子皮吸附剂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柚子皮吸附剂的工艺条件。通过孔隙结构分析、比表面积分析(BET)和扫描电镜分析(SEM)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吸附剂大孔隙结构数量较多、比表面积较小,吸附剂孔道清晰,且呈片层结构,有利于吸附大分子结构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葡萄糖电化学还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报恩  唐寅轩 《化学世界》1994,35(4):184-187
本研究测定了阴极材料,电流密度,溶液pH以及温度等电解参数对葡萄糖电化学还原的电流效率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电解条件提供依据。通过极化曲线的测定,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电极材料对电流效率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