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美观与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汽车内饰的质感以及舒适度,越来越多的中高端车型流行使用仿麂皮面料包覆。该文基于国内自主品牌某中高端车型的开发,以立柱常用的低压注塑工艺为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工艺和材料,对汽车内饰用仿麂皮复合面料的质量提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工艺温度、调整挂钉位置、合适地选择基布可大幅度提高零件质量。  相似文献   

2.
正2020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还在肆虐进行中,各国为了控制疫情蔓延,采取了各种隔离、消毒和预防措施。世界疫情重灾区通过缩小生活半径,短期控制了疫情快速传播,但是经济总要恢复,生产总要进行。目前,许多国家采取控制疫情与复工复产并行的措施,无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还是日常的城市运营,汽车——这种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其内环境的健康问题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车辆本身具备抗菌杀毒功能也成为关注焦点。新冠肺炎之后,健康汽车的观念或许将进一步强化,具备病菌、病毒防御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必将成为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3.
作为汽车后市场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后装饰件作为生活必需品,其产品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目前中国汽车后市场装饰件产业概况,对存在的问题做了逐一分析,并针对企业、政府、消费者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汽车后市场装饰件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汽车内饰材质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也是一项制约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如何加大对汽车内饰污染物的检测,降低汽车内饰污染,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对此思索良久,在本文中对汽车内饰污染物的危害、评测指标以及如何检测汽车内饰污染物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汽车的内部构造与空间结构,对无人驾驶汽车内饰的研究与设计成为汽车造型设计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论文通过研究电力驱动对汽车内部构造的影响,提出了基于CMF理论的内饰设计思路,从色彩、材料和工艺三个方面来论述对汽车内饰设计的可行性,更加贴合使用者对汽车内饰的功能需求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汽车工业的发展程度,因此汽车工业越来越得到国家的认可和重视。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增长率以2位数递增,即使在目前2013年的经济下滑期增长率仍能保持2位数,足以体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旺盛的需求。据我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3年我国汽车生产有望突破2200万辆。  相似文献   

8.
尹彦青  赵丹华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18,39(14):102-108
目的研究汽车内饰品牌调性与用户感知形象的情感互生关系。方法依据中国古诗词中的"韵律"逻辑哲学思想,根据音乐中"调性"理论,构建调式框架—调式高度—调式色彩的汽车内饰品牌调性设计体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验证研究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案例应用验证其设计有效性。结果拓展出功能、品质、情境3个汽车内饰品牌调性因素,结合用户情感需求,得出内饰造型要素、CMF要素、信息交互要素3个品牌调性的感知要素,与用户角色、用户情感、用户情境三者间的情感互生关系。结论研究拓展了汽车内饰品牌调性创新设计方法,为提升内饰品牌感知品质提供了良好支持。  相似文献   

9.
一、汽车用纤维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制造企业与纤维生产企业已经合作做了很多细致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至今仍在沿用,主要包括车身的轻量化一一应对燃油价的上升、节约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的需求。1960年后期,汽车内装材料使用的是PVC革材料和粘胶纤维,强度极低、一撕即破;粘胶纤维的车用地毯遇到乘车人鞋底带入尘土中隐藏的细菌很快便会被腐蚀。为应对这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丹华  顾方舟 《包装工程》2019,40(16):43-61
目的 探讨汽车内饰造型设计和设计研究的基本范式,帮助设计师和设计研究人员有效处理汽车内饰的设计理论和研究方法问题。方法 研究以汽车内饰造型演变历史为设计研究的史论基础,提出汽车内饰的技术雏型、汽车内饰空间的形式意义、汽车内饰设计观念的变迁;探讨汽车内饰的审美与意象风格研究问题,提出汽车内饰审美的整体与局部(部件)关系;探讨汽车内饰的设计研究取向,提出内饰空间的人车交互、汽车内饰的品牌调性、汽车内饰的感知品质和汽车内饰造型的情感意义;探讨汽车内饰设计研究的复杂性,提出内饰的显性特征、隐性特征和用户需求与设计价值。结论 智能互联时代,汽车内饰的设计价值、品牌、情感塑造、场景和功能等,意味着全新的设计构架和全新的秩序,需要更具探索性的设计研究。设计作为一种架构,可以起到构建领域概念的知识框架作用,从而促进设计师解决当前问题,必须推进汽车内饰的创新设计和概念涌现,踊跃探索更大的设计边界和设计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特征识别是认知过程的核心,探究普通用户与有专业背景的设计师对汽车内饰造型特征和特征线的认知差异,构建普通用户与设计师对汽车内饰造型的认知模型。方法以豪华车、SUV以及跑车3类车型作为实验对象,每个类别各取8个车款共计24个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获取汽车特征及特征线的相关数据,确定不同人群对汽车内饰造型特征的认知差异。结论在汽车内饰造型认知中,普通用户对于内饰造型元素的认知偏向于对造型特征的认知,而设计师则没有明显的偏向。对特征与特征线的识别而言,普通用户对两者的认知存在差异,设计师对两者的认知并不存在差异。构建了关于汽车内饰的用户与设计师特征识别模型,通过内饰设计实例,为汽车内饰的设计和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内饰环境,提出利用声学模拟软件EASE进行车载扬声器声场混响时间仿真的方法,指导车辆内饰设计,提高工作效率。为验证EASE软件仿真的准确性,分别通过EASE软件和电声测试系统CLIO进行某型国产轿车车载扬声器声场混响时间研究。结果显示:混响时间测量曲线与EASE仿真曲线吻合良好,EASE软件的仿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汽车内饰材料作为汽车的必备部分,其安全性能越来越重要。国家针对汽车内饰材料燃烧性能测试颁布了多个标准,文章针对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中规定的内饰材料燃烧性能试验仪,提出了试验仪的校准方法,对其他类似的水平燃烧试验仪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正通  赵丹华  李天添 《包装工程》2020,41(16):223-229
目的研究汽车内空间中的动线概念,探讨车内驾驶行为的分布与演变规律,结合车内驾驶行为的可视化与规范化的表达结果,为汽车内饰的空间布局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结合建筑空间中的动线理论和汽车人机交互中的驾驶任务,提出汽车空间动线的概念;利用德尔菲调查法,组织专家用户进行关于车内空间动线的调查,获取汽车空间动线及其分布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主要空间动线的数量变化较小,分布位置变化小且渐趋集中;次要空间动线数量上从无到有,分布位置上变化较大并且由分散变为集中。结论提出汽车空间动线的概念,发现奔驰品牌下不同时期汽车内空间动线的变化规律,获取汽车空间动线的基本表达形式,完成对汽车空间动线的规范化过程,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辅助设计师完成设计信息的获取和表达。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设计是汽车内饰的设计的目标,充分运用人机工程知识强调汽车内饰设计的和谐之美、关爱之美和科技之美。本文在结合现在代汽车内饰设计的基本要求下,提出更为人性化设计内饰设计方法,为推行汽车内饰设计起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汽车内饰造型的审美偏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方舟  赵江洪  赵丹华 《包装工程》2018,39(18):106-110
目的研究汽车内饰设计要素与审美偏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个体在审美体验中的视觉信息处理方式为理论基础,借鉴影响产品造型的审美偏好的3种维度,通过实验法,分析汽车内饰造型审美偏好程度与时尚感因素、复杂度因素和情感极性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了各个因素对于汽车内饰审美偏好的影响系数,建立了内饰审美偏好的数学表达式。结论汽车内饰的审美偏好与复杂度因素关系较弱,主要是由情感极性因素和时尚感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内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汽车内饰材料中有害气体的挥发。本文针对常见的高风险的VOC不同检测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和综合评价,希望能对国家制定汽车内饰材料中VOC检测的标准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杨辉  王昆 《认证技术》2013,(10):28-30
随着我国汽车消费的普及,汽车车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汽车内饰件的环保性能已经成为整车企业控制车内VOC排放的主要控制手段,通过开展汽车内饰件的环保认证,有效降低车内VOC,控制环保问题产生的源头,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为此,本刊特策划"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专题,并约请承担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技术研究》(计划编号:2012IK133)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在我国开展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的意义、作用、方法和途径,以期引起业界关注汽车内饰件环保认证的技术路线和检测方法。——编者  相似文献   

19.
刘怡  赵江洪  赵丹华 《包装工程》2018,39(8):170-176
目的以汽车内饰中控造型为载体,研究SUV车型内饰的图像语言编码模式。方法以图像语言为基本代码形式,提取轿车与越野车视觉元素的构成特征,得出轿车与越野车的图像编码;以33名专家用户为被试,采用8个SUV样本,获得偏向性认知数据。结果通过特征线构成特征提取与偏向性认知实验,得出了SUV图像编码模式的特征与车型体量存在密切关系,提出了SUV内饰编码模式。结论将图像语言的概念引入汽车造型设计领域,通过研究SUV内饰编码模式,为"跨界"新车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20.
徐健  赵丹华 《包装工程》2021,42(12):149-157
目的 探索基于多样性特征的汽车内饰,找寻其品质提升方式.方法 以副仪表为研究对象,划分多样性特征区域,通过实验筛选出用户最关注的多样性特征区域;根据实验结果有针对性地建立多样性特征的创新研究框架,通过与有代表性的传统形式对比分析,归纳多样性特征创新的具体形式.结果 实验显示用户对副仪表多样性特征区域关注度普遍集中于换挡机构区域,提出针对换挡区域的3个多样性研究维度,即造型创新、行为创新、材质创新;其中材质创新倾向于与整体内饰的氛围统一;行为创新倾向于提升内饰的多样性;造型创新则兼具统一性与多样性.结论 通过对多样性特征区域的筛选以及针对性创新设计研究,可以有效提升内饰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提高汽车内饰审美愉悦感,从而达到提升汽车内饰感知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