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物质生活状况、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明显升高,与干预前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2009年7月期间雅江县人民医院接收救治的49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经验,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达到有效减轻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麦氏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病理确诊且手术方式确定的80例直肠癌患者随即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社会、家庭支持系统,音乐疗法,造口护理指导,化疗期间的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12周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造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按护理常规护理,后者则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及患者检查资料来收集患者生活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膀胱造瘘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提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间的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调查,并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实施认知、饮食、心理及行为进行干预,并与60例健康者做对照,随访6个月。结果从本组病例评定结果显示,患者干预前后SAS、SDS得分与健康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应对能力方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积极应对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焦虑积分越高,越倾向于采取消极应对策略。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战胜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出院80例,右侧肢体功能活动受限、语言表达不清18例,死亡12例。死亡病例均为脑疝形成病例,存活率89%。结论掌握颅脑损伤的基本知识,准确判断损伤的程度,及时准确的治疗及护理,对降低死亡率,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愈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10.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具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并发症多、救治困难,死亡率高.精心、合理、有效的护理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颅脑外伤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中枢神经系统表达的变化,为探讨颅脑外伤后神经元再生和修复机制及临床应用药物治疗颅脑外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压冲击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成模后取额皮质及海马部位,应用HE染色法观察额皮质区和海马CA1区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GAP-43的表达。结果轻、中、重度损伤组大鼠脑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各损伤组大鼠创伤性颅脑外伤(TBI)后,额皮质区及海马CA1区均于12 h开始出现GAP-43表达增强,3 d后明显增强,1周达高峰,2周时开始降低。GAP-43的免疫反应产物的实际累积光密度值(CIOD)值在TBI 12 h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同期的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中、重度损伤组CIOD值在TBI12 h后明显高于同期轻度损伤组。结论大鼠TBI后,GAP-43的表达增强;TBI损伤越重,其GAP-43的表达越强。 相似文献
12.
制磷电炉是黄磷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 ,耐火混凝土炉顶是电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介绍炉顶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分析耐火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阐述烘炉的目的、要求 ,提出烘炉的关键技术与措施 ,指出烘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烘炉时应加强技术管理 ,注意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介绍机械密封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过程、机械密封安装后泵开车前后所做的工作,以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为目的,归纳提出一系列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对电子病历档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要求和原则,探讨了电子病历档案实行全程科学管理的方法,以更好地推进病历档案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瞻性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CT扫描征象的环池形态和中脑变形程度与病人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对132例病人早期CT扫描,在中脑水平准确测量环池宽度,分6个组记录数据。同时观测中脑有无变形及测量其前后径与横径之比。治疗后按GOS标准,随访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通过比较,环池宽度>1mm者有较佳的预后;中脑无变形及前后径与横径之比为0.9∶1.1者的预后较佳。结论研究得出,环池形态、中脑受压变形能作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并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