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简要介绍规范中位移比、周期比的要求,结合本人工程设计经验,对位移比、周期比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强调控制扭转变形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位移比、周期比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程序操作及在实际工程中的控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扭转周期比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扭转周期比作为结构扭转控制指标的有效性。分析了扭转周期比对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讨论了扭转周期比作为扭转控制指标的合理性。在OpenSees平台上采用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对不同扭转周期比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分析了扭转周期比作为扭转效应控制指标的有效性。弹性分析表明:扭转位移比能反映结构扭转效应;扭转周期比仅对相对偏心距较小的规则结构起控制作用;对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进行限制后,无须再对规则结构的扭转周期比进行控制。非线性反应分析表明:结构的扭转非线性反应受弹性最大层间位移角的控制最为明显,受扭转周期比控制不明显。建议在有效控制扭转位移比的前提下取消扭转耦联周期比限制。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结构的扭转反应控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层建筑结构扭转反应控制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但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还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控制结构地震扭转效应的主要方法进行解说和讨论:限制结构在考虑偶然偏心的水平地震作用下,每个楼层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层间位移与该层平均位移和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位移比)以及结构以扭转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Tt与以平动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Tl之比值(周期比);分析位移比、周期比和偏心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计算偶然偏心影响和控制位移比、周期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单塔楼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对于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提出了控制扭转效应的设计建议:对上部无刚性连接的多塔楼结构,宜将各塔楼及裙房由裙房顶板处切开分别计算各自周期比;对上部有刚性连接的多塔楼结构,应采用整体结构模型计算并验算整体扭转和平动的周期比。  相似文献   

4.
黄列巍 《中华民居》2012,(3):272+268
目前在高层的建筑体系中,扭转反应控制被大家看得越来越重要,是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性问题.但是在一些规程中并没有对扭转反应这方面的建筑内容做详细的规定,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地震扭转的反应控制方面一些讨论.我们主要研究每个楼层的位移的比值和第一振型周期,并且仔细分析了周期比、偏心率和位移比之间的一些联系.与此同时说明了我们计算这些数据的可用性和必要性以及它们在工程建筑中的作用,整体来说,对于多塔楼层的建筑体系,我们需要控制其扭转反应.如果高层建筑的上部没有刚性连接的话,需要从裙房的顶板处分开,然后各自计算其周期比:而对于上部有连接的建筑结构,我们应该采用整体的结构模型计算其周期比.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中通过第4.3.5条对结构周期比和位移比的规定来控制建筑结构的扭转效应.然而,不区分结构的质量偏心程度,而单独限制周期比在实际工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通过引入理论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结构在质量偏心率小、周期比大与质量偏心率大、周期比小这两种情况下结构的扭转效应以及抗震性能,认为周期比并非控制结构扭转效应的主要因素,应更加注意结构质量偏心率以及结构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塔楼之间的扭转耦联,小底盘高裙房双塔楼结构表现出复杂的结构特性。根据整体模型计算的自振周期,很难判断具体属于哪个塔楼。为控制周期比,需要建立多个单塔模型来验算周期比,单塔模型的剖分应使其计算的位移、内力与整体模型计算结果尽量一致。以某实际工程为例,提出了小底盘高裙房双塔结构单塔模型的剖分方法,对3个计算模型进行结构静力弹性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自振周期、位移比、剪重比和刚重比,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水平地震作用下对称和规则结构的抗扭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78抗震规范、89抗震规范以及抗震规范(GB50011—2001)、高规(JGJ3—2002)中有关结构抗扭设计的规定,对对称规则结构的定义、结构周期与位移的关系、结构偶然偏心的考虑、扭转周期比与扭转位移比的控制等进行了论述。澄清了当前设计中一些令设计者困惑的问题,为地震作用下对称规则结构的抗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庄妍  金晓 《广州建筑》2013,41(4):33-37
建筑向高层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显著特点,与多层结构相比,水平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是高层建筑主要的控制荷载。本文介绍了贵阳某高层建筑结构西一塔实际工程算例,根据规范中对框架柱内力调整、轴压比、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侧向刚度比、受剪承载力比以及楼层刚重比几个重要指标的限制,借助结构三维设计与分析软件SATWE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整体分析,采用合理的调整措施,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范要求,设计真实可靠,希望能为设计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吴丽芳 《福建建材》2014,(10):38-39
不规则建筑在我国城市化进行中不断出现,其在增添建筑物美观的同时也带来了设计上的困难。本文对建筑物平面布置的规定、不规则建筑的种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参与的学术交流中心位移比、周期比、侧向刚度比、层间受剪承载力比的参数控制进行分析不规则建筑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平面不规则高层结构设计中,位移比、周期比是保证结构规则、安全、经济的极其重要的参数。本文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如何控制上述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本文抗扭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某具代表性旧工房成套率改造和房屋的检测和鉴定,并结合现场检测情况和该建筑物的特点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加固,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对其它建筑物的改造和加固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俊文 《山西建筑》2014,(34):46-47
对结构整体计算中周期比、位移比、剪重比、侧向刚度比、刚重比、有效质量参与系数六个主要的参数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各参数的定义,探讨了各参数的合理取值区间,并对各参数的控制意义作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宏伟  周东明  邢星 《山西建筑》2012,38(24):60-62
针对山东外经大厦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分别采用SETWE,ETABS,EPDA等软件分析了该结构自振周期,位移及弹塑性等抗震指标,并介绍了防震缝及滑动支座设计要点,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和建议,对今后同类项目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全立 《施工技术》2003,32(1):55-57
介绍了工程地质概况、盾构机注浆设备配制情况及施工特点,并依此讨论了同步注浆材料配合比设计和室内试验内容、方法与试验依据。根据室内试验结果选择了同步注浆材料与合理的浆液配合比,根据现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取得了经济合理的浆液配合比。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某水电站岩质边坡在运行期内不同坡比下的抗风险能力并优化坡比,设计了不同工况(暴雨、地震)和不同坡比下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坡比一定时,随着降雨强度增加,位移逐渐增大,拉应力则变化较小;随着地震烈度增加,位移和拉应力均逐渐增大,且趋势愈明显。(2)断层区域对坡体位移场有着明显的分割作用,顺向断层则会使应力沿断层方向发生突变。(3)暴雨和地震分别作用下,边坡越陡最大位移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且地震强度越大,最大位移对坡比越敏感。(4)在考虑边坡稳定性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对开挖坡比进行组合优化设计后在各工况下为最优选择。研究成果对该工程边坡开挖施工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其涉及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甚广。不同的检测室在配合比设计方面,虽然它们依据相同,做法却各异。本文针对那些有违设计规程的做法,提出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程志斌 《施工技术》2005,34(7):26-28
介绍田湾核电站反应堆厂房内安全壳预应力体系灌浆工艺,材料特点,以及浆体的配合比、搅拌程序、灌注程序和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论述延性比在人防结构设计中的物理意义和重要性,然后介绍规范对允许延性比的规定,最后通过对人防砼梁允许延性比超限问题的分析并提出几种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粱式转换层的设计方法,包括转换构件布置、结构平面布王、结构竖向布置、结构整体计算方法、计算模型选择、周期比、有效质量系数、位移比、结构的稳定、剪重比、刚度比、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有限元补充分析、结构构件设计、构造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