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新中 《中国橡胶》2006,22(21):33-34
炭黑是橡胶工业主要的补强剂和填充剂,仅次于生胶居橡胶原材料的第二位。炭黑加入橡胶后,可以改善胶料的性能,如提高轮胎的耐磨性、抗湿滑性,极大提高轮胎的行驶里程。但是在胎面胶加工过程中,高表面积、高结构及高配合量的炭黑加入又会增加胶料发生焦烧的危险性。如何在胎面胶中使用高配合量的炭黑,既提高胶料的性能,又降低轮胎的成本,是橡胶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仅从炭黑的性能指标方面探讨炭黑对胶料焦烧性能的影响。一、炭黑性能指标对胶料焦烧性能影响依据胶料的焦烧是指胶料在存放或操作过程中产生早期硫化的现象。配合炭黑的胶料在…  相似文献   

2.
正橡胶胶料中一般是把炭黑(CB)掺混入橡胶基质作为补强剂,以改善制成品的机械性能,控制胶料在加工过程中硫化前的粘弹行为。炭黑加入弹性体是提高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有炭黑存在的情况下,橡胶胶料的弹性模量(G′)增大归因于炭黑作为填料的高模量,以及炭黑与橡胶之间形成的强相互作用。根据配方和胶料混炼条件的不同,炭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分散状态,从较大的附聚体到较小的聚集体。炭黑的浓度和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天然橡胶(NR)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领域,常常需要补强。在胶料中加入炭黑、陶土和碳酸钙等填料来优化使用场合所需的性能。在聚合物加工领域,开发一种使填料充分分散到聚合物基质的方法总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加入纳米填料后可改善橡胶性能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其在橡胶基质中的分散。制备纳米陶土复合材料时的一个主要方面是钠米填料的分散程度,因为纳米填料良好的分散能显著提高纳米复合材料料的总体性能。  相似文献   

4.
于政华  罗锦平 《轮胎工业》1997,17(10):594-597
对分散型加工助剂T4在轮胎胶料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散型加工助剂T4可促进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提高胶料的加工性能,改善胶料的物理性能,但会缩短胶料的焦烧时间。  相似文献   

5.
炭黑分散度对轮胎胶料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炭黑分散度对轮胎胶料质量的影响.著唐云峰译由于认识到胶料的质量与炭黑分布的均匀性有关[1,2],因此对填充剂在橡胶中的分散问题给予了特别注意。已经查明在橡胶耐磨性和填充剂分散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3],但胶料性能与炭黑分布之间的关系则是较为复杂的...  相似文献   

6.
考察炭黑加工改质剂ATE-C在斜交轮胎胎肩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炭黑加工改质剂ATE-C可以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改善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能,降低混炼能耗;提高胶料的物理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降低压缩疲劳温升;提高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和速度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工程弹性体补强橡胶的优越性,在一些高要求的应用中可用工程弹性体补强橡胶。工程弹性体的补强效果比其它常用的补强材料,例如炭黑和白炭黑高得多。可以用工程弹性体补强胶料制造轮胎各种组件,以提高轮胎的各种性能。还可以用工程弹性体来提高其它橡胶制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聚合物中通过获得高质量的填充剂分散可以大大提高硫化胶的耐磨性能和耐疲劳性能。并用丁二烯橡胶的Transfinity胶料可提高硫化胶的磨耗性能,但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会受到影响;在实际应用中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也许很重要,而耐冲击磨耗性能是关键。本研究还提出了能清楚说明提高炭黑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对硫化胶耐磨性影响的磨耗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常,大多数橡胶制品通过特定填料的补强来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在传统填料中,白炭黑与炭黑一样是橡胶工业中重要的补强填料。由于混入橡胶胶料中的白炭黑赋予胶料许多优点(如提高了撕裂强度、降低了生热性、良好的耐磨性和更好的胶料粘合性能),因此,近年来自炭黑的使用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战之明  杜少忠  李益万  金东佑 《广东化工》2010,37(12):202-203,205
炭黑是橡胶工业主要的补强剂和填充剂,仅次于生胶居橡胶原材料的第二位。炭黑加入橡胶后,可以改善胶料的性能。文章对国外和国产炭黑对胎面胶料硫化时闰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博特炭黑能明显提高胶料强力性能,胶料的焦烧时间和正硫化时间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1.
<正>将补强剂(例如炭黑)混入胶料中是一个决定胶料性能的关键性步骤。混炼的主要功能是将补强剂和其他助剂混入、分散和分布到聚合物基体中。传统的混炼方法是用间歇式密炼机,将粒状补强剂加入、分散到固态聚合物中。密炼机破碎炭黑,并使其分散到橡胶基体中的混炼程度取决于密炼机对胶料所做的功。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混炼强度来提高炭黑的分散度,但也容易使聚合物分子链断裂,降低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使用大比表面积和低结构炭黑时,传统混炼工艺很难达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在橡胶工业中胶料的混炼及配合剂在胶料中分散均一性,是橡胶加工技术人员经常认真考虑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在不断采用新型原材料和新技术,力求提高混炼效率、降低混炼能量消耗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如何检验配合剂,尤其是炭黑在胶料中的分散情况,是混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检验胶料炭黑分散的方法,有目测法和显微镜凝集块计算法。在生产中还有按混炼胶料的结团性和胶片的表面光泽粗略地判断。但上述方法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3.
在橡胶生产加工过程中,为改善橡胶加工性能,提高橡胶的柔性或拉伸性能,加入适量的软化剂能降低其胶料粘度,提高胶料的塑性,由于芳香轻软化剂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其极性同橡胶中不饱和烃的极性较为相近,相溶性好,从而改善了炭黑及其它配合剂的混入。减少胶料混炼时间,节约动力消耗,并且还可提高硫化胶的某些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4.
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和生热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危银涛  杨挺青 《轮胎工业》2000,20(6):335-336
基于应变放大因子的概念,对炭黑填充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和在不同外载条件下的生热性能作了分析预报。对非均一橡胶复合部件或混炼不充分导致炭黑分散不均匀胶料的生热性能和动态模量进行了研究。用两种材料并联而成的复合材料模型说明了炭黑分散度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分散度的提高,动态模量和滞后损失都下降,并且趋于炭黑完全分散时的值。还对复合部件在不同我上的生热情况和动态性能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芳纶浆粕短纤维在橡胶中的分散难题,杜邦公司用一种新技术将浆粕形式的短纤维和某种弹性体混合预制成所谓的“工程弹性体”。这种工程弹性体的专利技术,使芳纶浆粕纤维能够在弹性体中充分伸开并被完全湿润,因而使工程弹性体在与橡胶共混时,实现了芳纶浆粕短纤维在橡胶中的充分分散,达到了最佳的补强效果。用工程弹性体(内含芳纶浆粕纤维)补强的胶料,具有高模量、耐撕裂、抗磨耗,不提高生热和硬度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橡胶工业中得到越来越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预分散炭黑/天然橡胶母胶和一段混炼胶的排胶温度、填充因数和转子转速为因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炭黑预分散混炼工艺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生产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混炼工艺相比,采用炭黑预分散混炼工艺胶料的炭黑分散性提高,物理性能和耐老化性能改善,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提高,退赔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和生热预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应变放大因子的概念,对炭黑填充橡胶的动态力学性能和不同外载条件下的生热性能作了分析预报。对非均一橡胶复合部件或混炼不充分导致炭黑分散不均匀胶料和生热性能和动态模量进行了研究,用两种材料并联而成的复合材料模型说明了炭黑分散度对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分散度的提高,动态模量和滞后损失都下降,并且趋于炭黑完全分散时的值。还对复合部件在不同外载条件下的生热情况和动态性能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炭黑对橡胶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炭黑对橡胶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黑结构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炭黑粒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减小,强伸性能降低,耐热老化性能提高;通过并用耐热老化性能好的炭黑可以改善胶料的耐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炭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控制胶料性能中,炭黑的粒径、结构和表面活性是重要的因素。根据技术分析,炭黑特性中有几个新参数。聚集体大小的分布控制是调整胶料损耗角正切值(ranδ)的有效方法。炭黑的氢含量(Hc)可用作一个简化的表面活性参数。AFM分析用于解释炭黑表面微观结构和测试橡胶分子的互作用。可通过采用这些新参数和普通特性来提高炭黑的性能。通过严格控制炭黑性能可满足用户对不同橡胶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文国  董康  陈亚婷  王鹭飞  韩丹  王越 《轮胎工业》2021,41(10):0635-0640
研究橡胶改性剂IDH在低滚动阻力轿车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含有天然橡胶(NR)和炭黑的胶料中加入少量橡胶改性剂IDH,胶料的门尼粘度明显增大,门尼焦烧时间缩短,Payne效应下降,损耗因子减小,生热降低;橡胶改性剂IDH对硫化胶滞后损失的改善效果与NR和橡胶改性剂IDH的用量以及炭黑品种及其用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各部件胶料中添加0.3份橡胶改性剂IDH试制205/55R16 91V轮胎,成品轮胎的滚动阻力下降,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