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壤源热泵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回灌是土壤源热泵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回灌的质量关系着地下水文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换热器换热功能的实现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恰当的回灌是确保土壤源热泵系统实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关键。因此,本文对回灌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进行了梳理,将整个回灌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为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回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州地区土壤源热泵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郑州市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岩土体地质概况,分析土壤源热泵适宜的地质条件及郑州地区应用土壤源热泵技术的主要优势,并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郑州市推广应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可行性,提出了该地区不同区域应用土壤源热泵技术的适宜程度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能源短缺的加剧和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近年来地源热泵系统迅速增多.本文讨论了土壤初始温度、地质情况等土壤源热泵的实施前提,同时分析气候和建筑物负荷情况、设置土壤换热器的占地面积等几个影响土壤源热泵的主要因素,总结了土壤源热泵决策前需要考虑的几个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要通过对土壤热泵工作机理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土壤源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重点介绍了四川省土壤源热泵的应用情况.应用效果表明:土壤源热泵作为地源热泵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主机设置、运行效率、控制系统、环境保护、运行费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5.
影响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适宜性的主要因素为水文地质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文章阐述了武汉市区岩土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采用多种方法对武汉市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两个主要因素,将武汉市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划分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适宜性差和不适宜区4个区,并进行了分区评价。  相似文献   

6.
成都某住宅小区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测试实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成都市某住宅小区测试项目,对土壤源耦合热泵在该地区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模拟了土壤源热泵空调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的运行模式,而后通过现场测量得出该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了进口水温变化对单位管长和换热量的影响,最后结合该地区气候状况,分析了该地区运行地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源热泵在天津地区有了蓬勃发展,采用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的建筑面积约达到1000万m2。但由于土壤源热泵全年运行的吸热排热量不平衡,容易导致土壤热堆积,导致土壤源热泵夏季制冷效率逐年降低。本文综合分析土壤源热泵热不平衡的影响因素,提出热不平衡的预警策略。  相似文献   

8.
雷维君 《山西建筑》2011,37(20):122-123
以土壤源热泵系统为讨论对象,对土壤源热泵技术上的适用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土壤温度、建筑物负荷、地质情况、施工场地四方面内容,对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人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土壤源热泵的类型和应用。分析了土壤源热泵在长三角地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技术和政策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气候特点,指出了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相对于单独的土壤源热泵或单独的太阳能应用的技术特点。对北方寒冷地区某学校综合楼建筑进行了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并针对该建筑采用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采用单独的土壤源热泵系统或采用传统采暖空调系统,从三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从而体现了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系统相对于单独的土壤源热泵系统或传统采暖空调系统的高效、经济、节能、环保等优异性。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供热运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对其各装置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下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及有、无蓄热水箱对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性能的影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随地下埋管换热器进口水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其出口水温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地下埋管换热器出口水温升高,蒸发器传热量增大。当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中无蓄热水箱时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集热效率高于有蓄热水箱时的瞬时集热效率。就总体效果而言,有蓄热水箱要优于无蓄热水箱,这样可使地源热泵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地源热泵地下管群换热器设计施工技术点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龙恩深  韦强  陈金华 《暖通空调》2004,34(11):118-121
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管群换热器的常用型式,对8kW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管群换热器的设计、施工方法、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建平 《暖通空调》2005,35(2):82-85
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结合计算实例重点论述了地下换热器的设计过程,包括换热器形式及管材选择,管径、管长的确定,管道阻力计算等。  相似文献   

14.
地源热泵夏季性能测试及传热模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50m深埋地下换热器地源热泵系统夏季间歇运行时的制冷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系统运行对地温的影响,提出采用混合系统来解决重庆地区冬夏季土壤中吸热、放热不平衡的问题,引入圆柱源理论建立了垂直U型管传热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际工程建立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过程的岩土体原位观测站,实现系统运行状况和换热过程中岩土体温度变化、水分迁移的实时监测,通过冬季工况运行试验,揭示地源热泵运行过程中土体的热湿迁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工况下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机组性能系数COP为3.58,具有良好的制热效果;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受地埋管热交换和大气环境变化两个因素的影响,但二者的影响范围及程度有所区别;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幅度随着与地埋管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竖埋管热作用的影响半径约2.0 m左右,水平埋管热作用的影响半径约1.0 m左右;地埋管热交换对土壤湿度场的影响不显著,但大气降雨引起的地表水入渗和地下水位的变迁对土壤湿度场变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渗流工况下地埋管管群的有限长线热源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模拟计算了深度为50 m平面处的地下温度场,根据地下温度场的温度分布,分析了布管方式,运行年限,孔隙率对地埋管管群传热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物性参数,地埋管布管区域及地埋管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将地埋管等间距布置在布管区域内最有利于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地埋管布管区域冷热量累积效应在初始阶段较为明显,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冷热量累积将在某一时刻达到动态平衡,此后将不随时间的增加而继续累积。对于冬夏季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孔隙率越大的区域越有利于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地源热泵、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冷水机组+城市热网三种系统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根据DeST的模拟结果分析地下全年累积热量状况,确定了利用制取生活热水的方式平衡地下释热量和吸热量的方案,并分析了这种方案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8.
张嵩 《山西建筑》2010,36(28):165-166
简单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用途和技术背景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阐述了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与优点,分析了地源热泵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地源热泵在我国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层换热理论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刘方  付祥钊 《暖通空调》2007,37(9):35-39
建立了地源热泵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传热温度场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不同季节不同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内的水温分布。提出了层换热理论,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及其周围岩土可以分为三个换热层——饱和换热层、换热层、未换热层。通过实测验证了该层换热理论。介绍了地埋管换热器埋深的确定、出水管的保温及流量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有限长线热源渗流传热模型,根据获得的解析解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周围介质的温度响应。比较了有限长线热源和无限长线热源两种渗流模型,分析了地下水渗流速度及地埋管相关参数对热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水渗流可改善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高换热量,从而可降低系统的初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