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油井里潜油电泵的砂卡和结垢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对防砂和防垢技术提出相应的研究方向及内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具有防砂和防垢性能的潜油电泵机组,经室内试验后在现场部分含砂结垢严重的油井中应用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原油田油井液矿化度高、含砂量大,电动潜油泵检泵周期短的问题,研制了用于与电动潜油泵配套的砂垢同防吸入口装置。该装置由吸入口总成、防砂管装置和磁化防垢器3部分组成。装置先通过防砂管滤网对油井液砂粒过滤,再通过磁化防垢器对油井液进行磁化处理,使矿化物分子结构改变,结垢趋向被破坏,最终油井液中的砂粒及易结垢的矿物质被处理掉,达到防止电动潜油泵泵卡及结垢的目的。77井次的现场应用表明,配套使用砂垢同防吸入口装置的电动潜油泵机组的检泵周期平均延长190~203d。  相似文献   

3.
4.
李哲  程和平  张伟 《石油机械》2005,33(5):57-58
针对高含砂量油井内电潜泵的砂卡和磨损严重等技术问题, 研制了新型防磨防砂电动潜油离心泵。该泵采用防磨结构———硬质合金轴承及硬叶导轮的结构设计; 其独特的防砂结构为防砂导轮, 在总装上采取全压紧叶导轮结构设计, 从而减小井液中砂粒对离心泵的磨损。从25井次的现场使用情况来看, 新型防磨防砂电动潜油离心泵在井液含砂量≤1 500g/m3 的油井中正常工作, 检泵周期≥300d, 符合GB/T16750—1997设计标准, 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哲  张伟 《钻采工艺》2005,28(1):75-76
针对潜油电泵油气分离器磨损和腐蚀严重的技术难题,进行防磨和抗腐蚀性工艺研究,并成功研制 出防磨抗腐蚀潜油电泵油气分离器。该油气分离器设计有防磨抗腐蚀性能的硬质合金轴承、采用高强度材料的补 偿套及接头结构。经室内试验合格后在矿场现场应用,机组性能良好,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要求,具有极大的 现场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潜油电泵机组防硫化氢腐蚀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油电泵是在不很高温度条件下使用,井液中含硫化氢较高,根据井况条件选用中温耐油防腐涂料比较适宜.该耐油防腐涂料长期使用涂层不脱落,可以隔离腐蚀介质与潜油电泵外壳的接触,防止壳体腐蚀而损坏潜油电泵.各接头采用不锈钢材料,壳体采用镀层、涂层防腐.  相似文献   

7.
强化采油的新型潜油电泵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绝缘材料熔化和加长电缆被击穿的问题 ,俄罗斯《Борец》股份有限公司组织生产了耐周围介质温度达 2 3 0℃的加长电缆 ,其使用结果证明该产品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此外 ,还研制生产了耐热型电动机、ПБ92型、 2ПБ92型和 3ПБ92型液压保护器 ,可在泵挂较深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延长潜油电泵装置的检泵期  相似文献   

8.
振动是潜油电泵固有的机械特性,潜油电泵的振动将导致密封零部件失灵、整个电机和电泵的失效。在分析潜油电泵振动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理论模型与室内试验的对比分析。得出了电泵的主轴是引起潜油电泵系统振动振源的结论,从而提出了提高潜油电泵系统工作寿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潜油电泵电缆是人工举升采油设备的主要组成部件,是传输电能和信息信号的工具。由于井下工况极其复杂、特殊,对潜油电泵电缆的技术要求很高,长期以来多使用国外产品。详细介绍了中成机械制造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潜油电泵电缆的功能、结构、材料、技术指标,分述了相关部件如导体、绝缘层、成缆、护套层、耐油垫层、铠装层的具体工艺要求。通过室内实验、现场试验及现场应用,生产的90℃、120℃、150℃、180℃耐温等级产品,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推广前景广阔。指出今后还需在耐高温、高压、高含气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从潜油电泵的特性曲线分析电潜泵变频调速的节能机理以及理论节能量。最后通过现场测试的电参数数据给出了潜油电泵变频调节的实际节电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潜泵、单螺杆泵和电潜螺杆泵在开发高粘稠、高含砂类油井中各存在着不同的缺陷,开发了一种悬吊式电潜螺杆泵。该泵与传统的电潜泵、电潜螺杆泵等潜没式电泵的结构不同,它是将泵悬吊于原动机组之下。由于原动机组位于油管与泵之间,运行时泵举升的井液必须途经原动机组才能到达油管。特将电动机、减速器、保护器等原动机组部件置于导流套内,并使导流套内周面与电动机等各部件的外周面间形成环形空间,从而解决了井液导流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悬吊式电潜螺杆泵在低产量(≤30 m3/d)、高含砂油井的适用性和节能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机组运行稳定,启动性能好,各项指标都优于常规电潜螺杆泵。  相似文献   

12.
电动潜油泵粘温特性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乳化液作为流动介质的测试电潜泵粘温特性的方法。它可以测试原油在不同含水情况和温度条件下原油粘度对电潜泵特性参数的影响,建立电潜泵粘温特性关系。该方法已用不同含水的脱气原油/水体系作为介质来对3种不同型号电潜泵进行了粘温特性测试,测试数据稳定可靠,各含水比例下的粘温特性曲线都非常平整光滑,对现场使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该测试方法还可以拓宽到其它泵类的粘温特性测试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针对潜油电泵存在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能耗高等问题,提出把变频技术应用到潜油电泵井上.根据井下不同工况,对电泵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实现机组在最佳工作点工作,得到延长机泵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节能降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动潜油泵工频全压启动时存在启动电流过大等诸多问题 ,开发出新型电动潜油泵变频控制系统。从设计入手 ,提出系统应具有保护功能、控制功能、调速功能和操作简单等特点。简要介绍了电泵变频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并对其各部分的功能做了详细叙述。该系统具有两个创新点 ,即增加了二次滤波器和拓展了电泵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4口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新型电泵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节能效果明显 ,延长了检泵周期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潜油电泵变频驱动负面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文忠  李耀华  孔力 《石油学报》2006,27(2):133-136
变频器驱动潜油电泵存在一些缺陷,即需要较长的输电电缆传送至潜油电泵,增加了潜油电泵机组的故障率.根据均匀传输线模型及波的线路传输方程,分析了由此带来的波反射过电压振荡问题以及对输电电缆和电机绕组的影响.对变频输出共模电压及轴承电流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对潜油电泵轴承寿命的危害.合理地设计变频器及加装输出低通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改善变频器的输出电压波形,从而抑制波反射过电压及轴承电流的产生,使潜油电泵正常运行.另外,输出低通滤波器可以滤出变频器输出中的高次谐波成分,有效地延长潜油电泵机组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针对螺杆泵举升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发研制了一种QYLB800-24C—DQ001型电动潜油螺杆泵。它主要由4极潜油电动机、保护器、联泵机构和专用螺杆泵总成组成,地面采用电潜泵现有的配套技术。现场试验证明,用井下电动机经井下传动机械驱动螺杆泵是合理的,井下传动机械的设计制造是成功的。由于它具有低投入和低运行成本优势,对油田开发降低投资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它适合于聚合物驱举升方式,有望成为聚合物驱采油方式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冯定  李成见  薛敦松 《石油学报》2008,29(1):132-134
利用7种不同含水比率的油水乳化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3种型号的潜油电泵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原油的黏度和温度对潜油电泵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每种泵型对应一个极限工作黏度,油水乳化液作为一种流动介质对电泵特性的影响通过乳化作用使原油黏度急剧变化表现出来,温度通过原油黏度对电泵特性参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电潜泵是海上油田实现高速开采的一种非常重要而又有效的机采设备。合理配备电潜泵对整个油田 ,尤其是对绥中 36 1这样的稠油油田的开发、生产及其经济效益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采用API推荐方法计算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有很大出入 ,但现场试验的不可控因素多、费用高 ,且难以得到可靠的试验结果 ,因此进行室内试验研究非常必要。以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含水体积分数的脱气原油 /水体系为介质 ,对 3种不同型号的电潜泵进行泵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获得了不同于API方法的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旋转式抽砂泵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漏失严重出砂井排砂难的问题,研制了新型旋转式抽砂泵。该抽砂泵在继承抽砂泵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完善了泵筒结构。在泵体与活塞杆间采用六方连接,保证活塞杆既能上、下自由运动,又能在管柱的旋转下带动泵筒从而带动砂铲或钻头进行旋转运动,这样就达到了既能钻砂面又能及时将钻碎的砂子抽进油管内,完成抽砂作业。现场应用表明,该抽砂泵与常规冲砂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施工快捷、成功率高和施工过程无污染等优点,每口井施工比常规冲砂节约时间12~30 h,节约成本4~10万元,减少油层污染,抽砂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20.
现有油气分离器在高油气比油井中应用,分离效果差.对分离器内部结构进行改进,诱导轮采用双级结构,增加一级分离轮,同时采用了叶轮增压和导流轮导流结构,使其适宜的泵入口处气液比由原来的0.3左右提高到0.6左右.在气液比为0.6环境下,分离率由原来的75%左右提高到95%左右.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