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油脂浸出生产中,为净化由卧式蒸烘机或者立式蒸烘机产生的溶剂蒸汽混合气体,防止粕末被溶剂蒸汽和水蒸汽带走已广泛地应用捕集法,即在专用的装置(湿式捕集器)内用雾化的热水使粕末沉淀。该法包括下列处理:在湿式捕集器中,用温度为85℃~90℃的热水洗淋溶剂蒸汽混合气体,利用直接蒸汽和间接蒸汽,在蒸水罐中加热处理由湿式捕集器排出的废水以便蒸去溶剂,带有一定粕末量的冷却的洗淋水放入排水设备。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豆一次性浸出法制油发展很快,而且无论大小厂家,蒸脱工序大多采用DT式蒸脱机。DT蒸脱机的功能是:脱除湿粕中的溶剂,并使粕中有害毒素得到有效的破坏后,获得优质豆粕,但我厂使用的DT式蒸脱机结构复杂,制造条件要求高、动力消耗大、蒸汽耗用大、出粕水分高等弊病。为此,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并结合生产实践进行如下改进,收到良好效果。1加高蒸脱机上部机体蒸脱机上部脱溶区,有一个扩大的拱顶盖,是使混合蒸汽到达顶部时速度降低,从而减少混合蒸汽带出粕末的含量,然后再通过粕末捕集器,使混合蒸汽的粕末含量再次降低,以…  相似文献   

3.
高料层蒸烘机自1978年9月在浙江海宁实验油厂鉴定推广后,实践证明有很多优点,是蒸脱浸出粕中溶剂的良好设备。目前、国内许多浸出油厂都在广泛使用。 为了防止粕末在蒸脱溶剂过程中随混合蒸汽一道进入冷凝系统而堵塞管路,许多浸出油厂的各种蒸烘机上都附有捕粕装置、大都采用湿法净制的方法以除去粕末。即、使混合蒸汽经  相似文献   

4.
高效粕末捕集器计鑫(陕西省粮油科学研究所)浸出粕在蒸脱溶剂时,挥发出来的混合汽体往往带有一定数量的粕末。当这些粕未随混合汽体一起进入冷凝器时,就会沾污冷凝器的表面,甚至会结垢,降低传热效率,使冷凝效果下降。另外,粕末的大量存在,容易导致水和溶剂乳浊液...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省各油厂浸出车间蒸烘机的湿式捕集器都使用冷水捕粕,废水量大(如蓬菜油厂浸出车间捕粕水量达70~80吨/日),废水温度较高(一般30°~45℃),废水中粕末的乳化作用等因素给我们杜绝从废水中损耗溶剂带来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参考日本的“溶剂捕粕”和“汽体接触塔”等工艺和设备,综合其优点,提出溶剂捕粕新的工艺方案,在本省宣汉县榨油厂新建浸出车间设计方案中得以实施,该车间自1979年4月一次试车成功以来,生产情况一直良好,溶剂捕粕新工艺也收到了予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莹 《中国油脂》2005,30(6):22-22
经蒸脱机蒸出的混合气体在进入冷凝器之前,常采用捕集器把混合气体中的粕末、碎屑分离出去,但经过捕集器后的混合气体中仍带有大量粕末.采用水浴净化器,基本上解决了以上问题,而且节省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电耗和汽耗,经实践证明捕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浸出生产的溶剂回收工艺在制油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捕粕器作为蒸烘机-冷凝器之间的传递枢纽,也同样在浸出生产的溶剂回收工艺中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捕粕器的作用主要是将来自蒸烘机的混合气体的粕末截留下来,为冷凝器的顺利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原有的捕粕器为干式捕粕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有效阻隔一些细小粕末,导致这些细小的粕末随导流管进到列管式冷凝器的列管间,并逐步扩大列管式冷凝器列管间的堵塞面积,  相似文献   

8.
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刘华  张辉光 《中国油脂》2004,29(2):24-27
浸出毛油的品质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混合油负压蒸发工艺是使一蒸、二蒸、汽提在负压状态下操作,同时,利用蒸脱机的二次蒸汽作为一蒸的热量来源.一方面在负压状态下可以减少油脂与空气中氧分子的接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混合油中溶剂的沸点,以达到降低蒸发温度的目的.可以节约能源、节省钢材、提高毛油质量.在负压蒸发工艺设计中要注意合理配备冷凝面积,降低冷却循环水的温度,防止蒸脱机气相产生正压,控制蒸脱机二次蒸汽量,合理操作第二蒸发器,使用湿式粕末捕集器,加大第一蒸发器面积,列管适当加长加大,并选用不锈钢材质,选择蒸汽喷射泵,合理选择真空度,搞好余热利用和尾气回收.  相似文献   

9.
<正> 根据目前国内浸出油厂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含有溶剂的废水一般来源于下面四个方面:1.高料层蒸烘机和汽提塔中使用的直接蒸汽经冷凝后所得的冷凝水;2.卧式烘干机上部湿式捕粕器(俗称帽子头)来的喷淋水;3.混合油盐析缸中的废盐水;4.清洗处理设备故障时逸出的溶剂的冲洗水。前二项废水由分水器排入下水道。后二项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间接冷凝器来的大量冷却水与前四项废水一般很少分开排放,而是混合在同一条下水道中。从国内浸出油厂发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何建华 《中国油脂》1998,23(4):17-18
浸出器的负压沥干能够降低湿粕含溶,从而有效地降低粕残油,节省蒸脱机的蒸汽消耗。为此,探讨了一种负压沥干浸出器的原理及其结构,并对湿粕含溶与粕残油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  相似文献   

11.
捕粕器是浸出生产的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设备。合理有效地应用该设备能防止冷凝器的结垢与堵塞,提高冷凝效率,还可减少溶剂回收管道结垢,降低溶剂消耗,确保浸出车间正常生产。 我厂从1978年改建平转浸出车间后,在高料层蒸脱机混合汽出口即开始应用捕粕  相似文献   

12.
水捕集回收干燥冷却机(DC)首层废热具有重要的节能和环保意义。DC首层出口废汽温度通常控制在74℃,水蒸气含量为22. 2%左右,相对湿度80. 6%。逆流捕集可将废汽中大部分粕沫捕集下来,并将水加热至70. 8℃,通过刮刀过滤器除去粕沫后,热水给进干燥风机的进口冷风加热,可将冷风温度从25℃加热至64. 8℃。5 000 t/d大豆加工生产线,增加水捕集节能系统每吨大豆可节约蒸汽消耗7. 5 kg,对节约总蒸汽消耗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取对DT蒸脱机上部机体、烤粕区、轴密封改造及去掉百叶窗和第二层等措施,收到了减少混合蒸汽的带粕未量,提高直接汽的利用率和得到合格水分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油脂工厂中应重视节约能源。浸出粕的脱溶是消耗能源最多的工段。为了充分利用蒸烘机的蒸汽,建议采用图1所示的新工艺流程。 浸出粕由浸出器进入蒸烘机(1),蒸烘机内的蒸汽温度一般达160℃。如温度上升,则蒸汽的消耗随之增加。这些多余的蒸汽可用于第一长管蒸发器,用它加热和蒸发混合油。蒸发器(2)是一个在真空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制坯质量、浸出器工艺要求、冷凝效果、湿粕温度、含溶量、脱溶时间、蒸汽质量要求、蒸脱机结构和操作问题等方面阐述影响湿粕脱溶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浸出器是浸出制油的重要设备,提高浸出器的性能不但能降低粕中残油,而且能够减轻后续高温脱溶或低温脱溶的负荷,进而节省蒸汽消耗。浸出器负压强制沥干装置是用不同的方式使沥干封闭油斗为负压,强制沥干湿粕物料中的低浓度混合油,达到湿粕含溶量进一步降低的目的。为了降低湿粕含溶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别介绍了用液环真空泵、蒸汽真空泵、负压风机抽取浸出器沥干段负压装置的工艺,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也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常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封闭油斗的方式,最后对沥干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浸出器负压强制沥干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湿粕含溶量,在高温蒸脱时节省蒸汽消耗量进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蒸脱机是浸出车间重要的设备之一,介绍了蒸脱机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生产实践,对蒸脱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强化了蒸脱层二次蒸汽对湿粕的自蒸作用。通过对蒸脱机结构的改进和优化,节约了蒸汽消耗,提高了棉籽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过热蒸汽蒸脱粕中溶剂必须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对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等特性的叙述,指出过热蒸汽蒸脱粕中溶剂必须做到扩大原设备蒸汽的出口面积和降低操作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浸出油厂对粕的烘干,多为高料层烘干机。其烘干机溶剂混合蒸汽的出口管,一般都是采用普通钢管。由于管子直径大,内表面粗糙,因而弯管在潮湿的条件下,使用一段时间后极容易生锈腐蚀。别特是混合蒸汽通过时,往往夹带有少量粕沫,在弯管内逐渐结成污垢。因为污垢的生成和生锈腐蚀的缘故,使得这段出口弯管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混合溶剂气体跑冒滴漏较为严重。溶剂气体和蒸汽混合气体,向冷凝器流通时阻力增大,使烘干机常常处在正压情况下运转。这样一来烘干机各转动部位跑冒漏汽现象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20.
在浸出法制油工艺中,从浸出器出来经刮板输送机进入蒸烘机的湿粕,一般含有30~35%(重量)的溶剂。所以,充分蒸烘回收这一部分溶剂,对于降低溶剂损耗、提高粕的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我厂对立式蒸烘机的改革做一介绍。 一、设备与问题 我厂采用的立式蒸烘机,直径1200毫米,传热面积10米~2,分六层,最上一层为蒸脱部分,高800毫米,以下各层为烘干部分,高为520毫米。各层均有底夹层和边夹层(最下层除外),通入间接蒸汽加热。直接蒸汽由空心搅拌轴上端进入,通过安装在上层搅拌叶下的管中,由其上小孔喷出。湿粕进入蒸烘机后,由上至下不断搅拌,逐层移动,经过蒸烘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