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约创作     
江黎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策展人。个人设计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综合艺术展览会。曾策划“为坐而设计”等设计展览,  相似文献   

2.
米兰设计周的“超自然”展是本次设计周上较有规模的中国设计展览,展示了近30位中国原创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英国设计师TomDixon可以算是米兰设计周的“老戏骨”了,两年前他假座由修道院改建的米兰科技博物馆,举办一场名为“MOST”的场外设计盛宴,一举成为展览作品质量超越Tortona,地理位置和空间效果又远优于Lambrate的城中热事。  相似文献   

4.
侯颖是年轻一代设计师中少有的“研究者”,做事认真、追根究底的态度,让她的设计呈现出沉稳的个性。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安静下来做设计究竟有多难?恐怕只有身在其中的设计师才能知晓。候颖用自己的设计作品和设计态度改变“博伊斯展”的展览形式;改变“汉光百货”的视觉形象……正是这些“小改变”,让人不能小觑侯颖未来的大能量。  相似文献   

5.
生态启示录     
Eco即生态,这个词汇在“日本300设计师——环保×设计”展览的作品中出现了多次。环保是个太广太大的概念,大到生活中有些人会不经意的把它忘掉,我们需要被不断的提醒,比如:开空调很舒服,忘记了臭氧层空洞正在变大这回事;比如贪图多一些空间就把树木移开,忘记了沙漠正在侵吞我们的土地这回事;比如洗衣服的时候一遍一遍加水,忘记了在非洲渴死的小孩子有很多;比如……如此,这个展览600件作品简直就像是一本生态启示录,如果把这些带有启示的设计作品安置在自己周围,它们会成为环保的温柔而持久的提醒者,环保的效果也许会比那些所谓的“极具震撼性”却不实用的作品更强。  相似文献   

6.
平面设计师到底是传媒技术人才,还是艺术家?围绕这一问题。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举办展览“正反面——八件图像作品”。探讨平面设计师的跨界创作。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最近正在展出的设计艺术展“正反面——八件图像作品”(Recto Verso:8pieces graphiques),由八位来自法国的平面设计师/小组参展,分别是Akatre小组、Christophe Jacquet、Fanette Mellier、Helmo小组、Jocelyn Cottencin、Mathias Schweizer、Pierre Vanni,以及Vier5小组。  相似文献   

7.
以下的几页里.我们都围绕着这位日本老人.年轻时他还不能把“设计师”与自己联系到一起.几十年后.旺盛地却不光是那些作品.他组织过很多次展览.很多感悟便流溶于其中,我们也从这里开始.呈一些图片以及他设计背后的点滴。  相似文献   

8.
将现实生活进行数字化处理,是电脑和网络突飞猛进的“数字化时代”的特征,而从数字化设计到新的实物呈现。则被视为对“后数字化时代”的描述。3D打印一直是最近十多年来的热门话题。一直刺激着设计师的想象力。3D打印究竟已经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通过正在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MAD)举办的展览“后数字化时代设计的物质呈现”来思考。这个展览,展示了欧美最前沿的3D打印成果,探讨如何通过电脑的介入,实现设计从图像到实物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在"设计中国·魅力汉字"整个展览的筹备过程中,海报作品从征集、整理、评选到制作,历史最长,覆盖地域最广。两个月前,就有设计师开始投稿,有的设计师还经历了几次改稿。海报作品不仅来自国内的高校师生和设计师,也有很多海外设计师积极投稿,他们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各自的风格特色,基于"汉字"的主题和汉字的特点,带来了更多元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这位长相颇具贵族气质的比利时设计师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虽然并不为亚洲人所熟知,但具有丰富设计经验和全方位才能让他成为这次香港设计营商周的主角之一。除了作为紧接在比利时女王和特首开幕祝词之后的第一位设计师发言分享创作经验外,还在外围有一个“动时空”个人作品展览和“时装密码”策展展览,前者展出了从学生时代开始的逾百件个人作品,后者则是当代比利时时装的集体亮相,这里外的举动充分表现出设计师个人的充沛精力和没有限制的跨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