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热杀菌是食品杀菌法中极为有效的手段,各领域早就广泛应用。不过事实上也并非所有领域都能有效地应用,有时需选用其它杀菌法,或采取加热与其它手段并用,互补其不足,从而可用比通常加热杀菌更温和的条件,或相互配合,达到预期的杀菌目的。  相似文献   

2.
不同功率微波杀菌对酱牛肉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不同功率微波加热对酱牛肉中腐败菌的致死特性,探讨了微波杀菌对酱牛肉的保鲜效果,并分析了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真空包装产品中的菌相构成.结果表明,微波加热的最终温度是决定杀菌效果的关键,微波杀菌终温度达到70℃时可以大大延长产品的货架期.真空包装的酱牛肉经微波杀菌后,其腐败菌群中乳酸菌类占优势,室温条件下贮存时,芽孢杆菌的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不同杀菌条件下蒸面的微生物带菌量指标,并采用面条质构和面条拉伸试验方法评价其品质,从而得到速食蒸面的最佳杀菌工艺。结果表明,在100℃水浴加热杀菌45 min,蒸面可以保存3 d以上,可满足短途配送的市场要求。  相似文献   

4.
火焰杀菌     
火焰杀菌机对罐头食品的杀菌是经济和有效的。本文首先系统介绍火焰杀菌全貌,其次介绍火焰杀菌的特殊部分。 当食品进行热杀菌时,它的营养价值、色泽、香味与组织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作用的不同程度取决于:加热的速度、食品在最高温度中时间的长短以及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微波加热的条件下,对豆浆饮料的微波杀菌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了加热时间、温度和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功率对豆浆中菌落总数的影响。比较在不同贮藏温度下,微波和传统水浴杀菌豆浆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情况,同时测量了不同处理样品的总糖、蛋白质和折光率。结果表明:经本文方法制备的豆浆,样品体积为10ml时,其最佳微波杀菌条件为微波功率560W、加热时间22s,使豆浆温度达到75℃;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微波杀菌样品比传统水浴杀菌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生长缓慢,可以延长豆浆饮料的保质期;微波杀菌可以更好地保留豆浆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32(7):23-23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最近研发成功一项与周波电场相结合的果汁杀菌技术,这是一项钝化、杀灭果汁有害菌类的新技术。以往对果汁杀菌采用的加热方法常使果汁中的营养成分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之相比,该技术温和的加热条件与周波电场相结合使用,比单一条件的杀菌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与三文鱼介电特性相同的模拟食品作为化学标记法的载体,确定了微波加热的冷点位置并测量了冷点位置的时间-温度曲线,以此计算目标微生物的致死率,优化软包装三文鱼片的微波杀菌工艺条件。通过调整微波杀菌的工艺参数,使得冷点位置的处理程度达到目标杀菌程度,最后在冷点位置接种微生物验证该工艺参数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当微波加热的净功率为8 kW,加热时间3 min,保温时间5 min,保温温度95℃,三文鱼的杀菌程度达到F_(90)=11.5 min。以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作为接种微生物,采用该杀菌工艺,使其减少了7个数量级。与传统杀菌工艺相比,微波杀菌大幅降低了杀菌时间,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且对目标微生物的致死效果高于传统杀菌。  相似文献   

8.
欧姆加热的电参数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欧姆加热杀菌与水浴加热杀菌对比的方法。以豆浆的总菌数为试验菌群,通过改变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得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与杀菌效果的关系。对比水浴加热杀菌的效果可知:当电压超过60V时,欧姆加热方法的杀菌效果明显好于水浴加热方法的杀菌效果,残菌率随处理电压的增加以指数规律减少;随着频率的增加,欧姆加热的杀菌好,但当频率超过一定值时杀菌效果降低;频率在30~300Hz时其杀菌效果明显优于水浴加热方法的杀菌。  相似文献   

9.
测定各种罐头传热速率参数fn和j值,以公式法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加热时间,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作“温-时曲线”,用该曲线斜率同营养破坏曲线斜率比较,可以近似判定该罐头能否进行高温短时杀菌。再用酶加热失活曲线和罐头冷点杀菌强度曲线的交点,确定杀菌的最高温度,从而确定合理的杀菌条件。从实罐试验证明,该判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业中的微波杀菌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微波(microwave)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目前在冶金、化工、农业、医疗、轻工业等领域已被广泛采用;在食品工业上,则可用以烘烤食品。 微波杀菌技术是近年新兴的一项辐射杀菌技术。它不同于X-射线和γ-射线,是一种非电离辐射。与传统的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具有加热时间短、加热均匀、食品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破坏或损失少等特点;与化学药剂杀菌技术相比,微波杀菌因不会残留化学物质,其  相似文献   

11.
辣椒粉可采用高温杀菌、辐照杀菌和微波杀菌等多种杀菌方式进行灭菌.本实验采用微波杀菌,在杀菌时间、微波炉功率、物料覆盖厚度不同条件下,分别以其中的一个条件为变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做单因素实验,以确定一个条件时辣椒粉杀菌的影响,找出最佳工艺条件.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辣椒粉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实验工艺条件为:杀菌时间120 s、微波炉功率510 W、物料覆盖厚度15 mm.与常规加热处理相比,辣椒粉采用微波杀菌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今日已有许多种用蒸汽作为加热介质的杀菌锅;其中间歇式杀菌锅有立式、卧式静止杀菌锅、无篮笼杀菌锅、回转式杀菌锅等。连续式杀菌锅中有连续回转杀菌锅及静水压杀菌锅等。在杀菌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均一的加热温度。由于杀菌不完善常易产生罐头败坏现象,有时往往杀菌条件是合理的,而是由于在杀菌过程中出现了低温区或所谓气袋,从而微罐头杀菌不足。杀菌时的升温很重要,升温时间是指蒸汽引入锅内开始至达到杀菌温度的过程。在升温期间蒸汽流经杀菌锅排放出口,驱使锅内余留空气排出,并使锅内温度上升,使杀菌锅内温度在一定时间内达到…  相似文献   

13.
专利申请范围 本发明是关于液体食品的加热杀菌法,是更详细的用微波照射液体食品的加热杀菌法。 发明的详细说明 对于象肉汤、奶油等一些高粘度的液体食品的加热杀菌,过去一般采用光加热管道,然后将液体食品以高速送入进行灭菌,此方法存在的问题是管道中心部位的液体食品流速较边缘的大,中心部位的液体完全杀菌,靠边缘的液体因加热时间长  相似文献   

14.
加热巴氏杀菌后样品中的细菌总数,可用钴一60γ射线辐射杀菌的方法使之进一步降低,D_(10)=0.12Mrad。0.3Mrad辐照的样品,在0℃条件下货架寿命可达半年,比对照的延长了一倍以上。辐照对产品的化学成份没有影响。产品经品尝试验,接受情况良好。加热巴氏杀菌和辐射选择性杀菌联合加工是圆腿的一种新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加热食品时,微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死灭,但食品本身也受加热影响,不论外观,还是成分都会发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有①淀粉、多糖类的糊化、胶化,溶解;②蛋白质变性、酶失活;③维生素、营养成分等热破坏;④脂类氧化;⑤褐变;⑥褪色、变色;⑦产生异臭;⑧组织软化等等。其中有些是加工中必须的反应,也有不少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理想的食品加热杀菌,要求能最有效地杀灭对象微生物,而对食品本身产生最低限度的不良影响。为此,必须要求传热迅速,并对各部均匀地加热,充分满足规定的杀菌条件。 一、高温短时(HTST)杀菌法的有效性 需达到所定杀菌目标,低温就必须长时间加热,而采用高温则短时即可。上述③~  相似文献   

16.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应用苏世彦彭城大学食品工程系1前言杀菌是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传统的杀菌方法是采用加热杀菌方法,加热杀菌的温度太低会因为杀菌不足而导致产品的腐败变质;加热杀菌温度过高会使果汁中的营养成分受到破坏,风味劣变、产生热臭...  相似文献   

17.
加热密封是食品保存的一种手段。关于密封方法已确立了许多经验,例如瓶装、罐装、袋装,都能达到密封的目的,而加热杀菌则仍存在不少问题。加热不足则不能杀菌完全,加热过度则会引起色、香、味及管养价值的变坏。对于固体或固体食品的加热来说,当处于加热时,热是由食品外部传导到内部的,要杀灭食品中心部位的微生物以达到完全杀菌的目的,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就必然引起食品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 罐头食品的加热杀菌条件中杀菌温度、杀菌时间与致死值都是十分重要的因子,它们的正确选定对产品质量有极密切的关系。过去许多杀菌公式是经过长期经验而定下来,并在实践过程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罐头食品的加热杀菌技术更趋科学化,对杀菌温度、时间、致死值的计算与选定已经有一些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方法称为一般法(General method),许多罐头工业技术人员已经熟悉并在实际中应用,但是关于公式(计算)法(Formula method)不甚熟悉,特别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相似文献   

19.
清酒酿造与磁力杀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菌法历来都是采用加热杀菌法,但温度条件会使香味平衡协调发生变化;未杀死的残留菌也会对酒质产生影响,对小批量、多样化制品的杀菌还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各种杀菌方法作进一步研究。本文讨论了在常温下使用磁力和磁性粉(在实验室)对酵母菌的杀菌效果,以及制成小型生产设备后的实用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麦苗粉的微波杀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微波功率、杀菌时间、物料量对麦苗粉杀菌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菌落总数和a*值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麦苗粉微波杀菌的最佳条件,并与常规加热杀菌方法相比较;分析了麦苗粉杀菌前及经过最优工艺微波杀菌后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杀菌时间对杀菌效果有重要影响,试验所得的麦苗粉最佳微波杀菌工艺为:微波功率510 W,时间120 s,物料用量12 g.与常规加热处理相比,麦苗粉采用微波杀菌不仅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而且品质保持良好.微波杀菌后麦苗粉的外观、色泽变化小;水分、灰分、总糖等理化指标基本不发生变化;叶绿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