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的古代水坝是中国河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与中华的文明史一样久远。在丰富的古代典籍中有关水坝的记载多不胜举。都江堰、高家堰、京杭大运河等人水和谐、天人合一的古代工程,创造了浑厚的水文化。古坝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保留至今,使用至今,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有坝引水工程,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梁述杰  雷太宝 《人民黄河》2000,22(12):39-40
根据历史典籍考证,汾河流域在史前曾有过长时间、大范围的积水期,大禹治水很可能在汾河中下游进行。根地质构造过程分析,造成山西省水文情势变化的最大原因是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典籍、地理条件、地名的考证,认为大禹治水始于汾河治理。提倡学习、发扬大禹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特别是水利人,要注重调查研究,因势利导,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历史典籍、民间流传、地理条件等方面进行考证,对山西河名进行了释义。列举了几条大河的命名,以及其他以古代战争、流态、清浊、地理意义等方法来命名的河流,展示了每条河流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提倡深入研究河名文化,并建议水利部门做好河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公元1968年,当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回望自己居住的地球时,惊奇地发现;地球是蔚蓝色的。现代科学也证明地球表面有70%被辽阔的海洋覆益着,人类就生存在过样一个蓝色的星球上.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与水并的历史。人类从自己的童年开给已深深理解到水与空气、阳光星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他们逐水而居井创造了以水为中心的大河文明。古老的尼罗河孕青出了古埃及灿烂的文化;底格里斯河和发拉底河冲积出古巴比伦辉煌的典籍;不朽的长江、员还经出了中华民反令人瞩目的历日。欢,作为生由2刃,使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和文明。沉而,人类对…  相似文献   

6.
关于"海昏"的含义,既然不能够从汉字本身的训诂得到合理的解释,就应该从民族融合和民族语言的角度加以考察。在汉文典籍中保存了大量非汉族语言资料,尤其以人名、地名为多,"海昏"即其中一例,是先秦赣鄱地区古越族地名在典籍中的记录。"海昏"一词的构成符合古越语地名的齐头式结构。"海昏"之"海"是齐头式地名的冠首字,或为没有实质意义的语气词,与"昏"构成了古越语多音节单字地名,与古越族部落名有关;或为古越语地名的中心词,对照古越族后裔的侗台语族壮语中"海"的"河滩"之义,可以发现"海昏"之"海"与缭河附近的历史地理环境相当吻合。这可以作为"海昏"是古越族地名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古代典籍与古代水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骅 《海河水利》2001,(6):38-41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政权的兴衰以及文化的繁荣.中国历史上的多数王朝,把兴修水利作为安邦治国之策,在浩繁的历史、科技典籍中,留下了大量的水利著作,总结积累了宝贵的治水经验,记述了许多治水奇迹.所以,研究我国古代水利著作,对促进我国现代化水利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技、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的国家。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历史典籍和学术界提出的汉江河源资料,结合笔者汉江河源考察,用现代确定河源的惟长、惟量、流域面积、河源高度及河流态势等要素,对汉江源头区域进行分析。提出了汉江是一个多元型河源,把汉江河源分为西源和北  相似文献   

10.
关于召公的记载,官方的典籍中很少见到,唯一可信的资料,便是《诗经》的记载。诗经是纯粹的民歌,劳动人民口传口唱的歌,可见一个人真正地为人民做了好事,真正的为政清廉,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召公没有留下巨著鸿篇,没有留下警世名言,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然而,他却把自己留给了煌煌三千年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全球性的“气候危机”是否是导致罗布泊湖干涸的主要原因?我国学者最近对这一学术悬案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罗布泊湖干涸最重要的因素。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角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200万年前,罗布泊水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在我国古代历史典籍记载中,罗布泊最大水域达5000多平方公里,曾被误认为是黄河的源头。本世纪以来,罗布泊水域两度盈亏,并最终于1972年彻底于涸。罗布泊湖水的盈亏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三峡建设》2009,(4):12-21
现代黄河三角洲,巢黄河文化于大成,在与海岱文化的融合中,演绎出了数不清的历史活剧,留下了诸多说不清道不自的历史之谜。为什么历史上每一支与黄河相交形成的三角洲,历来都会成为中国文化的摇篮?继黄河文化与搭成黄河三角洲这块既年轻叉古老的广阔地域,叉给这里留下了怎样难解的历史之谜?  相似文献   

13.
一条古巷,一面古墙,一幢古宅在静默的大地上与人们跨越时空地交织相遇,在与心灵的碰撞中散发出沉甸甸的历史火花,让人愉悦或深沉.叹惋或悲愤,希望或奋进,以至心灵得到澄静与升华。这就是历史的魅力,这也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相对于现在与未来的意义。2008年12月,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王办的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活动中,天津市西青区千年古镇杨柳青以其独特的生态文明、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这是继2005年杨柳青荣获央视“中国魅力名镇”美誉后又一感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人类与自然、与社会斗争和改造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人治水的实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中,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在治水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治水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21世纪人类的治水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居延海     
正居延海又称嘎顺淖尔,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内陆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北部。湖泊水面因水源无保证,时大时小。为额济纳河西河河水汇积而成。居延海以东有苏泊淖尔,为额济纳河东河河水汇积而成。两个湖泊一西、一东为姊妹湖泊。居延海在春秋、汉、唐时期的历史典籍中就有多处记载,并出现多首吟写居延海的诗歌,表明居延海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广阔的水面,深深地影响着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文  相似文献   

16.
狗年话狗     
索来 《陕西水利》2006,(1):40-41
十二生肖中,除鼠虎蛇之外,大多为人类的朋友。惟狗与人类的关系最亲,也只有狗的名声不大好;牛马猪羊鸡猴龙兔,惟龙的地位最高,影响最大。在人们的心目中,龙与狗反差很大,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典籍中关于狗的记述颇多。《礼记·曲礼》云:“然通而言之,狗犬通  相似文献   

17.
张含英同志在长期从事黄河的治理和研究工作中,博览有关治黄典籍,将其研究成果撰写成《历代治河方略探讨》新著。全书共12章,约15万字。作者力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悠久的治水历史,水利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有:关于水利通史、水利断代史、专业水利史、河流水利史、水利工程专史、水利法规、水利施工规范以及水利总结、汇编、丛书等方面的著作。研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为今天的水利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此,本刊自今年起、开辟《水利史料选介》专栏,将陆续介绍一些主要的古代水利著作。——编者  相似文献   

19.
爱好书法艺术之人,自古而来就很多很多,但真正爱得深切、执著以至达到痴迷的,就要少得多。人道是学艺求知,不痴迷者难奏功,书法史上那些"成名成家"的人自然也不例外。从历史遗留下的典籍传说中,便有许多这方面的佳话或轶事。汉代的书坛上耸立着两位大家,即张芝和钟繇。他二人在勤于临池方面都为后世作出了榜样。相传张芝家门前有一池塘,他日日习练,连年累月从不中辍。由于常在门前池塘中洗笔洗砚,后来碧绿的池塘竟变成了"墨池"。这样,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安丰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寿县是座历史古城,历史古城有座历史古塘,这便是“神州第一塘”安丰塘。安丰塘古名芍陂,始建于春秋楚庄王时(公元前613~591年间),为楚相孙叔敖征集民力所建,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位居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首,其悠久的历史被写入国家历史教科书。做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优秀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安丰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简言之,即“天人合一”、“师法自然”。遥想当年,孙叔敦动议开挖这方塘时,“在这种激动的情绪中,人民与孙公合一,就完成了他一生中的壮举”(武陟山《安丰塘畔》)。正是由于孙叔敖能够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