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言自明一值推销员按响了一户人家的门铃,开门的是一个9岁左6的男孩,口里叼着一根者长的黑色雪茄烟。推销员不觉暗暗吃惊,问道:“小家伙,你母亲在家吧?”男孩把雪茄从嘴上取下来,弹了弹烟灰,反问道:“你看呢?”(日昌)如此“人民”人民电影院正在上演新片,小A走到影院门口就往里闯,检票员栏任了他:“同志,票呢?”“要票?”长发小胡子的小A蛮横地指了指影院挂着的大牌子:“人民电影院不是‘人民’进的吧?我是‘人民’为什么不许进?”恰好一名警察走了过采:“喂,人民法院也有‘人民’两字,你是不是也想进去呢?”(…  相似文献   

2.
园林与文学、绘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言之,可谓“相涉”与“相资”。相涉,是指文学、绘画常常把园林景物写入作品,作为刻划人物,发展情节的环境依托。如红楼梦“大观园”;牡丹亭“后花园”,都是作家演说故事的重要场景。其它如游园而咏诗,造园而作记,也无不构成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其影响所至,比如明末散文小品,便常常带有浓重的园林韵味。而所谓园记,亦绝非止于记园,同样是文  相似文献   

3.
园林·科技·人——关于园林的几个深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绍增 《中国园林》2002,18(4):22-26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学”、“科技"的概念,重点从园林与科学和技术,园林与人这两个基本层面,考察了园林的若干哲理问题通过研究园林从艺术向科学演化过程,认为一方面当前对科学加以特别强调还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注意唯科学主义倾向。自然与人始终是园林的核心: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人的利益,也就是人本主义,“天人合一”以及生态学的绝对平衡观都无视这个问题;然而大自然又是公正的,人不能对自然为所欲为。由于有了非平衡生态观,才使人类有可能探索不同于原始生态的一个或若干个新平衡点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园林。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匾额楹联对园景“点题”,是诗文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使园林景象能够“寓情于景”,随处皆可“即景生情”。正如《红楼梦》所说:“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北海作为皇家园林的典范,其集锦式园林建筑与相匹配的匾额楹联,集山水、建筑、诗词书画于一体,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虽由人作,宛似天开”的意境,体现了中国建筑特有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唐荔苑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边上的一家新型园林餐厅。这家园林餐厅是在相关部门提出“把广东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大省”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并顺应有着深厚的西关文化底蕴的荔湾区打出的“以旅游文化建设‘新荔湾’”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勾勒”一词源出中国画技法传统术语,通常用于工笔花鸟画。陈从周先生在其所著《续说园》篇中,借用“勾勒”技法于园林造景颇有见地,他说:“景之显在于‘勾勒’。最近应常州之约,共商红梅阁园之布局。我认为园既名红梅阁,当以红梅出之,奈数顷之地遍植红梅,名为梅圃可矣,称园林则不当,且非朝夕所能得之者。我建议园贯以廊,廊外参差植梅,疏影横斜,人行其间,暗香随衣,不以红梅名园,而游者自得梅矣。其景物之妙,在于以廊“勾勒”,处处成图,所谓少可以胜多,小可以见大。陈先生“勾勒”之说,值得引起造园家的注意,本文想对此作一点浅陋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封建时代,中国文人园林,是由学者、画家、诗人,或者是由被贬官谪居的士大夫或怀才不遇的才子设计的。本文阐明:第一,在中国文人园林中,艺术是作为园林造景布局的主角的(图1、图2、图3)。有时园林造景就像一幅有生命的,步移景异的天然图画,有时一块“太湖石”便是一座抽象雕塑,有时一处人造溪谷,正在演奏一部天籁乐章,或植花木以倾情,或设亭榭以赏景。第二,本文又指出,在文人园林艺术作品的创作进程中,必经过三个递进的美学序列境界:第一为“生境”,即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境界;第二为“画境”,即视觉与听觉形象美的境界;第三为“意境”即心灵美与理想美的境界。最后,本文又提出,中国古典文人园林,是一种艺术作品,她是一个通过光信息、声信息、符号信息,贮存了艺术家对人生对自然的“爱心”与“情感”的“宝库”作为结论。本文最后还指出,这个“宝库”中的许多信息,即使是对现代的追逐时尚的崇洋的景观大师们,也许也是很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8.
"水口园林"与风水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于勤 《安徽建筑》2002,9(5):23-24
在’99昆明世博会“人与自然”的主题下,探讨我国古老的环境文化—“风水术”对人居环境的影响,“风水术”对“水口园林”的影响,以及“水口园林”的成因、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相关文献中对规划这个词有比较详细的解释:“规者,有法度也;划者,戈也,分开之意”;“规划的基本意义由‘规’(法则、章程、标准、谋划,即战略层面)和‘划’(合算、刻画,即战术层面)两部分组成,‘规’是起,‘划’是落……”。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于园林中的建筑物的认识,经常会根据环境来定义。类似的典型定义见于《园冶》,建筑类型包含“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榭、轩、卷、广、廊、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草架、重掾、磨角”等建筑类型。定义这些建筑类型,也有依据造型、梁架特征的区别,但更重要的定义依据是根据周边环境。榭是“藉景而成者也”,廊是“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广是“因岩为屋曰‘广'”。在古典园林实践设计中,也是多依据环境来放置合适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类型从属于整体造景的思路,不仅选用亭子或廊庑是依据画面感的适合,也是为了从特定的建筑类型里望出去,观赏到其他的景物。  相似文献   

11.
封云 《华中建筑》2004,22(4):143-144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到贾元春即将省亲,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各处亭台楼阁要题额刻对,否则“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于是,贾政带着众清客和宝玉一路游赏,按其景致,题额对联。可见,题额对联是起“面龙点睛”之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亲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位老人持斧要攀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子四四方方像‘口’字。这棵树长在院中,就成了‘困’字,不是很不吉利吗?”楚霸王听后,灵机一动回答说:“照你这么说,院中倒树留人,便成‘囚’字,如此更不吉利。”老人觉得楚霸王言之有理,于是放弃了砍树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赵前 《中国建材》2004,(2):60-61
商机,交易的机会。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需求无所不在,商机无所不在,关键是“捕捉”二字。正像一句戏言:“睁眼一看,嚯!漫脚面都是钱,就看你会‘拣’不会‘拣’”。本文标题令人莫名其妙,《美国兵·老总·农民》,他们是什么人?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八竿子打不着”——没关系,把他们“聚”在一起只有一个理由:都会捕捉商机。  凤凰卫视曾报道一则趣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国兵堵在藏身洞里,成了阶下囚。萨达姆最后藏身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尽管电视上播放了一些画面,但许多好奇者仍想亲眼目睹。人们的这种愿望就是一种“消费需求”,就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园林与现代主义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淑芬 《中国园林》1995,11(2):32-34
本文根据美国《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1990年1月号园林论坛专栏刊登的题为《‘主义’的聚合》(A Convergence of‘ISMS’)一文编译。原文是参加讨论的三位专业人士之间相互提问,对话和辩论。他们分别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园林学教授彼得·雅葛布斯(Peter Jacobs)、哈佛大学设计研究学院园林学教授助理伊丽沙白·梅尔(Elizanbeth Meyer)和旧金山彼得·沃克——玛莎·史瓦尔兹事务所的合伙人玛莎·史瓦尔兹(Martha Schwartz)。为了节约篇幅起见,译者作了删节和调整,编成此文。  相似文献   

15.
王铎  刘郁馥 《中国园林》1996,12(1):23-27
来海南作景园规划设计、考察琼岛风光和园林,感悟颇多,拟成此文旨在探讨海南现代园林的社会功能及文化艺术特质,名曰“识绎”。“识”者,认识;“绎”者,梳理条理、就正于同仁,共同探索。 同其它历史时代不同地域的园林发展一样,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无不与其时其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及自然条件有关。鉴于此,在梳理海南园林文化艺术特质前,铺叙其外环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曹娟 《中国园林》2004,20(7):1-2
2004年6月21日上午,“2004年‘中国园林滕头杯’青年风景园林设计竞赛”颁奖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为历时半年的设计竞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7.
林晓东  苏加群 《广东建材》2011,27(7):194-194
(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相似文献   

18.
提到“风景”一词,几乎人人皆知。但究竟什么叫“风景”(即什么叫‘景’,或‘景致’、‘景观’、‘景色’、‘景象’)?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应该弄清楚它的概念、含义及有关问题。为了探讨与“风景’一词有关问题的共同语言,谈谈以下几个问题。风景的概念“风景”一词,作风光、景色之意。最早记载于古书中的是我国《晋书·王导传》:“过  相似文献   

19.
尤黎明  周翔宇 《园林》2016,(9):68-70
正花灌木一直是一个好的花园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花灌木新优品种选育在花色、叶色和株型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花灌木逐渐成为园林应用中的主流。有些花灌木在每个季节都具有观赏性,尤其是在绚烂多彩的秋季,这样的花灌木特别夺人眼球。这里将介绍一种在秋季花园中具有应用前景的花灌木。‘秋日粉红’兰香草(Caryopterisincana ‘Autumn Pink’),为马鞭草科、莸属落叶灌木,植株紧凑,叶片椭圆形,边缘锯齿状,在茎上对生,揉碎后有芳香气味。‘秋日粉红’是从兰香草(Caryopterisincana)中选育出来的园艺品种,园林中常见的同属园  相似文献   

20.
还风景园林以完整的意义刘家麒看了俞孔坚“还土地和景观以完整的意义:再论‘景观设计’之于‘风景园林’”(以下简称“俞文”)之后,感觉到俞文对风景园林有片面理解,存在一些误区。表现在:(1)把风景园林曲解为“唯审美论”、“唯艺术论”。俞文先把“园林”和“风景园林”推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