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了提高油井措施的投资效果,减少无效措施投入,合理利用有效的措施费用,提出油井增产措施最低增油量的概念;利用技术经济学理论,推导出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SG采油厂1737井次10类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实例,证明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可以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油井措施的效益状况,有功于科学筛选和确定油井措施,按效益第一的理念经管管理油藏。图1表1参7  相似文献   

2.
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计算通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仪  李治平  蒋伟 《钻采工艺》2011,34(1):104-105
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的准确计算, 是客观真实地评价油井增产措施效果和措施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当前矿场计算增产措施增油量算法的不足, 从增产措施增油量基本概念出发, 考虑矿场应用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 推演出了油井增产措施增油量统计计算通用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措施前产量递减、 同井前后多次措施效果叠加、 措施未失效效果预测等情况, 可以较为准地计算增产措施增油量, 客观地评价措施效果, 从而为油田增产措施优化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油藏工程方法,分析了油井增产措施的成本构成,建立了油井措施临界增油量模型,措施投资上限模型,措施产油量临界销售价格模型。针对油田后期老井措施投入高、决策风险难度大的特点,首次引入了老井措施临界平衡点作业率和油井措施安全边际率的概念和分析模型。给出了油井措施决策一般程序,并列举了实例。系列模型符合油井措施过程中的经济运行规律,对老油田措施综合调整提供了一种评价决策手段。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田单井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锦州采油厂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了旨在提高决策水平、推动经营管理科学化的单井效益评价系统。经过3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与油田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的单井效益分析及决策支持系统。效益评价由单井延伸到层系、区块,油藏经营实现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措施论证和评价实现了由单纯考核增油量向考核增量吨油成本的转变;常规决策更加科学,实现了由产量决策向效益决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确定增油量是聚合物驱方案技术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关键,也是聚合物驱方案在现场实施后措施调整的重要依据。运用BP神经网络训练学习算法,建立基于早期注聚油藏的水驱产油量预测模型,得到早期注聚增油量的评价基准,解决了海上油田进行早期聚合物驱试验时,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计算早期注聚增油量的难题。经验证,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增油量与实际增油量间误差仅为0.88%。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渤海油田早期注聚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增油量评价新方法,对海上早期注聚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评价及措施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确定聚合物驱增油量是海上油田聚驱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的关键,一般情况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聚驱增油量,但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误差,且结果过于乐观.为了提高海上油田聚驱投资效益、降低聚驱开发风险,文章从聚合物驱最低增油量理念出发,利用油藏工程理论总结出四种计算方法,并以渤海锦州9-3油田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油田开发中措施产量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最大。通过对影响油井措施效益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引用措施增油量函数关系式,在不同油价下用措施增油量和措施费用2个指标,运用经济评价理论——盈亏平衡原理,研究提出了不同油价下措施最低增油界限公式和措施井最低增油界限效益动态评价标准模型图版。以2010年在尕斯库勒E31油藏作业的16井次压裂措施井为例,论证了该方法对措施优选的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8.
底水锥进是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关井压锥是现场普遍采用的抑制底水锥进的方法之一。为了指导关井压锥措施在现场的应用,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采用机理分析、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影响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因素及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定义了一个评价关井压锥措施效果的无因次参数——增产系数,该系数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结合评价关井压锥效果更准确。研究结果表明:关井压锥措施起到了增油效果,压锥效果与关井时间长短及关井时的含水率有关,关井时间越长、关井时的含水率越高,增油量越低,但增加的油量比关井阶段损失的油量小,即油井总体上表现为累计产油量降低。关井压锥在渤海底水油藏的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开发底水油藏时慎用关井压锥措施来解决底水锥进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种确定压裂选井原则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油田开发中,经济效益始终被经营者放在首位,由于油井压裂的费用相对较高,所以在措施前需进行产量预测。根据压裂的措施投入、原油生产经营费用和压裂后的累计增油量确定了压裂措施边际成本,将油井压裂后的边际成本与当前市场原油价格相比,以不亏本为前提条件,得出油井压裂后以累计增油量为因变量的盈亏分析模型,由模型计算出边际成本等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时的临界累计产量;根据油田特定区域已压裂井的生产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理论,在压裂工艺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用油田常用的参数(地层压力和油层改造厚度),可以确定在该区域油井压裂后累计增油量预测公式,由该公式预测出油井压裂后累计增油量,把预测累计产量大于临界累计产量作为现场压裂的选井原则。参2(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10.
油井作为油田的基本单位,保持油井产量在盈亏平衡点以上生产,是油井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油藏经营管理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对生产井的管理,提高效益产量。油田经营者需要充分掌握和利用盈亏平衡点的变化来调整生产部署,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文章采用经济学盈亏平衡原理,以中原油田某区块为例,对油井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分别给出了在完全成本、生产成本和操作成本等不同管理层面下的单井产量界限,并对单井进行了效益分类,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提高了油藏经济产量,为油藏经营管理提供了生产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油区措施配产整体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全油区的增油任务最佳地分配到各种增产措施上,使其总体吨增油成本最低,使增产措施的总投资最小,是油区措施配产的主要目标。本研究对增产措施进行了筛选和分类,利用积分转换方法建立了单项措施投入-效益模型,以及油区措施配产多变量、多因素、多目标数学模型;根据非线性函数求极值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系统最优解方程,建立了最优解的扫描算法;最后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油区增产措施的自动优化配产,并进行了实际应用。该方法使用简单,结果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增产措施评价方法,运用油田产量的典型递减规律(指数、双曲、调和)对油井产量进行拟会,并确定出措施后的递减趋势,以此为基线,计算措施后实际产量的增加值,定为该措施的增油量,从而使措施增油量的计算较为客观,为正确评估措施效果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加砂压裂是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改造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准确地评价压裂增油效果是结合经济效益确定措施界限的基础。基于国内某油田已进行压裂施工井的实际增油效果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从基础井网到三次井网的压裂措施增油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增油幅度预测,计算出二次井网平均增油幅度为1.93,与实际结果1.95相比误差仅为1.03%,符合性较好。应用此模型根据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找出了各井网影响压裂效果的2项主控因素,结合不同油价确定了下一步措施各井网主控因素的技术经济界限。该方法所建立的增油模型从油田实际生产数据出发,适用性较强,整套模型建立方法可推广至其他区块。  相似文献   

14.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只能借助于数值模拟才能进行可动凝胶深部调驱动态预测的问题,依据水驱动态预测方法,结合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作用机理,采用体积加权法校正驱替体系地下的等效粘度,并根据残余阻力系数校正地层的非均质性,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动态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预测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含水率、产油量、产水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还可预测其提高采收率幅度和增油降水等指标,为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方案设计和效果预测提供了依据.另外,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一个实际井组的调驱效果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防砂完井产能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优选防砂完井方式时,当量产能比为目前主要的产能评价指标。但对于稠油蒸汽吞吐而言,产能预测模型缺乏考虑防砂的影响,加上蒸汽的降黏增产作用,使得传统评价方法对吞吐井防砂、注汽的适应性较差。通过提出复合产能比和最终产能比两个新概念,表征了防砂前后蒸汽吞吐井产能的变化,使用最终产能比作为新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更直观、更便于应用。为计算最终产能比,建立了防砂完井产能新模型,该模型针对防砂和蒸汽吞吐的特点,根据非等温分布加热半径计算公式和达西定律,考虑了高温蒸汽对原油黏度的影响,引入防砂表皮系数,从而实现了防砂和蒸汽吞吐的耦合。应用结果表明,防砂措施对蒸汽吞吐井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表现为各防砂方式的最终产能比均低于当量产能比。其中,压裂充填防砂具有增产作用,但相较于常规开采井,该方式对蒸汽吞吐井的增产效果有所降低。从油井流入动态的角度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新指标对稠油蒸汽吞吐井的产能评价更具意义,且预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在优选防砂完井方式时,当量产能比为目前主要的产能评价指标。但对于稠油蒸汽吞吐而言,产能预测模型缺乏考虑防砂的影响,加上蒸汽的降黏增产作用,使得传统评价方法对吞吐井防砂、注汽的适应性较差。通过提出复合产能比和最终产能比两个新概念,表征了防砂前后蒸汽吞吐井产能的变化,使用最终产能比作为新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更直观、更便于应用。为计算最终产能比,建立了防砂完井产能新模型,该模型针对防砂和蒸汽吞吐的特点,根据非等温分布加热半径计算公式和达西定律,考虑了高温蒸汽对原油黏度的影响,引入防砂表皮系数,从而实现了防砂和蒸汽吞吐的耦合。应用结果表明,防砂措施对蒸汽吞吐井产能的影响更加明显,表现为各防砂方式的最终产能比均低于当量产能比。其中,压裂充填防砂具有增产作用,但相较于常规开采井,该方式对蒸汽吞吐井的增产效果有所降低。从油井流入动态的角度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新指标对稠油蒸汽吞吐井的产能评价更具意义,且预测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蒸汽吞吐产量预测模型假设条件简单、普适性差等问题,一般采用测试法和类比法综合确定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由于目前海上油田通常只开展常规测试,无法直接获得热采开发初期产量。笔者提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确定新方法,建立蒸汽吞吐相对于常规开发的初期产量倍数预测模型,通过蒸汽吞吐产量倍数,将常规测试确定的产量转化为蒸汽吞吐产量。研究表明,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主要受储集层渗透率、原油黏度、注入强度、蒸汽干度等因素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回归等方法,建立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倍数与油藏地质参数及注入参数之间的非线性预测模型,该模型经实际生产数据验证,预测误差小于5%,可靠性高,能够为海上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初期产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措施产量、成本与效益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要继续保持稳产,势必采取一系列挖潜增产措施弥补递减的产量。不同挖潜措施的增产效果相差悬殊,同一区块不同措施及不同区块同一措施投入成本都不相同,通过对影响油田挖潜措施因素的分析,应用等边际成本理论及现值法研究建立了不同区块挖潜措施合理分配模型,并对不同区块的措施产量进行了合理分配,合理分配后的措施不仅符合油田开发生产实际,同时对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为油田开发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气藏增产措施优选的灰色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藏增产措施优选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对该问题建立评价指标(即:措施投入、措施增油量、措施净收益、措施有效期、投资回收期、地质有效率、经济有效率、措施投入产出比、措施最低增油量)的相关矩阵,运用线性变换将相关评价指标转换成彼此独立的指标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对总体特征的贡献率确定新指标权重,在新的评价矩阵和权重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度决策方法对措施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消除了指标相关性的影响,决策结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储层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改造后,存在压裂改造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和改造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低渗透油气田增储上产水平,根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多级转向压裂起裂机理,研制了溶解度高、溶解速度快、残渣含量少和对储层渗透率伤害小的高性能水溶性暂堵剂,并形成了多级转向压裂技术。在地层压开裂缝后,实时向地层中加入该高性能水溶性暂堵剂形成瞬时暂堵,提高缝内净压力,通过暂堵转向产生微裂缝和分支缝,从而形成复杂的网络裂缝,实现体积改造的目的。多级转向压裂技术在新疆油田X区块应用后,产油量大幅提高,单井日增油量为常规压裂井的2.0倍;稳产时间长,有效期较常规压裂井延长50%。多级转向压裂技术解决了低渗透砾岩储层改造难题,为低渗透砾岩储层开发后期稳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