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麸皮的抗氧化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红兵  陈钧  熊郁云  徐骅 《食品科技》2007,32(10):52-56
目的:为开发麸皮健康食品,考察了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麸皮的条件及清除自由基活性。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指标,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麸皮的条件进行优化,体外实验测定麸皮发酵上清液和麸皮水提液清除·OH和O2-·的能力。结果:⑴以6%的麸皮为碳源,初始pH7.0、接种量2%、1%的蛋白胨为氮源、装瓶量25mL、温度为32℃、32h、140r/min时,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麸皮的·OH清除率最高;⑵体外实验表明麸皮发酵上清液和麸皮水提液均具有自由基清除率活性,其中麸皮发酵上清液对·OH和O2-·的IC50分别为8.2mg/mL和24.0mg/mL,比麸皮水提液分别高2.3倍和6.7倍。结论:实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麸皮能产生更强的抗氧化活力,在保健食品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米糠上清液的抗氧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祁红兵  陈钧  何佳  徐骅  熊郁云 《食品科学》2008,29(3):293-297
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指标,筛选出纳豆菌发酵米糠的最佳条件:5%的米糠,1%的酵母粉,初始pH7.0,接种量4%,装瓶量25ml,温度为27℃,140r/min培养48h.在此条件下纳豆菌发酵米糠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体外方法测定米糠发酵上清液和米糠水提液清除·OH和O2-·及抑制猪油氧化的能力.结果显示两者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前者具有更大的活性,其中米糠发酵上清液对·OH和O2-·清除率IC50分别为3.55mg/ml和23.5mg/ml,比米糠水提液分别增加0.3、10倍;在抑制猪油氧化实验中,发酵米糠上清液的活力略强于米糠水提液,效果于VE相近.实验证明纳豆菌发酵米糠能产生更强的抗氧化活力,在保健食品方面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固体麸皮生产绿色保健饲料,实验以纳豆芽孢杆菌为发酵菌株,麸皮为原料,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在250 ml锥形瓶中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麸皮10 g、初始pH7.0、接种量6%、初始含水量60%、温度32℃、发酵时间48 h,在该优化条件下,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麸皮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深度开发豆渣副食资源,考察了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衡量指标,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以5%的豆渣为碳源,初始pH7.0、接种量4%、装瓶量25mL/250mL、温度为32℃、200r/min、发酵24h,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的抗氧化活力最高。结论:实验表明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豆渣能产生较强的抗氧化活力,在保健食品和绿色饲料方面具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纳豆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纳豆中筛选得到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研究了该菌在液体摇瓶发酵中,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等因素对纳豆激酶产量的影响。在20L发酵罐放大培养时纳豆激酶的产率可以达到2031.5U/mL。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小米糠蛋白资源的利用率,为小米糠的深加工提供参考,采用纳豆芽孢杆菌对小米糠进行固态发酵以获得小米糠抗氧化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小米糠发酵后水提液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为指标,使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筛选,然后使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优化后小米糠水提液的多肽含量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显示最适发酵条件为:小米糠平均粒径0.22 mm(60~80目)、菌液接种量0.4 mL(约108 CFU/mL)、初始pH 6.7、发酵时间26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小米糠固态发酵后提取液的T-AOC实际值为(344.51±8.02)U/g小米糠,多肽提取量为(68.37±0.92)mg/g小米糠,清除DPPH自由基IC50为0.12 mg/mL。该研究表明,小米糠固态发酵条件经过优化后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能力的生物活性肽。  相似文献   

7.
以低温豆粕为原料,采用纳豆芽孢杆菌js-1固体发酵,以Fe3+还原力评价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进行发酵提取条件优化。首先从装量、基质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5个因子中运用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体发酵条件的重要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对固体发酵进行条件优化;最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的优化发酵提取条件为:基质含水量73%,接种量19%,发酵时间94.5 h,乙醇体积分数50%,液固比10∶1,提取时间90 min,提取3次。  相似文献   

8.
以黑豆为主要原料,以总多酚含量和DPPH·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纳豆芽孢杆菌发酵黑豆豆豉的前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d,发酵温度39℃,纳豆芽孢杆菌接种量2.5g/100g·黑豆,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黑豆豆豉总多酚含量为4.24 mg/g,DPPH·清除率为79.86%,表明黑豆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能够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黑豆豆豉。  相似文献   

9.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4):107-111
以市场淘汰的牡蛎为主要原料,通过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分解原料获得水解液,研究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牡蛎的最佳工艺条件,可用于开发氨基酸口服液等功能性产品,以提高水产动物蛋白废料的利用率。本文以氨基态氮含量为测定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发酵牡蛎的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发酵pH为7,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为48 h,在该条件下发酵液中氨基态氮含量为较高,达到0.791 mg/mL。  相似文献   

10.
纳豆芽孢杆菌的筛选与固态发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纳豆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从中国传统食品豆豉中筛选出两株纳豆芽孢杆菌优势菌株.通过比较这两个分离菌株与实验室保存的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耐受性,从中选出一株最优益生菌株B2.以活菌数、芽孢数、蛋白酶及α-淀粉酶活力为指标,对益生纳豆芽孢杆菌B2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粉:麦麸为3:7,含水量60%,种龄15 h,接种量5%,温度37℃,时间5 d,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麦麸发酵副产物清除重金属离子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曲霉可发酵麦麸生产阿拉伯木聚糖酶和阿魏酸酯酶。发酵后的固体残渣质地柔软,比表面积大。为了加强综合利用能力,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汞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样品颗粒越小,pH越高,越有利于对汞的吸附,最大吸附量为033g/g(麦麸),最小残留率为02%。  相似文献   

12.
纳豆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功建立实验性高血脂症兔模型 ,观察纳豆提取物对机体抗氧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 ,模型建立第 8周时 ,纳豆提取物组TC、TG、LDL -C、MDA、AL值分别比模型组降低了 3 9 88% ( p <0 0 5 )、44 5 4% ( p <0 0 5 )、48 84% (P <0 0 5 )、48 2 5 % (p <0 0 1)、70 2 0 % ,而HDL -C、SOD值分别提高了 75 81% ( p <0 0 1)、3 8 3 2 % ( p <0 0 1) ,结论表明纳豆提取物可降低血脂水平 ,通过升高HDL -C、降低LDL -C调节脂质代谢 ,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Each component of rice bran fermentation(RBF)of Bacillus natto was extracted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tested.By dint of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he an...  相似文献   

14.
益生菌克服了非营养性添加剂特别是抗生素带来的负面效应,它是无污染、无残留、抗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的天然添加剂,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豆豉为原料,分离鉴定出了KT-1,KT-4,KT-9和KT-14四株纳豆芽孢杆菌菌株,同时依据菌株在使用过程中应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从四种菌株中筛选出了对温度、pH、抗生素有较强耐受性;对病原菌有强抑制能力和对有益菌有良好共生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好产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能力的优良益生菌纳豆芽孢杆菌菌株KT-9.  相似文献   

15.
小麦麸皮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小麦麸皮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75%乙醇为溶剂,1∶30(g/L)的料液比在65℃条件下回流提取小麦麸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2 h,经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后对其黄酮含量进行测定;并考察小麦麸皮总黄酮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以VC作阳性对照。结果表明,小麦麸皮总黄酮提取物纯度较高,总黄酮含量达到81.6%;并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33.7、113.9、206.6μg/mL。  相似文献   

16.
纳豆芽孢杆菌是纳豆发酵生产的主要菌种,对其发酵产蛋白酶特性的探讨将有助于了解纳豆的发酵生产过程,为其提供理论指导。从不同纳豆产品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的纳豆芽孢杆菌,采用响应面设计的方法对影响其发酵产酶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相对较稳定的发酵培养基及工艺条件:可溶性淀粉3.41%,麸皮2%,黄豆粉2.26%,CaCl2 0.2%,K2HPO4 0.24%,Tween 80 0.2%,pH 8.0~8.5;发酵温度35~38℃,时间70 h。在优化的培养基及条件下,该菌种蛋白酶的发酵单位可以达到7 200 U/mL,较优化前提高了约2倍。  相似文献   

17.
双酶酶解制备黑小麦麸皮抗氧化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妍  路清宇 《食品工业》2021,(1):135-140
采用双酶法分步酶解黑小麦麸皮蛋白制备抗氧化肽,以水解度、肽得率及总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法优化其最佳工艺条件。第一步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pH 9,时间2 h,温度50℃,酶添加量18000 U/g;黑小麦麸皮蛋白水解度为11.46%,肽得率为38.33%,总抗氧化活性为6.65μmol/g。第二步采用风味酶酶解的最佳条件为pH 6,温度50℃,时间2 h,酶活添加量10000 U/g;此时水解度为22.74%,肽得率为52.36%,总抗氧化活性为8.47μmol/g。  相似文献   

18.
以麦麸为原料固态发酵开发多菌种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麦麸为主要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技术,以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为发酵菌种,以活茵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双菌混合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先接入纳豆芽孢杆菌,发酵3 d后接入嗜酸乳杆菌再共同培养3 d、培养基初始含水量80%、pH值7.0、纳豆芽孢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接种比例为4:6、接种量10%、发酵温度37℃的发酵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发酵后,纳豆芽孢杆茵数为9.8×109cfu/g,嗜酸乳杆菌数为7.1×109cfu/g.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考察了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量,选用LSA-21大孔吸附树脂对小麦麸皮总黄酮进行吸附,60%乙醇溶液解吸。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的Vc、小麦麸皮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LSA-21大孔吸附树脂对没食子酸的吸附能力较强,吸附量达0.21 mg/g。Vc、小麦麸皮总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对DPPH·均有清除作用,其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小麦麸皮总黄酮纯化物小麦麸皮总黄酮粗提物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